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想起当年的“胡子”之争

(2012-12-30 16:26:24)
标签:

军事

想起当年王力和沈从文关于古人是否一定要留胡子的争论。事情已过去几十年,当事人都作古了,偶尔有点文章回忆起来,却对争论的内容避而不谈,只是吹捧两位当事人是如何如何的博学多才,如何如何的学风严谨。这种你好我家大家好的和稀泥态度,自然谈不上什么正面影响。

 

就个人来说,我是支持沈从文观点的。诚如沈所言:古代(满清前)绘画雕塑以及文献上,不留胡子的汉人正常成年男性形象比比皆是。这里还要补充上自己的一点小看法(以前也提过):即使古图形上那些留胡子的男人们,他们的胡子也很明显都经过了精心修剪,“自然生长”是不可能长那个样子的。特别是李唐以来,小八字胡就已经相当主流了。满清入侵前,汉人普遍没有剃发习惯当为事实,但如果觉得汉人都被孔老二“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的说教所死死控制,不敢动胡子头发半根,则未免把孔老二想象的过分伟大,同时把汉人大众想象的过分迂腐愚蠢了。

 

中国文人之于历史,偏信于文字而忽视图形,也是自古以来的通病。偏偏文字总是不够具体且往往更为主观浮夸走形,还充斥了文人自己脱离社会实际的迂腐幻想。如前所述,虽然李唐以来,八字胡就已经非常主流,可是民国时代的知识分子,看到赵匡胤画像上的八字胡,竟然怀疑是日本人伪造,他们显然是被文字上各种“美须髯”的夸张描述所迷惑,加上迷信孔老二“身体发肤”说,于是就在脑子里杜撰出古汉人对头发胡子绝对不损半根,到处都是大长胡子飘飘的“美髯公”幻象。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基于文字基础的“自动脑补”。

 

孔教知识分子的妄想而杜撰出来的文字,当然不会仅限于此。不过一个小例子而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