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我记录城市印象健康/保健知识/探索亚健康新闻社会/纪实娱乐健康八卦传闻体育科学文化美食 |
慢性头痛证候分布规律研究
郭志红 张蓉
(第二炮兵总医院 北京 100088)
关键词:慢性头痛证候 研究
慢性头痛是临床最常见的病症,呈反复发作,病程可达数年甚至数十年,其确切的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普遍认为血管和神经因素起有重要作用。国内外对该病症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在治疗方法上仍难以获得满意结果,致使很多患者生活、工作质量明显受到影响,甚至不能够进行正常工作和学习。祖国医学对头痛的病因病机研究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此基础上应用中医药治疗头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然而,对于慢性头痛,特别是慢性顽固性头痛,大样本的研究较为少见,缺乏辨证分型客观化研究,因此影响了本病诊治的标准化,从而疗效也受到影响。笔者近年来对慢性顽固性头痛进行了较多的研究,感到首先应进一步深刻认识慢性顽固性头痛的发病机制,找出其存在的特殊规律性,才能够有针对性的采用更好的治疗方法,使达到满意疗效。故此,对门诊病人进行了大样本的证候学调查,通过对110例慢性头痛患者的证候分析,总结出慢性头痛常见的及临床意义大的证候,为慢性头痛的辨证分型的标准化研究奠定基础,也为本病的治疗提供证候学依据。
1 临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
1.1.1 慢性头痛诊断标准
1.2 研究对象
慢性头痛病例组为2001年10月至2004年10月于第二炮兵总医院中医门诊收集的慢性头痛患者110例。其中男45例,女65例;年龄最大78岁,最小20岁,平均37.24±7.62岁。对照组选择与病例组在年龄、性别上经统计无差异的健康无头痛者110例。
2 研究方法
应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统计各证候在病例组与对照组发生频率的差异,从而分析证候与疾病的关系。
3 统计方法
证候的发生频率用频数分布的统计学描述方法。证候与疾病的联系强度用logistic回归分析,由SPSS12.0统计软件包完成。
4 结果
4.1 证候发生频率
|
病例组频数 |
对照组频数 |
血瘀 |
72 |
35 |
气血两虚 |
62 |
33 |
气阴两虚 |
53 |
15 |
肝郁气滞 |
51 |
32 |
痰湿 |
31 |
17 |
肝阳上亢 |
17 |
6 |
4.2 证候单因素分析结果
表2证候单因素分析结果
|
B |
S.E. |
Wald |
df |
Sig. |
OR |
95.0% 可信区间 |
|
Lower |
Upper |
|||||||
|
1.855 |
0.344 |
29.011 |
1 |
0.000 |
6.39 |
3.254 |
12.549 |
|
1.564 |
0.306 |
26.128 |
1 |
0.000 |
4.776 |
2.622 |
8.697 |
气血两虚* |
1.198 |
0.296 |
16.36 |
1 |
0.000 |
3.312 |
1.854 |
5.918 |
肝阳上亢* |
1.166 |
0.498 |
5.477 |
1 |
0.019 |
3.209 |
1.209 |
8.519 |
肝郁气滞* |
0.794 |
0.293 |
7.329 |
1 |
0.007 |
2.212 |
1.245 |
3.929 |
痰湿* |
0.785 |
0.343 |
5.245 |
1 |
0.022 |
2.193 |
1.120 |
4.296 |
带*者表示单因素分析结果与慢性头痛有统计学联系(OR>1.1且P<0.05)
5 讨论
本研究首先对慢性头痛的常见中医证候进行了统计分析,筛选出慢性头痛发生频率大的证候共6个,然后对这6个证候进行了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通过OR值比较研究因素与疾病的关系。OR值是一个联系强度指标,用来评估研究因素与疾病的联系强度。其范围在0~∞之间,0R值>1时表明研究因子与疾病呈正相关,值越大,联系强度越大。OR值还是一个点估计值,可以用来比较研究因素与疾病的关系并排序。通过研究发现,上述6个证候在两组人群中的发生频率经统计学处理显示有显著性差异,按照与疾病的联系强度大小依次为气阴两虚、血瘀、气血两虚、肝阳上亢、肝郁气滞、痰湿。
本研究中气阴两虚和血瘀与慢性头痛的联系强度最大。气与阴是人体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最基本的物质。人们在长时期过度的脑力劳动、体力劳动以及夜间作业或睡眠不足等情况下,最容易耗气伤阴,造成气阴两虚,使机体各种功能下降,尤其是调节功能不能满足需求,并由此而致虚热上扰,而出现头痛绵绵发作,反复不愈。往往此类患者在劳累紧张之后头痛发作,经过休息可得到好转。治疗上应用调补气阴的药物可以很容易解除头痛的烦恼。瘀血也是头痛的常见原因,自古以来就被引起高度重视,因此,由古至今,在治疗头痛的药物中,活血化瘀通络药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类药物,“瘀则不通,不通则痛。”瘀血在慢性头痛中广泛存在,且“久病多瘀”,随着病情的发展,瘀血会愈来愈重,故头痛会愈来愈剧,头痛发作时间会愈来愈长。可见,化瘀通络仍然是我们治疗慢性头痛的大法。气血两虚也是本研究中见到的较多的证候,中医典籍《内经》说:“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气与血在生理上互相依存,病理上互相影响。人的体质下降,机体功能不足,常常指的就是气血不足,之所以慢性头痛反复不愈,与气血不足所造成的机体功能减退及失调有着密切联系,由于没有能力进行自身调节,以致病情迁延,难以恢复。肝阳上亢与肝郁气滞两者联系密切,均是表现为情绪上的变化,常常是由于不良情绪导致气血的分布紊乱,或是气血上冲,或是气血郁滞,因而导致头痛发作,应用平肝潜阳及疏肝解郁的药物可以获得好的疗效,但是,为避免情绪的反复波动而造成头痛的反复发作,必须同时施以宁心养神、滋阴潜阳的药物,以使疗效能够稳固持久。痰湿证候的增多也是不可忽视的,人们的饮食结构过度精良造成了此种患者的明显增多。痰瘀阻滞患者所表现的痰湿及瘀血的证候均较明显,此类患者往往头痛头晕同时存在,缠绵反复,应用一般止痛药效果难能满意,而应用化痰祛瘀的药物常能收到满意效果。
通过对100例慢性头痛患者常见证候的研究,我们统计出了慢性头痛发生频率较大的证候,并计算了证候与疾病的联系强度。为本病辨证分型标准化研究奠定了一定的临床基础,也为深入认识本病,更好的进行合理治疗提供了一定依据。本研究中提出了新的症候群,与古代及以往的研究有所不同,考虑与越来越突出的社会因素造成了证候谱的变化有关,也与笔者所接触的患者群以女性、脑力工作者及老年人偏多可能有一定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