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最新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2015-10-16 21:08:11)
标签:
苏教版最新六年级上册美术 |
一、教学目标
二、教学过程设计:
(课前准备)
多种绘画材料,如水彩笔、水彩颜料、国画颜料、水粉颜料及相关用具。
创作表现:在教师的创作启发下,学生各自把印象深刻的事表现成有主题的画面。注意:自由选用不同绘画材料。教师巡回指导。
教学目标:
1、能够选择与蔬菜相似的颜色。
2、学习蜡笔涂色的方法,掌握一定的力度。
课前准备:蜡笔、图画纸、示范画、各种蔬菜。
教学过程:
指导语:新鲜的蔬菜营养好,人人吃了身体棒!今天我们看看都有哪些菜?
着色均匀、掌握一定的力度。大胆表现丰富画面。
(1)画的蔬菜要大,画的品种要多。鼓励同学们大胆画各种图像。
(2)画的蔬菜要新鲜,颜色涂满,涂浓。
教学目标
1、 通过仔细欣赏图片,提高观察、想象和思维能力。
2、 通过练习说话,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
(一) 重点:根据图片内容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
(二) 难点:怎样把买菜的场景现象的具体丰富.
(三) 训练点:分步仔细展开想象;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二) 课堂指导。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难点:
教具准备:
学具准备:
教学过程:
四、教师:接下来老师就要进行“表演”了,请大家注意观察,老师要把这些普通的蔬菜变成什么。
教学目标:
1、了解综合版画的特点和制作过程,初步掌握制版与印刷的技法。
2、尝试自己动手设计制作一幅综合版画。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对传统艺术的热爱。
重点、难点:
重点 :是综合版画的制版工艺和特点。
难点:是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教学过程 :
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来做一个游戏,在我们的大拇指上涂上少量颜色。(注意控制水分)在一张废纸上印出指印。
欣赏一些大师的作品和学生的作品,通过对作品的对比展示,介绍多种风格与特点的版画作品。
2、制版
3、印刷
4、完成
五、布置作业
选择一个你喜欢的题材设计一幅单色版画。
教学目的:
1、培养热爱版画艺术的情感
2、了解版画知识
教学重点及难点:
木版画基本知识
电教、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片、投影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木版画
二、讲授新课
木版画俗称木刻,源于我国古代。雕版印刷书籍中的插图,是版画家族中最古老,也是最有代表性的一支。
木版画,刀法刚劲有力,黑白相间的节奏,使作品极有力度。
(3)学生制作
在较软的木板上进行版画作业。
教师指导
(4)作业评价
2、感知色彩的美丽。
活动准备:
2、干了的湿巾纸若干。
3、以前同学们的作品。
重点:染色
难点:将染好的纸打开
教学过程:
一、教学目标
2、知识领域:接触一点仿生学知识,具体了解几种与动物相关的人类发明,引发学生趣味盎然地创造。
3、操作领域:将前人的创造或自己的发现变成合理、有趣又奇特的画面,增强学生的绘画表达能力。
二、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前准备
教具:图片、录像带(介绍仿生学生发明的资料)等。
学具:学生喜欢用的绘画工具。
课时:1课时。
(二)设计方案
作业画法提示:
(1)铅笔、钢笔淡彩法。
(2)综合法。(可用蜡笔、彩色铅笔结合水彩颜料进行作业)。
作业展示评价:
对有独特发明的小组授予“发明奖”。给表现效果较好的同学授予“小小设计奖”。
教学目标:
1、 学习画人物的方法,能用简洁的线条迅速表现出人手的动态特征及神态,画出人物形象。
2、 通过速写教学,培养学生观察力,瞬间记忆能力、想象力、创造力、提高绘画能力。
重点::训练学生观察对象的能力和用简单的线条迅速勾勒出对象主要特征的能力;形象记忆能力、绘画能力的培养。
难点:
画人物方法的掌握(坚持课后多练)。
准备:人物动态线条图(范画或黑板演示)。
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2、把图片资料和自己的写生画变成装饰性的人物作品。
3、充分体验创作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及难点:激发学生联想,创作出有个性的人物装饰画。能巧妙的把点、线、面的知识运用到人物装饰画中。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欣赏分析,找出不同
三、学习借鉴创新
四、创作实践,合作交流
五、提倡平等,师生互评
教学目标:
1.培养审美能力
2.掌握水墨人物画的绘制和方法
重点:
能把想到的水墨人物用各种手法表现出来
难点:
能运用各种方法进行创作工笔人物、写意人物等
教具:
范例实物、图片
教学活动:
一、导人
二、出示多媒体
老师在网上的画廊里看到许多特别的水墨人物画,大家跟随我一起去看看吧。
播放多媒体
谁来说一说自己最喜欢的画面,你为什么喜欢它?
观察这些画,试着说一说这些画的画法、色彩、特点和皴法的独到之处。
三、如果让你绘画你会画出什么样的水墨人物呢?
画一个你最喜欢的人吧。
四、作业设计
1、可以用水墨工具写生人物头像。
2、也可以画半身或全身像。
第13课 :表现动态(一)
教学目标:
2、善于合理利用铅丝、废纸、黏土等各种媒材塑造运动中的人物姿态或运用绘画形式表现运动中的人物姿态。
教学重点:
观察人的各种动态,运用多种媒材进行生动表现。
教学难点:
1、注意表现人体关节部位的转折变化。
2、注意掌握各种不同媒材特性。
教学过程:
一、资料赏析
舞俑的身体弯曲度和侧转度各不相同,舞姿亦有变化。(绕襟衣陶舞俑)(陶舞俑)
二、操作技巧
三、作品展示
四、作业设计要求:
教学目标:
2、指导学生运用多种形式表现具有动态的动物造型。
3、鼓励学生探究事物的热情,以及在创作过程中团结协助的精神。
教学重点:
2、将动物的灵敏、矫健等特点表现出来。
教学难点:
把握动物动态的具体特征,如头、躯干、四肢等产生的变化,重视对动物运动时的速度感、力量感的表现。
教学过程:
一、资料赏析:动物和人一样它们也有多姿多彩的运动
二、操作技巧:
三、作品展示
四、作业设计要求: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欣赏体育运动中的姿态,体会力量、柔韧、节奏等美感。
2、学习用各种艺术语言表现运动的美或运动场上的热烈气氛。
教学重、难点:
运用生动的造型、鲜明的色彩和具有视觉冲击力的构图,表现出运动姿态的动感、力度和热闹的运动场面。
教学过程:
一、资料赏析
二、操作技巧
(1)引导学生欣赏动画《小小舞蹈》
(2)揭示课题“我爱运动”。
(1)体验破难
(2)欣赏提升
①引导学生依次从大师到学生作品,从平面到立体作品,从绘画到综合材料的运用体验不同种材料表现出的不同美感及人物动态的夸张表现。②引导学生从构图到色彩,体验构图的形式美感,色彩的大胆运用,画面的气氛渲染。
3、以美升华
学生作业练习
(1)作业设计要求:
①把你最喜欢的运动或认为最美的运动项目和场面表现出来。
②注意表现运动场上的热烈气氛。
③可以画也可以用其它材料来表现。
④还可以在第一次作业的基础上运用各种废旧材料如:锡纸、旧画报、布边角料、瓶盖等进行装饰美化,并小组合作成主题雕塑。
(2)师巡回指导
(3)作业评价:展示并评价(自评与互评相结合,指导学生主要从构图、色彩、材料及动态的表达等方面去评价)
三、作品展示
四、作业设计要求:
1、把你最喜欢的运动或认为最美的运动项目和场面表现出来。
2、注意表现运动场上的热烈气氛。
3、可以画也可以用其它材料来表现,运用各种废旧材料如:锡纸、旧画报、布边角料、瓶盖等进行装饰美化,并小组合作成主题雕塑。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人物肖像的比例结构,表现人物特征。
2、尝试用各种绘画方法生动表现人物的形象特征。
3、养成细致认真的观察习惯,善于发现平常忽略的细节和特点,提高观察、概括、表现人物的能力。
4、通过画父母的肖像,培养、加深亲情,从而激发关心他人的爱心。
教学重点:
启发情感,充分回忆家长的音容笑貌、性格爱好、生活习惯等方面特点的,用多样的手法表现人物特征。
教学难点:
物特征、表情、服饰的综合表现。
教学过程:
一、资料赏析(部分图片说明)
二、技巧操作
三、、作品展示
四、作业要求:
五、课后拓展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提高观察、概括、表现人物的能力。
2、用泥塑的方法,立体、生动表现人物的形象特征。3、发挥想像,使用各种材料制作立体人像。
教学重点:
1、选择黏土或其它材料表现爸爸妈妈。
2、初步学习泥塑的塑造技巧(搓、捏、挖、粘、揉、压等)。
教学难点:
作品具有表现力,把握好动态、神情。
教学过程:
一、资料赏析(部分图片说明)
二、技巧操作
三、作品展示
四、作业设计要求
五、课后拓展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感受家庭的爱和温暖,并以相应的艺术形式表达出来。
2、学会表现群像之间大小、高矮、疏密和神态的对比关系。
教学重点:
寻找恰当的艺术语言,通过大小、高矮、疏密等对比,表达出丰富和的群像。
教学难点:
表现出一家子成员的亲密和幸福感。
教学过程:
一、资料赏析
二、技巧操作
三、作品展示
四、作业要求: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欣赏古代青铜代表作品,使学生初步了解中国古代青铜艺术的发展史及其特色。
教学重点:
了解青铜器在各个历史阶段中的发展变换及时代特征,理解青铜器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教学难点:
能够从青铜器所处历史阶段、造型、纹饰等方面欣赏其独特的艺术美。
教学过程:
一、本课欣赏
考考你:
二、操作技巧
三、作品展示
四、作业设计要求:
教学目标:
1、体验街头实物标识的商业价值与审美价值,感受艺术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通过欣赏与思考,拓展想象的空间,激发学生的设计创作欲望。
3、认识实物标识的基本特点,大胆表现,设计或改造一个标识物。
教学重点:
了解街头标识物的形象特点、理解其内涵和实用价值。
教学难点:
设计造型独特,立意贴切。
教学过程;
一、本课欣赏
公共场所有公益性的标志,交通通道有交通标志,商品有商标,而一个店家为了体现自己的特色,装饰门面,也会为自己制作一个醒目的标识物,这些就组成了丰富多彩的街头标识物。你能猜出这里经营什么吗?
(这些设计简洁明确、新奇强烈的标识物是现代城市繁荣的标志,也给商业注入了艺术气息。)
二、操作步骤:
三、作品展示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运用废旧材料制作一个有趣的商店标识物。
教学难点:
设计造型独特,立意贴切。能否活用废旧材料。
教学过程:
一、资料赏析
制作技巧:(材料的运用提示)
二、操作技巧
步骤:(以手工表现形式为例)
1、构思,确定主体物。
2、选择好适当的纸质、废旧材料。
3、制作、组合,注意色彩的搭配。
4、调整,完成。
5、欣赏,评价。
运用材料技巧:可以用一些表面原本就有纹路质地的材料来制作。
三、作品展示
四、作业设计要求:
1、将构思的形象设计制作一个有趣的实物标识。
2、色彩新奇强烈,引人注目。
3、以手工的形式完成,在使用材料时能巧妙利用材料的特点。
五、课后拓展
把大家各自做的商铺组合在一起,组成一个热闹的商业街。
第22课木板年画
教学目标
2、在年画的欣赏过程中,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对年画艺术特点的感受。
3、通过让学生动手尝试绘制年画,感受年画独特的艺术美,激发学生对了解、欣赏民间艺术的兴趣。
教学重点:
1、通过对年画的欣赏,使学生了解年画的艺术特点,感受年画的艺术魅力。
2、了解年画的基本表现方法以及步骤,自己动手来绘制一幅年画。
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一、资料赏析
想一想:
1、你看见过这样的画吗?在哪儿见过的?
2、它有什么特点?和我们平常看到的画有什么不同?
说一说:
年画是中国画的一种,大都用于新年时张帖,装饰环境,含有祝福新年吉祥喜庆之意,是一种承载着人民大众对未来美好憧憬的民间艺术表现形式,同时也是中国社会的历史、生活、信仰和风俗的反映。相传中国之年画,始于唐朝,沿至宋代才普遍流行,但仍以张贴门神为多,故年画可以包括门神在内。刚才我们看的图就是门神图。
问一问:1、我国的“年画四大家”是指的是什么吗?
四川绵竹年画、江苏桃花坞年画、天津杨柳青年画、山东潍坊杨家埠的木版年画在历史上久负盛名,被誉为中国“年画四大家”。
2、它们分别有什么艺术特点?
3、你能说说年画的艺术特点吗?
四川绵竹年画
构图讲究对称、完整、饱满,主次分明,多样统一。色彩单纯艳丽,强烈明快,构成火红、热烈的艺术效果。线条流畅、刚柔结合,具有强烈的节奏感。常使用夸张、变形的手法,使艺术形象生动感人。
江苏桃花坞年画
色彩为桃红、大红、蓝、紫、绿、淡墨、柠檬黄等诸色。构图丰富,色调艳丽,装饰性强。桃花坞年画多用民间故事、吉祥喜庆、神像、戏文、时事为题材,以象征、寓意、夸张手法来表达人民美好的意愿。
《钟馗》以桃红、大红为主,构图饱满。图中钟馗官袍朝靴,跨下小花驴,身后小鬼执伞。上方悬蝙蝠、蜘蛛。“蝠”谐音“福”,“蜘蛛”南方称“喜珠”,寓“福兮来临,喜从天降”。
天津杨柳青年画
构图丰满,线条工整,色彩鲜艳,在人物的头部、脸部等重要部位,多以金色晕染。杨柳青年画通过寓意、写实等多种手法表现人民的美好情感和愿望,尤以直接反映各个时期的时事风俗及历史故事等题材为特点。
《年年有鱼》画面上颜色以红、淡蓝色为主,娃娃的头部、脸部以桃红色晕染,构图饱满且图中娃娃“童颜佛身,戏姿武架”,怀抱鲤鱼,手拿莲花,取其谐音,寓意生活富足。
山东潍坊杨家埠木版年画
构图对称饱满,线条粗犷,色泽明快,以红、绿、蓝、黄为主,对比强烈,构图饱满,主题突出。通过象征、寓意、夸张等表现手法,表现了农民祁福、吉祥的美好生活愿望。
《欢乐新年》以蓝、红、黄为主,画面对称。图中妇女怀抱男童,男童手捧花盆,面带微笑,象征吉祥、和美的幸福生活。
二、操作步骤:(以绘画表现形式为例)
1、构思
(1)准备画什么风格的年画
(2)确定年画的题材内容
2、画稿抓住年画的特点,进行构图
3、调整加入自己的主观创造,丰富画面
4、涂色根据所表现年画的艺术特点,力求色彩鲜艳
三、作品展示
(清)仁义寨大交兵
画面以橙、绿、桃红为主,简洁明快。构图丰满,内容
取自于民间故事,人物造型生动、简练,使人身临其境。
(清)庄稼忙
画面以红、黄为主色调,色彩明快。构图饱满、繁密。题材来
源于真实生活,人物造型丰富、生动,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强烈、艳丽的色彩,构图饱满,人物造型朴实、稚拙,突出表现了年画色彩和人物造型特点。
简洁明快的线条,艳丽且对比强烈的色彩,小作者大胆、夸张的造型,丰富的想像力,使传统的民间艺术具有现代的色彩。
四、作业设计要求:
1、通过欣赏、分析年画的艺术特点,临摹或创造一幅年画作品。要求从色彩、构图、人物造型、寓意等方面特点进行表现。
2、作业的表现手法,除了绘画之外,还可以用木版画的方法来制作年画。
五、课后拓展
1、请同学们课后通过多种途径去欣赏各种年画,并说说它们的艺术特点。
2、思考怎样才能将木版年画这个优秀的民间艺术继承和发扬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