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尤爱白不老儿—《辽河》第十期

(2012-09-14 13:51:20)
标签:

辽河

尤爱白不老儿

豆角焖面

分类: 偶然2012

接到忆石群的“燕子”老师通知,以下推荐的稿件上了《辽河》杂志第十期。

 

[1]范垂功. 现代情爱论[J]. 辽河,2012,(10):53-58.
[2]. 本期导读[J]. 辽河,2012,(10):1.
[3]苏兰朵. 爱尔兰画眉[J]. 辽河,2012,(10):4-9.
[4]李益忠. 李益忠诗三首[J]. 辽河,2012,(10):9.
[5]杨逍. 空巢[J]. 辽河,2012,(10):10-15.
[6]赵树发. 去了一趟无锡[J]. 辽河,2012,(10):16-18.
[7]秦辉. 未央之城[J]. 辽河,2012,(10):19-23+18.
[8]杨东生. 的确良[J]. 辽河,2012,(10):24-26.
[9]顾振威. 好婆卖醋[J]. 辽河,2012,(10):27.
[10]冯伟山. 二十米的距离[J]. 辽河,2012,(10):28-29.
[11]张侗. 指尖上的蝴蝶[J]. 辽河,2012,(10):29-30.
[12]双木林. 对面的帅哥“骗”过来[J]. 辽河,2012,(10):30-31.
[13]王中鉴. 鼻烟壶[J]. 辽河,2012,(10):32.
[14]白勤富. 不差钱[J]. 辽河,2012,(10):32-33.
[15]雷三行. 割麦[J]. 辽河,2012,(10):33-34.
[16]杜学峰. 小笑话串烧[J]. 辽河,2012,(10):34-35.
[17]杨晓琴. 香樟树[J]. 辽河,2012,(10):35.
[18]俞福达. 散文断想[J]. 辽河,2012,(10):36-39.
[19]王乘风. 清风朗月 辄思玄度[J]. 辽河,2012,(10):39-40.
[20]春秋. 渡头(外二篇)[J]. 辽河,2012,(10):41-42.
[21]赵明柱. 神舟九号感赋[J]. 辽河,2012,(10):42.
[22]姜晓林. 云在青天水在瓶[J]. 辽河,2012,(10):43-44.
[23]程刚. 哨所里的军马[J]. 辽河,2012,(10):45-46.
[24]朱丽娟. 有个儿子真好[J]. 辽河,2012,(10):46-47.
[25]馨香若兰. 相遇[J]. 辽河,2012,(10):48.
[26]寇士奇. 演活另一个自己[J]. 辽河,2012,(10):48.
[27]黄学友. 一张新闻照片[J]. 辽河,2012,(10):49.
[28]白文岭. 数指头的女人[J]. 辽河,2012,(10):49.
[29]段国圣. 和蚊子签约[J]. 辽河,2012,(10):50.
[30]王家顺. 巧名医护(二题)[J]. 辽河,2012,(10):50-51.
[31]邵恩锁. 猎兔[J]. 辽河,2012,(10):51.
[32]何熹. 有病[J]. 辽河,2012,(10):52.
[33]李洪军. “错”爱[J]. 辽河,2012,(10):52.
[34]王利. 麦熟杏黄[J]. 辽河,2012,(10):59-60.
[35]郭超怡. 关于品德[J]. 辽河,2012,(10):60.
[36]荆洲. 尤爱白不老儿[J]. 辽河,2012,(10):61.
[37]韩静开. 请再给我100天[J]. 辽河,2012,(10):62.
[38]晓胭. 季節[J]. 辽河,2012,(10):63.
[39]曹正方. 最爱老爸“吹牛”[J]. 辽河,2012,(10):64.
[40]姜荣贵. 继往开来——姜荣贵书法展作品选[J]. 辽河,2012,(10):2.
 

附文:尤爱白不老儿

 

白不老儿,一种豆角的名字,不知道在你的家乡有没有这种叫法,反正现在你去菜市场,卖菜的老板娘抓起一种白嫩豆荚突出的豆角,眼睛发亮地和你推荐“白不老儿,做豆角焖面最好。”又抓起旁边一种尖细翠绿的豆角,“这个,最适合做干煸豆角了”,在我回味“白不老儿”这三个字的时候,她不由分说熟练地给你每样来了两斤,等你发觉已经太多的时候,她已经打包放在你面前,热切期待着你打开荷包,给钱。
  
  白不老儿,是我家乡盛产。在我父亲的小菜园,常年栽种着父亲的蔬菜和母亲的花草。葡萄藤缠绕在窗前,秋风渐起的时候,父亲将藤蔓放下来,埋藏到土里,所以每年的八月,都能品尝到自家产的巨峰葡萄。
  
  父亲喜欢种豆角,白不老儿是那种抗旱耐寒丰产的作物,总是最后一个罢园,能一直陪你过夏天,陇间架起一人高的豆角架,枝蔓爬得最高处,垂下来一条条的白色豆角,看起来苍白绵软,实则嫩绿不柴。在夜凉如水的夏夜从豆角架下张望,密密麻麻如同满天的星斗,家家户户都喜欢种植这些,摘下来就是我们餐桌上必须蔬菜。粉色的豆角花如燕子般凌空飞起,零星地点缀在豆叶之间。跃动着星星点点的彩色,只是一丝淡淡地香气,也足以吸引昆虫飞舞前来,酿造一种豆花蜜。
  
  等到气温渐渐升高,家家户户小院儿也热闹起来,饭桌就摆在葡萄架下,饭时来临,就着微风,摆自家的盛宴。
  
  我妈做的豆角焖面尤其好。邻居妇女们倚在门框上,抱着胳膊,一边偶尔给你的灶下添柴,一边和锅边的女主人聊天。我妈腰间围着家做的围裙,她先和面,面和得比较硬,抡开擀面杖,压着面团,我看她细细的汗珠儿从头上渗出来,忙递过去一条毛巾,她无袖背心的前后背都有湿湿的汗记。面一定要筋道好用,放在面案上暂时醒发晾晒。她将白不老儿掰成小段,不用刀切,说经过刀的豆角有一股铁锈味儿。在锅里放好油,将葱姜等调料煸炒出香味,肉馅下锅,炒好后,豆角下锅翻炒,等感觉豆角已经蔫下来的时候就加水,调好油盐,将细细的手工面条均匀撒在豆角上面,待开锅之后分开面条,将豆角和面条进行搅拌,加入调好的蒜泥。蒜泥是我帮忙捣好的,五六岁的我只能做些这样的事情,再就是用心观察妈妈每一样家务都是怎么做的,深深地记忆在脑海里。
  
  焖面做好之后,妈妈吩咐我先端一碗给奶奶,虽然奶奶的牙不好,她还是很喜欢吃面,除了面之外,还有米汤一起喝。夏天,一边流汗一般吃面的感觉,岂止是一个爽字了得。
  
  从一种豆角的种植,到做好吃食端上餐桌,父亲和母亲忙碌的身影刻在我的记忆里。再闷热的夏天,因有了一碗美妙的焖面,而让生活显得格外美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