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之行——磁器口古镇(1)
(2022-04-04 11:23:03)
标签:
旅游 |
重庆之行——磁器口古镇(1)
磁器口古镇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的嘉陵江畔,始建于宋代,拥有“一江两溪三山四街”的独特地貌,形成天然良港,是嘉陵江边重要的水陆码头。这里曾经“白日里千人拱手,入夜后万盏明灯”而繁盛一时。巴渝文化、宗教文化、沙磁文化、红岩文化和民间文化,各具特色。这个古镇的风水特别好,前临嘉陵江,后靠歌乐山。而金碧山、马鞍山和凤凰山三山并列,清水溪、凤凰溪两溪环抱。经过历代发展古镇形成了前后两条街:正街与老街,并有12条巷,街两旁大多是明清风格的建筑,地面铺石板,沿街则店铺林立。我们来到重庆的第二天上午,乘1号地铁线到达石井坡站,徒步前往歌乐山红岩文化景区,下午从歌乐山东门打的士来到古镇西门,至晚上乘地铁回酒店。
古镇的几则民间传说反映了这里大概的历史,明朝初年朱元璋之孙允炇皇帝被四叔燕王朱棣篡位削发为僧来到重庆,隐避于古镇内的宝轮寺,天王殿墙上有“龙隐禅院”四个大字。古镇始于宋真宗咸平年间因这里有一座白岩寺而得名白岩场,至明朝则改名为“龙隐镇”。龙隐镇方圆三十余里,上至井口,下至李子坝。上世纪初四川总督刘湘到磁器口,开办了炼钢厂、机修厂,成为四川最早的炼钢基地,在抗日战争时期省立教育学院在磁器口办学。学贯中西的国学大师吴宓便在这里任教,除传道授业著书立説之外,偶尔也会到镇中心茶馆坐坐,边品茶边摆“龙门阵”,了解民情与社会,而在抗战时期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先生,就曾在正街宝善宫内的嘉陵小学就读。
磁器口凤凰山作为国民政府教育部美术委员会驻地,聚集了徐悲鸿、傅抱石、王临乙、张书族、丰子恺、宗白华等众多的美术家及美学家。《红岩》小说中的华子良更是家喻户晓,在磁器口留下了他革命活动的足迹。据老人们讲,华子良经常到镇上买菜、担盐巴、挑酱油,买完东西就走,老辈人都见过,而且与地下党接头的地点便在磁器口的一栋穿逗房子里,只是説不清是哪一栋了,这更增添了古镇的神秘色彩。
我们从西门牌坊进入磁器口古镇,便开始沿着老街一直向前走,老街是围着山脚而建,弯弯曲曲,有上坡,也有下坡,街道两旁商铺林立,游客也不少。而古镇的山顶部分则改建成酒店、公园和仿古街与商城,改建后虽然环境清新,街面整洁,但游客稀少,缺乏民间的烟火与那种原汁原味的气氛,而且显得太正规,太庄重和太商业化,而走在老街上,你会变得十分放松,随手买点小吃,吃了这家吃那家,你也可以与商店小姐互动,聊天。据说民国时期,这里每天有300多艘货船进出码头,有商号、货栈和各种作坊1670多家,摊贩760多户,有专业性的木竹街、铁货街、陶瓷街和猪市、米市。后期这里还有丝绸厂、制呢厂、兵工厂。现在的磁器口变成旅游网红打卡点,到处的小吃店,传统食品店和怀旧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