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端午节,你知道多少?(习俗掌故+图文短信)

(2008-06-05 12:54:31)
标签:

端午节

诗词

短信

组图

习俗

掌鼓

传说

文化

分类: 乱弹·水煮(历史人文)

文化博客“深度·阅读”栏目、锐博首页“杂文·观点”栏目

新浪博论坛首页、文化漫谈加精置顶推荐

 

端午节,你知道多少?(习俗掌故+图文短信)

 

    又到一年粽飘香,你是否对华夏传统节日——端午节有所期待呢?赛龙舟、挂艾草……端午的旧风古俗你又知道多少?品味过多少?

  面对这些问题,恐怕有人汗颜:是啊,记录着传统文化的民族节日正在钢筋水泥的挤压中越走越远,我们怎么挽留呢?也有人不屑:有灯红酒绿的时尚生活就足够了,那些繁琐无聊的风俗不要也罢。

  这里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你知道:端午节也是优雅的、浪漫的,时尚的、欢快的,只要你用心去体会。

 

端午节简介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也称端五,端阳。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还是同多于异的。

 

  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动渐已消失外,其余至今流传中国各地及邻近诸国。有些活动,如赛龙舟等,已得到新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地域界线,成为了国际性的体育赛事。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等。以上各说,各本其源。据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中国人民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

 

端午节由来与传说

 

  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很多,这里仅介绍以下四种:

 

    源于纪念屈原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源于纪念伍子胥

 

  端午节的第二个传说,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是纪念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源于纪念孝女曹娥

 

  端午节的第三个传说,是为纪念东汉(公元23--220年)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

 

  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绍兴,后传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处定名为曹娥江。

 

  源于古越民族图腾祭

 

    近代大量出土文物和考古研究证实: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在新石器时代,有一种几何印纹陶为特征的文化遗存。该遗存的族属,据专家推断是一个崇拜龙的图腾的部族----史称百越族。出土陶器上的纹饰和历史传说示明,他们有断发纹身的习俗,生活于水乡,自比是龙的子孙。其生产工具,大量的还是石器,也有铲、凿等小件的青铜器。作为生活用品的坛坛罐罐中,烧煮食物的印纹陶鼎是他们所特有的,是他们族群的标志之一。直到秦汉时代尚有百越人,端午节就是他们创立用于祭祖的节日。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大部分百越人已经融合到汉族中去了,其余部分则演变为南方许多少数民族,因此,端午节成了全中华民族的节日。

 

端午节的习俗

 端午节,你知道多少?(习俗掌故+图文短信)

 

  我国民间过端午节是较为隆重的,庆祝的活动也是各种各样,比较普遍的活动有以下种种形式:

 

  赛龙舟

 

  賽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其实,“龙舟竞渡”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戏,以娱神与乐人,是祭仪中半宗教性、半娱乐性的节目。

 

  后来,赛龙舟除纪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们还付予了不同的寓意。

 

  江浙地区划龙舟,兼有纪念当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义。夜龙船上,张灯结彩,来往穿梭,水上水下,情景动人,别具情趣。贵州苗族人民在农历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举行“龙船节”,以庆祝插秧胜利和预祝五谷丰登。云南傣族同胞则在泼水节赛龙舟,纪念古代英雄岩红窝。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划龙舟的传说有所不同。直到今天在南方的不少临江河湖海的地区,每年端节都要举行富有自己特色的龙舟竞赛活动。

 

  清乾隆二十九年(1736年),台湾开始举行龙舟竞渡。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现在台湾每年五月五日都举行龙舟竞赛。在香港,也举行竞渡。

 

  此外,划龙舟也先后传入邻国日本、越南等及英国。1980年,赛龙舟被列入中国国家体育比赛项目,并每年举行“屈原杯”龙舟赛。1991年6月16日(农历五月初五),在屈原的第二故乡中国湖南岳阳市,举行首届国际龙舟节。在竞渡前,举行了既保存传统仪式又注入新的现代因素的“龙头祭”。 “龙头”被抬入屈子祠内,由运动员给龙头“上红”(披红带)后,主祭人宣读祭文,并为龙头“开光”(即点晴)。然后,参加祭龙的全体人员三鞠躬,龙头即被抬去汩罗江,奔向龙舟赛场。此次参加比赛、交易会和联欢活动的多达60余万人,可谓盛况空前。尔后,湖南便定期举办国际龙舟节。赛龙舟将盛传于世。

 

  端午食粽

端午节,你知道多少?(习俗掌故+图文短信)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

 

  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

 

  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时人周处《岳阳风土记》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这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作的广告,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佩香囊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

 

  悬艾叶菖蒲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

 

  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中医学上以艾入药,有理气血、暖子宫、祛寒湿的功能。将艾叶加工成“艾绒”,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药材。

 

  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狭长的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药物。

 

  可见,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这些活动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端午节上山采药,则是我国各国个民族共同的习俗。

 

端午节的掌故与传奇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又叫端阳节,天中节,因为端午节有插菖蒲的习俗,所以也叫蒲节。民间将三月清明叫做三月节,将五月端午叫做五月节。五月节是梅雨季节过去,炎热的夏天开始,很多活动就和卫生健康有关系。

 

    五月节将春冬季的衫裤、被褥拿出来曝日,收收起来。据说五月初五曝的物件生氆着蛀,人才说这日连皇帝都得曝五龙袍。热头蚊虫开始四处生四处飞,五月初五家家户户都清理卫生大扫除,用艾草熏房间,把杂草垃圾清除掉。

 

    查嫫仔好针黹,用各种绸缎的边角材料,做各式各样的香袋仔,圆的、扁的,三尖六角的,有红的桔仔、黄的香蕉、绿的葡萄,缚做一串,让细汉仔挂咧胸头前。大人用朱砂雄黄泡酒,用鸡鸭毛揾咧,甩咧墙角壁脚;门上插艾草、菖蒲;门边贴午时联。

 

    午时联是用雄黄酒写的,纸用黄纸,一尺外长,两三寸阔,联文一般是:“艾旗纳百福,蒲剑斩千灾”“龙舟下水千灾解,艾虎悬门百福臻”“艾使者招来百福,蒲将军拂去千灾”。午时联现时没人看见。

 

    雄黄酒会饮得,会抹得,大人饮,仔抹,抹耳仔、头额,有的还在头额写一字王字,当做虎来避邪。传统剧目《白蛇传》内面,许仙听法海的话,在五月初五午时劝白素贞饮雄黄酒,白蛇就现出原形,惊死许仙。

 

    五月节还有一款迎“梭啰”的风俗。乡里头尾在五月节扛龙王头出来,龙王头有纸糊的、泥塑的、木雕的,打锣打鼓,唱“梭啰”:“龙王出来保平安呀,梭啰呀,哩呀哩啰呀,呀呀呀礼,呀礼呀礼呀!”沿街沿巷游行,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叫做“迎梭啰”;土做的、糖做的龙王头,卖给仔佚佗,叫做“卖梭啰”。不过这些古早年数的风俗和传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已经消失了。

 

    五月节前,是雨季,常常落濩落煞,亲像天顶弄破一孔,水淋淋滴。咱就学女娲娘娘炼石补天,在五月节煎补天。用麦粉、面粉、蕃薯粉,抄做甜的、咸的,落去油鼎内煎的煎,炸的炸,供佛公供祖先,其中“煎枣”“蠔”“蠔仔煎”是咱这里的美食。

 

    濩水多,溪流大,五月节全国都扒龙船,还进行比赛。咱这搭另外有一种掠猪仔鸭仔的活动。在溪中的船头,缚一枝杉,杉刨光还抹牛油,让伊滑滑滑,杉尾伸去溪水顶面,尾头缚一个笼仔,内面囥一只猪仔还是一只鸭。人按船咧行去杉尾,常常徛在,滑落去溪咧。若有本事慢慢仔行到杉尾,双腿将笼仔开,猪仔还是鸭仔落溪咧,人跳落去掠,岸顶、船顶的人也会做得跳落去斗掠得,谁人掠着谁人的,掠猪仔、掠鸭仔就变做一种别开生面的游泳比赛,猪仔鸭仔就是奖品。

 

    扒龙船是全国性的活动,插艾草、菖蒲、缚粽也是全国性的风俗,这和屈原有关系。屈原名平,战国时代,公元前340年生于楚国的一个贵族家庭,二十外岁开始做官,得到楚怀王的信任,做过三闾大夫,官做到左徒,参与国家政令的起草和外交工作。战国时代秦国最强,为了防止秦国的并吞,屈原主张改良内政,联合邻邦齐国抗秦。但是楚怀王的宠臣宠妃和一些没落的贵族,受到秦国的贿赂,主张依附秦国,排斥屈原,让楚怀王逐渐没信任伊。最后,楚怀王自己让秦王掠去,死在秦国。

 

    楚怀王死后,顷襄王继位,屈原被迫离开都城,四处流浪。愤怒出诗人,悲伤也出诗人。屈原的内心忧国忧民,十分痛苦,吟唱出了《离骚》《九歌》《九章》等诗篇。这些诗感情真挚,气魄宏伟,词藻丰富,音调铿锵,形式自由奔放,是两千外年前的里程碑式的不朽杰作,文化瑰宝。公元前278年,楚国都城让秦国攻破,楚国灭亡。这时屈原已经62岁,得到消息,做了一首哀悼国都的诗,在五月初五这日,抱一块石头,跳落湖南长沙附近的汨罗江殉国。

 

    百姓听说屈原投江,纷纷篙船来救,捞没身尸,惊水咧的鱼虾去咬吃屈原的遗体,就用麦粉、玉米粉捏做一团一团扔落去水咧饲鱼虾,门咧插艾草、菖蒲为屈原招魂。以后就变做每年五月初五的风俗,流传全国,还流传到日本、越南、朝鲜、马来西亚各地。

 

    屈原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伊的诗歌丰富了人类文化宝库,在世界文化史占有光辉的一页。1983年,世界各国纪念世界四大文化名人,屈原是其中的一个,伊的作品翻译做很多外国文字,传播一世界。

 

端午节“粽子短信”集锦

 

    “送你一个粽子,含量成分:100%纯关心;配料:甜蜜+快乐+开心+宽容+忠诚=幸福;保质期:一辈子;保存方法:珍惜。”

 

  “今天端午节!我收集世上一切美好的东西为原料,用无忧为外衣,以我的真心祝福为丝带为你包了一个特别的粽子送给你!吃了它你永远快乐,幸福:)

 

  我是粽叶你是米,一层一层裹住你;你是牙齿我是米,香香甜甜粘住你;粽子里有多少米,代表我有多想你;记着给我发信息,不然黏米噎着你。粽子节甜蜜!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门框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那儿都是端阳!端午节快乐!

 

  送你一个香甜的粽子,以芬芳的祝福为叶,以宽厚的包容为米,以温柔的叮咛做馅,再用友情的丝线缠绕。愿你品尝出人生的美好和五月的春天。端午节快乐!

 

  送你一颗好运粽,里面包藏健康米,好运蛋,平安菇,快乐虾,长寿花,幸运栗,如果你收到将会好运连连。祝你端午节快乐。

 

  静静地,你瞪着我,不说一句话,我赶紧^_^。以前欠你的粽子今天一并还,外加一个可爱的小香包,不哭,乖,乖!

 

  脱去你的外衣,你是那样白嫩,发着淡淡的幽香,舔一舔再咬上一口,我心飞上九霄云外,啊,粽子,我的至爱。

  

  艾蒿高高门前舞,驱邪气,防五毒,高高兴兴过端午。

  

  手捧粽子,缅怀离骚,龙舟竟渡,勇往直前!祝端阳节快乐!

  

  虽然你身体很好,但屈原说:多锻练身体,少打麻将,才能多吃粽子,天天健康。

  

  粽子该是透入大海的,因为你的胸怀像大海一样的宽广,别忘了给自己投一个粽子!祝端午节快乐!

  

  工作着是美丽的.当你以勤勉奉献社会时,社会反馈给你的不仅是财富,还有事业铸就的喜悦与快乐.犒劳一下自己吧,多多吃粽子。

  

  知道我想啥吗?想你!知道为啥想你吗?因为喜欢你!知道为啥喜欢你吗?因为你有味道!知道为啥有味道吗?因为你是粽子。祝你端午节快乐哟!

  

  关掉你的手机,慢慢的闭上眼睛,想想我,想想粽子,你会发现我和粽子一样可爱。

  

  又到端午了,又到了吃粽子的季节,忘不了那糯糯的,飘着清香的粽子……

  

  老妈:从前你会强迫我吃粽子,而今,孩儿不在母亲身边,用短信编织一个虚拟的粽子送给您,祈天下老父老母平安!

  

  别光吃粽子,记得要给丈人、丈母娘送礼物哦!祝端午节快乐!

  

  包个大棕子送给你,祝你节日快乐!

  

  不用语言来表达、只用实际来拥有、祝你端午节快乐。------来我家吃粽子吧:)

  

  喜讯:端午节当天,手机号头两位数字是13的用户,可以到街边小摊上免费领取粽子,当然,事先要抹上烫伤膏以防被摊主的开水泼到。

  

  粽子好吃,但要小心;食品加工,让人呕吐;要看证明,屈原就是这样被毒死的!

  

  粽子该是投入大海的,因为你的胸怀像大海一样的宽广,别忘了给自己投一个粽子!祝端午节快乐!

  

  您手机6月起已具买粽子功能,预订粽子拨110,送货119,有疑问请与本中心联系,网址:三达不溜点不坑你坑谁点抗么!

  

  端午节来了,我送你一枚粽子,友情是外皮,里面第一层是祝福,第二层是幸福,第三层是心想事成,对了,第四层当然就是你写的欠条,快还钱给我!

  

  生日的时候,我会送你一个蛋糕;中秋的时候,我会送你一盒月饼,端午节来了,我送你一粒糯米,希望你把它种下去,用心呵护,等待收获我的祝福吧。

  

  送你一个大大的粽子,成份:真心+快乐;保质期:一生;营养:温馨+幸福+真情;制造:想念你的人。

  

  闻着粽子香,思念漂过江,你我相隔几百里,端午节里更象你!因为我想和你一起分享端午节的快乐。祝你总比我快乐!

  

  敬告:端午节当天,手机号头两位数字是13的用户,可以到街边小摊上免费领取粽子。切记,事先要抹上烫伤膏以防被摊主的开水泼到!

  

  闻着粽子的飘香,想起远方的你是否安好?让我们托伟大诗人的福多吃些粽子!快快乐乐过端阳!

  

  三餐老是在外,人人叫你老外、外送、外烩、外卖、外带,但是你吃肉粽了吗?在此,送你一颗里头包满我诚致祝褔的肉粽,敬祝你端午佳节愉快!

  

  你的衣服整洁环保、身体晶莹柔软、皮肤洁白光滑、内心丰富多彩、身材匀称、棱角分明、气息芬芳。我真的喜欢你,亲爱的粽子!

  

  拜托你粽子少吃,注意消化!

  

  想念你的微笑,回味你的味道,脱掉你的外套,露出你的美妙,控制我的心跳,压抑我的狂燥,想想我的需要,还是早点把你干掉——粽子!端午节快乐!

  

  我是粽叶你是米一层一层裹住你,你是牙齿我是米香香甜甜粘住你,粽子里有多少米代表我有多想你,记得给我发信息不然粽子噎死你!端午节快乐!

  

  无数代表快乐的糯米,里面藏着代表甜蜜的枣馅,我用欢欣的粽子叶把这一切紧紧包在一起,系上幸福的红丝带,充满吉祥,捎去我美好的祝福,端午节快乐。

  

  送你一只香甜的粽子:以芬芳的祝福为叶,以宽厚的包容为米,以温柔的叮咛做馅,再用友情的丝线缠绕。愿你品尝出人生的美好和这五月五的情怀。

  

  端午已来,我来送粽子,外裹的是关怀,扎紧的是牵挂,飘去的是清香,主料是温馨辅料是体贴,赤豆是忠心,红豆是相思,外加红太阳咸鸭蛋温暖你的心。

  

  我原来是买了粽子要送你的,并且发了短消息给你,但小偷拿了你的手机,亲爱的,我们一起跳江吧!

  

  送个香囊带个荷包,自制几斤粽子,托人到山里采了艾叶,街头买了瓶雄黄酒,加上内心深处的几许关怀,作为礼物送给你,祝端午节快乐!

  

  秘诀:将手机用粽叶包好,放在锅里煮60分钟,手机电池续电能力将延长两倍,信号增强,而且打电话时能闻到粽子香味。

 

端午节祝福短信大全

 

1、很久以前,屈原先生下岗后发明了粽子,可不但销量不好,还要受地痞剥削,心灰意冷终于跑到广东跳海了

 

2、虽然你身体很好,但屈原说:多锻练身体,少打麻将,才能多吃粽子,天天健康

 

3、脱去你的外衣,你是那样白嫩,发着淡淡的幽香,舔一舔再咬一口,我心飞上九霄云外,啊,粽子我的至爱!

 

4、关掉你的手机,慢慢的闭上眼睛,想想我,想想粽子,你会发现我和粽子一样可爱。

 

5、每逢佳节倍思亲,祝你端午节平安快乐!!!

 

6、粽子该是透入大海的,因为你的胸怀像大海一样的宽广,别忘了给自己投一个粽子!祝端午节快乐!

 

7、粽子好吃,但要小心;食品加工,让人呕吐;要看证明,屈原就是这样被毒死的!

 

8、秘诀:将手机用粽叶包好,放在锅里煮60分钟,手机续电能力将延长两倍,信号增强,且能闻到粽子香味。

 

9、粽子该是投入大海的,因为你的胸怀像大海一样的宽广,别忘了给自己投一个粽子!祝端午节快乐!

 

10、我原来是买了粽子要送你的,并且发了短消息给你,但小偷拿了你的手机,亲爱的,我们一起跳江吧!

 

11、很久以前,屈原先生下岗后发明了粽子,可不但销量不好,还要受地痞剥削,心灰意冷终于跑到广东跳海了

 

12、别光吃粽子,记得要给丈人、丈母娘送礼物哦!

 

13、如果有来生,每年的今日我都会把你拥在怀里诚挚的祝福你:端午节快乐!

 

14、不用语言来表达、只用实际来拥有、祝你端午节快乐。------来我家吃粽子吧:)

 

15、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

 

16、有分离就有相聚,分别得越久越是亲昵。我想告诉你,这个端午节我特别想你。

 

17、工作着是美丽的.当你以勤勉奉献社会时,犒劳一下自己吧,多多吃粽子。

 

18、一颗心迁挂着你,一份爱祝福着你,一份真感情在等待着你的回应。祝端午节快乐!

 

19、你要保重自己的身体,听你说身体如此不好,真叫人操心.有时间要参加锻炼,少打麻将,祝你天天健康!

 

20、我们为了纪念伟大的诗人屈原,就应该多吃几个粽子,虽说那些粽子是应该扔进江里的。

 

21、虽然你身体很好,但屈原说:多锻练身体,少打麻将,才能多吃粽子,天天健康。

 

22、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23、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情知不向瓯江死,舟楫何劳吊屈来。

 

24、粽子该是投入大海的,因为你的胸怀像大海一样的宽广,别忘了给自己投一个粽子!祝端午节快乐!

 

25、艾蒿高高门前舞,驱邪气,防五毒,高高兴兴过端午。

 

26、我是粽叶你是米一层一层裹住你,你是牙齿我是米香香甜甜粘住你,粽子里有多少米代表我有多想你,记得给我发信息不然粽子噎死你!端午节快乐!

 

27、送个香囊带个荷包,自制几斤粽子,托人到山里采了艾叶,街头买了瓶雄黄酒,加上内心深处的几许关怀,作为礼物送给你,祝端午节快乐!

 

28、端午节,赛龙舟,争先恐后,好热闹!一齐来过个开心的端午节吧!

 

29、如果有来生,每年的今日我都会把你拥在怀里诚挚的祝福你:端午节快乐!

 

30、不用语言来表达,只用实际来拥有,祝你端午节快乐。------来我家吃粽子吧:)

 

31、有分离就有相聚,分别得越久越是亲昵。我想告诉你,这个端午节我特别想你。

 

32、工作者是美丽的。当你以勤勉奉献社会时,犒劳一下自己吧,多多吃粽子。

 

33、一颗心迁挂着你,一份爱祝福着你,一份真感情在等待着你的回应。祝端午节快乐!

 

34、五月节,扒龙船,龙鼓响,大江边,呵呵,你那儿可以看到赛龙舟吗?祝你端午节快乐!

 

35、端午到了,别忘了挂艾叶、悬钟馗、饮黄酒、佩香囊,当然最重要的,是要多吃点棕子,呵呵!

 

端午节诗选

 

端午

(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七律·端午

(唐)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竞渡歌(节录)

(唐)张建封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

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

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

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

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

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

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

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

 

节令门·端 阳

(清)李静山

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

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

 

七律·端午

老舍

端午偏逢风雨狂,村童仍着旧衣裳;

相邀情重携蓑笠,敢为泥深恋草堂;

有客同心当骨肉,无钱买酒卖文章;

当年此会鱼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朋友,值此端午节到来之际,奉上甜香可口的粽子请你品尝,祝节日快乐!

端午节,你知道多少?(习俗掌故+图文短信)

 

端午节,你知道多少?(习俗掌故+图文短信)

 

端午节,你知道多少?(习俗掌故+图文短信)

 

端午节,你知道多少?(习俗掌故+图文短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