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比亚:过春节累并快乐着
- 2015年02月26日
星期四北京青年报
◎荆洲
我们教了穆罕默德一句中文“过年好”,他笑着跑开又开始教别人,整个早晨大家你一句我一句都在说“过年好”,特别欢乐
去利比亚参与项目施工,虽已是十年前,至今却仍历历在目,因为那是我第一次出差海外,也是在海外第一次过春节。
利比亚是典型的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12月份正值多雨的冬季,气候湿冷,出门施工极为不便。初来乍到一个月,我对当地的风土人情都怀着强烈的好奇心,喜欢跟当地人学几句阿拉伯语。但是随着项目施工的深入,很快入乡随俗进入角色。白天除了跟着施工部熟悉图纸做翻译,还要为出入境人员办理签证,甚至还管理雇工的工资。晚上则整理日报,向有关部门做进度汇报。工期紧,任务重,地中海的美丽风光在我们眼里是天空中一道美丽的彩虹,只可远观,却无暇接近。
年关越近,施工任务却越来越紧。除周五、星期日,其余时间我们都要施工,有时候我也会到现场,对施工现场第一手资料进行收集整理。我一个女生,也要和那些穿工服的男人们一起,爬到建筑物顶上,拍摄塔基座的角度和现场施工浇筑情况,留下第一手材料,以备将来业主方验收。
施工中所需的各种材料我们都需要自行采购,比如说钢材。施工部长说,要准备好下一次施工的角钢、槽钢还有圆钢,交给我一张采购清单他就出门了。我只好叫上司机达力克,跟他简单说明我们要去买钢材,他表示知道了。然后我们在市里转了几圈,才找到一个冷清的市场,墙角的仓库地上码放着一堆圆钢。我先问明单价,然后我用英语问他,如果我们多买,是不是单价可以少算一点呢?他认真摇摇头,两只手在胸前比划了一个叉子,说“哈拉斯”,意思是不行。达力克微笑着看着对方进一步解释了几句,对方依然没有降价的意思。我想,这等小事,要是在国内,很容易接受,多买可以少算,对谁都不亏,无奈我只好求助达力克,他说他们这儿的经营风格就是这样,不可能为了一点便宜就少算。我只好付款一半,答应送货到指定地点之后再付另外一半。然后看着他用阿语写着“法度拉”(发票),我确认无误后才离开。
谈起这种“不开通”的现象,项目人员开导我,老“利比”就是这样做生意,别想从他们那里占一分的便宜。国内的一套准则在这儿根本不适用,所以我们在这里按章办事就可以了。
大年三十这天,国内公司已经放长假了,项目经理告诉我们,晚上有个小型的聚餐,我们也要热闹一下。年夜饭准备工作就靠在驻地的几个人,因为当天还有两个站施工,两辆车带着十几个黑人雇工又在天亮的时候出发了。
的黎波里有一家华人饭店,价格比较昂贵,一个普通的宫保鸡丁,就要30多利第,吃一顿饭,三个人也要100多,十几个人过去聚餐简直不可能,所以年夜饭这顿大餐,我们决定还是自己准备。厨师平时给大家做饭,也熟悉我们的口味,只需要多买一些蔬菜,再包上一顿牛肉馅饺子,应该就有年夜饭的气氛了。我们集合起在驻地的所有人手,择菜的择菜,改刀的改刀,在家里干活主力的男人也开始包饺子。大家自然分工,很快融入年夜饭的气氛里。
晚上九点,最后一批施工人员的车辆进了驻地的大门,虽然没有对联也没有鞭炮,但饭桌上热气腾腾的年夜饭最能说明诚意。当地不可以饮酒,我们以可乐和饮料代替酒,互相祝贺新年。离家在外,无法和家人团聚,也只能自娱自乐了,借没有酒精的饮料表达着自己“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心情。
大年初一的早晨,和往常一样,穆罕默德的皮卡车早已经等在门外,他听说昨晚是中国的新年,忍不住祝贺,我们教了他一句中文“过年好”,然后他笑着跑开又开始教别人,整个早晨大家你一句我一句都在说“过年好”,特别欢乐。笑容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经过昨晚一顿年夜饭的安慰,我们每个人重新满血复活,靠着这群“撒的哥”(阿语:朋友),我没有理由不相信,今后一定会工作顺利。
http://epaper.ynet.com/html/2015-02/26/content_118158.htm?div=-1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