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之行——磁器口古镇(2)
(2022-04-04 12:07:40)
标签:
旅游 |
重庆之行——磁器口古镇(2)
古镇很热闹,要仔细玩不容易,这里介绍我们参观游览过的几个景点:
1、古码头,明清时期转运物资的古渡码头。它位于嘉陵江边,现在是秋天,河水较浅,河滩很大,很多游客在河滩上散步,捕捉江上的美景,也有很多儿童在平坦的河滩上玩耍做各种游戏。正如前面所讲,古码头历史悠久,它形成于唐宋,繁荣于明清,而民国时期达到极盛。这里还有一段传说的历史,附近的九石缸河滩,传为明末农民起义首领张献忠攻入重庆的宝地,有“石缸对石鼓,黄金万万五,谁人能知晓,买下重庆府”的民谣流传。河滩上还留有新石器时代的石器,1939年,中央大学也在河滩旁发掘汉代崖墓群,墓壁上有“永寿四年”(158)“延熹五年”(162)的题记,若出土若干土陶俑、陶器。
2、翰林院,这是重庆主城区保留下来的古代私塾,清朝乾隆年间,磁器口孙家有私塾学馆“鲤石草堂”,百姓称为“鲤石学舍”。清代中后期孙家先后高中三名举人,同时,在此读书的磁器口人黄钟音高中进士,后任翰林院编修,官至监察御史,另一名学生段大章也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甘肃布政使。因此,当地人又称该学舍为“翰林院”,有“一门三举子,五里两翰林”之说。当年学舍房屋还保存在中院,内庭有一座小拜胎,是当年主人举行家庭祭祀的地方。
3、宝轮寺,建于西魏年间,由西魏大都督尉迟炯所建,原名白崖寺。大雄宝殿正梁上刻有“尉迟恭建修”字样,而“大雄宝殿”四个大字,由赵朴初所题,整座大殿构造雄浑,用古代方法不使用一颗铁钉,有高超的建筑艺术,寺地范围很大,除大雄宝殿外,还有多座神殿庙宇,钟楼鼓楼,以及山顶上的藏书亭阁,气势恢弘。
4、宝善宫,磁器口九宫十八庙的著名道观,抗战时期曾经将其改造成了四川省立教育学院附属嘉陵实验小学,而如前文所讲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著名实验物理学家丁肇中先生就曾就读于此,我们还曾专门进去参观展示的小阁楼课室。现在该处又改建为陶瓷馆。宝善宫内有一很大天井,前面有一古戏台,戏台成为书场,天井摆了很多桌子椅子,这里又成了书场茶馆,又称艺人茶馆,是品茗欣赏民间艺术的地方,书场茶馆戏曲品种不少“有川剧坐唱(打围鼓),四川清音,四川竹琴(扬琴),荷叶清唱,而更普遍是説书茶馆。坐茶馆的人络绎不绝,座无虚席。
5、钟家大院,建成于1890年左右,主人是在磁器口长大的钟云亭先生,他曾是慈禧太后的大管家。整个大院既有北方四合院韵味,又极具南方民居精致典雅的特色,浓缩了磁器口古镇建筑的精髓,通过木、石、砖的建构和组合,形成围合的空间与恬静的院落,院内展示明清时期当地的古床,花好月圆桌等古傢俬,还有其它一些民间文物。
我们每到一个城市,总要参观其郊区的古镇,市内的老街,有些是原汁原味,只是加以修缮,而另一些则完全重建,属仿古建筑,不管如何,总可以通过现场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食物,以及风土人情,这比博物馆、民俗馆来得直观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