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青花瓷的烟雨

(2008-02-12 18:18:27)
标签:

青花瓷

周杰伦

方文山

烟雨

杂谈

分类: 品茶·赏文(转载收藏)

    转发一篇博友流年飞度的作品,我是一见钟情地喜欢上了这篇文章哦!我觉得,周杰伦的曲,方文山的词,以及这篇评价,可并称为“三绝”!

原文地址: http://blog.sina.com.cn/u/4fc7fe5501007z0h    

                          

    江南烟柳,苏园芭蕉,流光容易把人抛。少年倚窗,青花瓷在握,描图上色。冉冉檀香,袅袅炊烟,总能勾起人往事的回忆。昔日,隔江相望,两情相悦,吹箫引凤,泼墨制画,芙蓉鸳鸯,执手契阔;如今,芭蕉惹骤雨,门环惹铜绿,幽幽岁月,浮生来回,一切过往,只能耐心等待……

 

    听着《青花瓷》,看着方文山的歌词,眼前耳际总是不由浮出那一抹山水场景,哀而不伤,就如沈从文的《边城》,张爱玲的《爱》,明净质朴,不染尘土。周杰伦的这张新专辑《我很忙》,其中这首《青花瓷》轻盈飘渺,温和委婉,淡雅脱俗。听他的歌,我向来习惯先听曲调,如果感觉好才会去看歌词。因为往往只有这种情况下,词大多比歌曲更优美。这一次,果然又是如此。

 

    每一首歌都是在画一副画。每一首歌都是在讲一个故事。不然,就不算好的词,好的歌。《青花瓷》是一出戏,一幅画,一个故事。这是一出缠绵悱恻的爱情戏,一个关于等待的凄美故事。世间最甜最苦的一种感觉也许就是有爱的人在痴痴等待。因为大多是怀着绝望的希望,而结果往往是带着希望的绝望。就像彼岸花开,总是在相逢的刹那错过美好。《东风破》里有一盏离愁等候在窗口;《发如雪》里纷飞的眼泪等待苍老了容颜;《千里之外》有梨花的琴声用一生去等待;而《青花瓷》的等待就像加了柠檬的奶茶,用纯纯的清香淡化了青葱岁月的哀伤,婉转细腻,含蓄而有韵味。

 

    方文山在向网友介绍《青花瓷》的创作过程时说,最先想到的副歌第一句“天青色等烟雨”灵感来自于宋徽宗为汝窑瓷色定名的词句——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此后,天青色即为汝窑瓷钦定的颜色名)之所以用一“等”字是为了强调爱情里最无力的无奈,也渲染了爱情爱恨兼具的意境。而副歌里多次用“等”虽然句式和含义各不相同,但都是为体现爱情中等待如罂粟的滋味。而周杰伦也将这种无奈的等待用音乐演义得淋漓尽致。古筝撩拨,牙板清脆,整首歌在“等待”中达到高潮,一咏三叹,回环往复,言有尽而意无穷,一如江南的烟雨。

 

    芭蕉惹骤雨门环惹铜绿总让人不由想到婉约的宋词,李煜李清照或者柳永秦观。无论是听歌还是看歌词似乎都钟爱“芭蕉惹骤雨”的味道。方文山对次的片爱也溢于言表。他在博客里用了很长一段来介绍这个“惹”字。其实第一次看到这首歌的那句词,自己就不由想到六祖慧能的衣钵偈语——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倒不是自己有多么博学,仅仅因为慧能在我的家乡得传衣钵,如此而已。反倒是方文山好象熟悉佛典,顺手拈来,运用自如。他在歌词中用了三个“惹”字,字相同而意不同,韵味十足,饶有情趣。突然想到一个人,林夕。一个同样将落寞隐藏在文才里的作词者,更确切的说,是文人。不同的是,林夕的词就像西湖龙井,清新淡雅,含蓄隽永;方文山的词字斟句酌,就像福建乌龙茶,浓得化不开。

 

    对于一首歌来说,若是词写得好而曲不佳,就像发霉的铁观音,是一种糟蹋;若是曲好而词不好,就像鲜美的狗肉,上不了席宴。幸好,方文山和周杰伦的合作弥补了这种遗憾,《青花瓷》将二者结合得美妙绝伦。草根音乐黄晓亮评论说,论意境,《青花瓷》宛然一出烟雨朦胧的江南水墨山水,水云萌动之间依稀可见伊人白衣素袂裙带纷飞;论词句,《青花瓷》却是一幅笔端蕴秀临窗写就的素心笺,走笔曲折只因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论曲调,《青花瓷》仿佛微风中静静流淌石上的山泉溪涧,清泠透亮而又蜿蜒回环多有不尽之意;这三者叠加至一处,《青花瓷》一曲正如其名,恰似那“自顾自美丽”的青瓷极品,洗尽铅华,古朴典雅,清新流畅。不知道这是不是最恰当的评论,只是觉得他将我们能感受到的和不能感受到的都表达出来了。

 

    一个人安静的时候,习惯听林海的《琵琶语》,仿佛梦回唐宋;常静的古筝,则更多地运用现代音素,就像中国人喝英国加糖和奶的茶,做到完全喜欢需要时间;女子十二乐坊的音乐里,复古气息和现代气息都像一个国度的风范,大气而浓烈;而周杰伦的中国风往往兼而有之而又独树一帜,将古典音乐作背景,现代唱法作主旋律。跟上时代步伐,符合市场规律。所以无论怀旧的还是新潮的都为其痴迷。就如郭敬明和韩寒的思想对80后的浸染。而他和方文山的合作更为他们演绎中国风开辟了道路,引领了潮流。这或许也是许多歌手无法企及的一个原因吧。

 

    有时候想,倘若换其他人唱《菊花台》、《东风破》、《千里之外》、《青花瓷》……会不会有人将这些中国风音乐唱得兼具古典和现代韵味?说没有的大多怀有先入为主的偏见,王力宏、游鸿明、后弦等同样可以唱得扣人心弦。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至今很少有人像周杰伦那样和方文山合作得那么默契,能够将词完全渗透到曲调和歌声,自然贴切,宛自天成。就想林夕也说过很少有人将他的词唱出灵魂,只有王菲是少数的几个之一。

 

    谁舞春风当拂袖,谁染杨柳画成烟,谁将文字江山点,谁醉青石落花前?和以前的《菊花台》《千里之外》一样,《青花瓷》一问世便如传世的极品光彩夺目,获得好评如潮。有网友说,《青花瓷》的中国风分外动人。方文山用“素胚”、“仕女”、“汉隶”等系列词汇描摹了传世青花瓷的风采,周杰伦的唱腔柔情而古朴,略带江南戏曲的雏形,绝妙填词配复古音乐,构成了一阕R&B佳作。

 

    的确是佳作,能给人这般感觉——兰烬落屏上暗红蕉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潇潇人语驿边桥。可是黄晓亮的溢美之辞却让人难以信服。他说:“Jay和方先生是站在音乐行业的最高位置,制高点的位置去创作和演绎中国风歌曲这种非常有意义的曲种……”这样反而莫名想到柳永的《望海潮》:“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这首歌里,周杰伦慵懒的声音含糊如江南的烟雨,缠绵而平缓,纵然有特点,若是听得多了,就有一种黄梅时节家家雨的味道,优点反而成了缺陷。这或许也是他在《青花瓷》上的一点瑕疵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