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之行——丽水古城
(2023-06-27 11:27:24)
标签:
旅游 |
浙江之行——丽水古城
一个多月前,三年的疫情终于结束,我们兴致勃勃地开始了浙江与上海之旅,3月11日上午,从深圳北站出发,先坐高铁前往温州南站,再转乘另一条线前往丽水,终于在傍晚到达了丽水市区。浙江的大部分地级市我们都已去过,这一次计划先到丽水玩两天,然后金华玩两天,最后再到上海几天,在广东,3月份开始春天已经来临,在浙江则仍然寒意阵阵,但不管如何,出发到处游心情必佳。下车后我们打的入住市区解放街的喜尔顿丽水国际酒店,一放下行李我们便轻装出发,趁着天还没黑,往南来到江边的处州府城,这是一个大型的城市综合建设项目,利用这里仅存有1400年的旧城墙,展现古时的处州文化,包括有府衙文化展示厅,处州民俗艺术博物馆和曲艺馆,当然也少不了餐饮和商业步行街。
旧城墙始建于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元至正二十七年(1290)割旧址之半而新筑之,设望京、岩泉、行春、南明、括苍、通惠六门,现存南明门及古城墙,依山傍水,沿江(瓯江)而立。接着我们来到应星楼,它于2009年重建,共九层,楼高达45.9米,旧的应星楼因对应天上“少微处士星宿”而得名,它始建于南宋开禧三年(1207)。由叶宗鲁撰文,何澹书丹的《应星楼记碑》拓本尚存,在古代这是处州的标志性建筑,一直至民国时期,1944年焚于火灾。晚上应星楼上的灯饰亮了,整座楼灯火通明,投影在瓯江上一片光彩。瓯江在这里一片宽阔,当地人称之为南明湖,这里有古时的南明城门,而江对面则有南明山。
在丽水,清晨6时多一点天就亮了,如在深圳,我开始出门跑步锻炼,而外出旅游,则喜欢利用这清晨2-3小时时间到处逛逛,主要是太太习惯晚睡晚起床,一般大概8时-8时半才回酒店,这时太太起床,收拾后吃早餐,才一起外出旅游,这天清晨,我决定快速步行至江对面的南明山,回来时如有时间也在万象山公园也稍作停留。
6时从酒店出发慢跑,6:30从南明山景区北门进入,穿过明秀湖和荷花荡一路登高,经过半云亭、印月亭来到印月池,池对面有一石梁,后面是鳄石,这里有很多古代石刻,因为历史悠久的仁寿寺就在上面,穿过天王殿终于来到大殿。仁寿寺始建于宋代,规模不大,但风景这边独好,感觉上有一种仙气,特别来时是清晨,山中雾气尚未散去,空气特别清新,围绕着仁寿寺则有多处石刻与题记,历史上有很多文化人来到这里造访。寺前石梁上遍缀名人题刻,梁下为印月池,位于半山而极具特色,池畔有宋张康国摩崖题记,池西有献花岩、弥勒龛和石门,寺后山上有高阳洞,洞壁多宋人题刻,其中有沈括、孙沔题刻和记载南宋绍兴十四年和十六年当地两次水灾的长篇题刻。而山顶云阁崖刻有传为葛洪书的“灵崇”两大字和传为米芾书的“南明山”三大字。
相传东晋道教理论家,医学家和炼丹学家葛洪曾隐居这里炼丹,仁寿寺后有一口古井,葛洪炼丹时使用过这口井里的水,故名“葛井”,井水冬暖夏凉,清澈甘冽。北宋绍圣年间处州郡守刘泾题刻赞誉葛仙翁真迹“灵崇故挥扫,缥缈神飞惊”。从山顶云阁崖下山,我迂回绕山崖从另一山径下山,经过梅园,这里有一小溪,几十棵梅花树,尚存少量梅花,不过这一小块梅园地修整非常工整美观,小径穿在梅园中间,让游客赏梅,还有过小溪之小石桥小巧玲珑,独具匠心。
在回市区的路上,过了小水门大桥便参观了天主教堂,并从洞天楼登上万象山,这里有万象书院和烟雨楼,古时有灵鹭寺,现仅存其石塔,寺庙不复存在。万象山在丽水城中为最高山,它南临瓯江,古木参天,亭阁错落其间,素有“洞天烟雨”之称,宋代以来,这里相继建有万象楼、崇福寺、一览亭、大观亭、秦淮海祠和洞天楼,于1979年才辟为公园,最后我从山门楼离开公园,回到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