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城市梦想·安得广厦千万间
在常州广电网上看到2007年12月21日的一篇报道,题目是《外来工享受公积金,买房子圆了安居梦》,大意是报道来常州务工多年的刘文军、史华琴等人通过公积金贷款买了商品房,圆了自己以及家人多年来辛苦打拼的安居梦想。
刘文军,泰兴来常打工人员,现在在天宁区红梅工业园内的某企业工作。他刚刚订购了一套新的商品房,总价是36万,自己付了一部分,剩下全部用公积金贷款,贷18万,一个月还一千五到一千八,十三、四年就可以还清了。在常州打工这么多年,老婆孩子也都在这里生活,刘文军早就想在常州扎根了,可以前经济条件差,他只能租房子住,因此总感觉漂浮不定缺少家的感觉。但是,作为外来打工者要想拥有属于自己的房子谈何容易,过去,刘文军一直不敢奢望。而今年,因为可以享受公积金贷款了,刘文军终于圆了自己多年的安居梦想。“公积金贷款毕竟比商业贷款便宜一到两个百分点”,刘文军这样说。
与刘文军同在一个单位的史华琴同样也是公积金贷款买房的受益者,今年上半年,她用公积金贷款购买了一套二手房,结束了4年的租房生涯。三年前,史华琴的公司开始每月为她交公积金,累积到今年上半年,她的公积金帐户上已有六、七千元的基数,现在她每月需要还贷885元,先用帐户上的钱还。史华琴说到现在为止还没有需要她掏钱,而即使等帐户里的钱用完了,史华琴也认为每月不到九百元的还贷她能够承受。对于新家,史华琴非常满意,她说如果不能享受公积金贷款,自己肯定买不起这套房子。
“肯定要把常州这块土地当作自己的家,更加努力奋斗,把常州建设得更加美好。”刘文军们这样说。
我上百度搜索“外来工安居梦”,看到这样两则材料:2005年6月9日《文汇报》上的《闵行造首个民工公寓,3万外来工圆安居梦》以及2007年06月06日《经济日报》报道的《宁波北仑,15万外来工圆了安居梦》。
这真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是广大外来工们的福音。这表明越来越多的城市意识到了外来工们也是城市的一份子,积极采取各种政策、措施、手段来改变外来工们的处境。这是相当可喜的,毕竟它开了一个好头,希望有更多的城市能仿效常州,积极拓宽外来工们的购房渠道,让他们享受城市居民的福利,毕竟安居才能乐业嘛!
我们单位里的外来工小丁曾经跟我说过这样一番话:当我在城市呆久了,梦想随着眼界的扩容而不断放大。我开始对住在那七八号人一屋的集体宿舍感到厌烦。于是,只好去租房,可是久了,开始对与人合租水电气常出毛病的小房子不满,我开始想有一套自己的房子了。这时,我对城市的梦想,是希望这座城市的某个地方,有一套我看得起它、它也瞧得起我的房子。我梦想房价和按揭利息的涨幅永远比我收入的增长略低一点。
他们一伙人里目前混得最好的小程今年刚刚买了一套77m2的房子。小程家里还可以,属于当地比较有钱的农民了。对于这次小程的买房,家里支持了25万。小程说那是他父母一生的积蓄。然而,买房过程仍然一波三折,房价不断攀高,东边黄金地段的房子已经升到了七八千一平方米的地步。百般无奈之下,所幸我认识的一个本地居民正好要卖一套拆迁赔偿来的房子筹款好生意应急。在我的牵线搭桥下,小程以比较优惠的价格买下了这套房子。付完钱,小程说他来泉州打工八年攒的钱几乎用光了,只剩下几千多块,勉强可以把房子做一下最简单的装修。搬进去住的那天,他买了一些菜、几瓶酒,请了几个哥们来庆祝,我也有幸在被邀之列。一番推杯换盏之后,他已高兴得不知所言,双眼通红,翻来覆去就是一句话:“我有房子了,我是泉州人了。”听得人心里酸酸的。
是啊,他们不容易啊!当他们拼尽全力掘地三尺想方设法地筹集到按揭首付款,像盗马贼攀上狂奔的野马那样在眨眼间数变的房价涨势中瞅准机会买下一套房子,并像杨白劳一样在购房合同上按了血红手印之后,他们才能不再感到自己是棵无根的浮萍,有了家那才真正感到这个城市不再是陌生的。是啊,有了这样一套房子,他们就可以将“暂住人口”变为“常住人口”了。一字之差,相差千里啊!
安居才能乐业,居住问题一直是导致外来工流动频繁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积极推动外来务工人员的住房保障计划,各地都在积极想办法。但愿我的家乡能在这方面走在前头,建造起广厦千万间,大庇外来工们俱欢颜。
恳请朋友们拨冗对本文以及下面文章进行评论,谢谢!
我的城市梦想·野百合也有春天
我的城市梦想·风物长宜放眼量
刺桐郊外踏青去
百源川池聚沧桑
蝶恋花 刺桐之春
我的家乡我的圈子我的梦
这一湾海峡的距离到底有多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