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15/mw690/001qFqkJgy6DDIaBcUm0e&690
女儿学跳交谊舞,没有想象中的“风花雪月”
◎荆洲
女儿初高中阶段,几乎每天都有体育课,也许从课程表就能够看出,学校乃至全社会比以往更重视青少年身体健康了。
而这一节45分钟的体育课,内容如何安排,我还真是做了一番观察。春秋两季天气好的时候,体育老师会带他们去室外体操场,先跑两圈再说,然后进行规定的体育教学内容。老师会带领同学,练习篮球、排球的技巧。女篮、男足的训练都在照常进行。有些不擅长剧烈体育运动的同学,可以进行一些民间体育活动,比如踢毽子、转呼啦圈或者滚铁环,但是不能不动,不限制形式,目的是动起来。
有一天,女儿回来很兴奋地告诉我,她报名参加了交谊舞选修,班里报名六人,三男三女,正好可以组成三对舞伴,不用到外班去借人了。看她一副摩拳擦掌的模样,我忍不住表示我的担心:现在都高二了,学校不把精力用在学习上,业余生活倒是搞得很活跃,还选学什么交谊舞?处在青春期的男女学生,会不会在舞蹈的学习中,进而产生朦胧的情愫,变得神思恍惚影响学习呢?带着这样的担心,有时免不了客串“包打听”,不过每次听到的结果,却逐渐打消了我的担心,进而关注他们的学习进度和比赛结果了。
关于选舞伴,她有自己的原则。原来她心里有个比较欣赏的男生,做物理题很棒,什么样的难题到了他这里,很快迎刃而解。但是这个男生却犹豫了半天,也发出了邀请,但却不是第一个邀请的男生,最终她选择了最先邀请她的男生做舞伴。她没有犹豫,因为她觉得,作为男生就应该像个男子汉,积极大胆。大家在一起学习交谊舞,学习基本步伐和社交礼仪,最终还要通过体育老师的考核。所以在这方面,她只需做到一视同仁,认真学习一招一式,大大方方地和舞伴学了一个学期。学期结束,体育老师还做了考评,闺女觉得这件事无非就是好玩,谁的心里都没有想过别的,倒是我常听到她抱怨:“都是某某(就是她的舞伴)没有掌握好节奏,害得我的分数也被拉低了。”听到这里,我哑然失笑,他们带着任务去学习,估计心里早已经没有风花雪月了。
后来在圣诞节舞会上,班级准备了一个节目,就是由这六个孩子进行交谊舞表演,不管怎么样,也是展示学习成果的时候,每个人都用心准备,从舞曲的选择,到请教练排练、租用演出服装,每天下课后风雨不误坚持到地下操场排练了整整两周。终于,工夫不负有心人,他们为班级捧回了一等奖的奖杯。姑娘说,那个时候他们手挽着手六个人抱成一团,只顾着高兴,心里什么都没想,和老师对望着傻笑,幸福之情溢于言表。
从女儿描述的情形看,学习新动作、新花样的兴奋和喜悦,才是吸引他们到课堂上的原因。体育课上,他们只不过是借助了音乐,进行一种特别的体育锻炼,也同样会精神紧张、汗流浃背;动作不到位,也同样会有体育老师进行纠正和指导。有时候着急,老师也会忍不住直接上手,拍打一下谁,暗示他的动作不过关不到位,需要重整旗鼓集中精神去练习。
为了班级的荣誉,为了个人的成长,他们自己单纯,用正常的思维看待这段体育舞蹈课程,也自然没有人再说三道四。我想将来,学习交谊舞这段充满乐趣的经历,一定会镌刻在他们六个人的心里,成为他们成长过程中一段难忘的插曲。
(已发北京青年报2013.10.23成长读本)
http://epaper.ynet.com/html/2013-10/23/content_18033.htm?div=-1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