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欣赏(1)

(2018-04-09 10:32:08)
标签:

文化

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欣赏(1

          ----波提切利的《维纳斯的诞生》和《春》

 

桑德罗·波提切利(1445-1510) 几经曲折才开始了他的画家生涯。起初他学习金匠技艺,后成为弗拉·菲利波·利皮的学徒。1470年创建了自己的工作室,开始接受委托创作各种艺术作品,著名作品包括《三王来朝》,《处罚可拉、大坍和亚比兰》,但是波提切利最伟大的作品来自于他生命最后十年对爱的理念的注释。首先是《维纳斯的诞生》(Birth of Venus)描绘的是爱神(the Goddess of Love)降生于基西拉岛(the Island of Cythera)的画面。除此之外《春》(the Primavera)大概就是波提切利最著名的另外一幅作品,这幅画在所有作品中最让人迷惑,最具争议。它蕴含多重意思,如今仍未有满意的解释。

在《春》里,爱神维纳斯出现在橘子园中开满鲜花的草地上,她的儿子埃莫(Amow)(即丘比特)蒙着眼睛在她上方飞舞着,拉开了他的“爱神之箭”。花园中呈现的景象可能是源自安杰洛·波利齐亚所作的诗。他把维纳斯花园赞美成拥有永恒春天与和平的乐园。诗中写道:西风之神(Zephyn)轻柔而至,让草地沐浴在露珠里,笼罩在香甜的气息中,并用无数鲜花点缀大地。这幅画右侧出现的带翅膀的蓝绿色人物便是风神。为了吹出一阵暖风,他使劲地鼓着腮帮子。但是西风之神在这里改变目的,一切不再那么和平。他强行闯入花园,树木因此歪斜,他正追逐一位山林仙女,而这位仙女则转过头来惊恐地看着他。鲜花从仙女口中溢出,纷纷飘落。

这一令人疑惑的场景可在一部古罗马文字资料中找到答案——奥维德(Ovid)所作的诗集《岁时记》(the Fasti)(古罗马年历诗)。在这部诗集中诗人这样写道:随着山林仙女克洛丽丝(chloris)变成花神(the Goddess of Flowers)福洛拉(Flora),春天便到来了。其实,故事是这样:先是西方之神总是热情似火地看着她,并在结婚之前强行拥抱她。克洛丽丝抱怨后,西风之神对自己的粗暴行为感到抱歉,于是将克洛丽丝变成了福洛拉——春天的花神。同时展现这三个人物的主题便成为了比喻春天即将到来的写照。维纳斯的随从美惠三女神正手拉手地围在一起,优雅地跳着舞庆祝着春天的降临。美惠三女神的左边是诸神的信使墨丘利(Mercury),他用缠绕着双蛇的节杖驱赶着乌云,使得他们不敢闯入维纳斯的花园。墨丘利是这座花园的守护者,在他的看护下这座花园就如波利齐亚诺所描绘的一样:没有阴霾的乌云,只有永恒的和平。

然而现代发现预示《春》画更多含义。它与波提切利的另一幅画《卡米拉和肯陶洛斯》一起挂在洛伦佐·迪皮耶尔弗朗切斯科的宫殿中。卡米拉(Camilla)是维吉尔《埃湼阿斯纪》(Aeneid)中描述的阿玛宗(Amazon)式的女英雄,在薄伽丘所写的《菲达美达的哀歌》中为贞洁与端庄的象征,而成为15世纪新娘们的楷模。在画中,卡米拉在肯陶洛斯对面,肯陶洛斯是希腊神话中的半人半马生物,通常被用作欲望象征,这里他拿着弓箭,准备打猎。然而卡米拉抓住他的头发,阻止他。这被理解为贞洁战胜欲望。在那个时代,曾在美第奇宫廷中工作的新柏图主义哲学家马尔西利奥·菲奇诺提出“爱的理念”。从欲望与理智、物质与精神双重性来看,菲奇诺把爱理解成包含肉体与心灵渴望双重概念。而人生旅程为力求远离肉欲激情,转向按神的启示和智慧进行理性追求的过程,波提切利的一幅画正是体现这种爱的理念。

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欣赏(1)

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欣赏(1)

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欣赏(1)

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欣赏(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