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感受美国温暖的社区文化

(2013-11-25 12:28:49)
标签:

育儿


http://s9/mw690/001qEcXigy6EuJGmWNia8&690


在美国生活的这些年, 越来越感到社区生活的重要性。美国的社区不仅体现着它的多元文化还有人文因素。社区就象是个大家庭,在享受社区带来的各种服务和便利的同时,又可以感受到和谐的社区氛围。我就从以下几点来谈谈我眼中的美国社区。 

 

社区关爱

 

身处社区, 你可以随时感受到社区对每个人的关爱,  特别是对于新手妈妈的健康关爱。  孩子出生后, 除了社区的护士会上门家访,有些社区还会为新手妈妈之间的沟通和社交提供平台,就是以社区为依托的妈妈小组Mom’s group。提供这个平台的好处就在于,所有刚当妈妈的人都有过彷徨、挣扎和不知所措,而妈妈小组让妈妈得以在闭塞的育儿生活中喘口气,还可以聊天互吐苦水,有助于妈妈的心理健康。妈妈小组每周都有一个固定的话题,社区护士作为组织者,会引导妈妈们就某个话题进行交流,妈妈之间还可以互相讨论,并且给出建议。

 

女儿出生的前后,妈妈小组给了我很大的帮助,这种重视和关怀是我之前始料未及的,特别是生完孩子后,  妈妈之间总有可聊的话题。很多照顾婴儿的信息都是在和其他妈妈们交流中得到的,又给孩子提供了和其他宝宝互动交往的机会。通过交流让我感到,在育儿的道路上我不是在孤军奋战。

 

社区关爱还体现在儿童身上,具体表现在对孩子们安全的重视,让儿童们随时感到爱与安全。街区上的车一旦开出自家的车库,大家都自觉的左顾右看,小心谨慎。在街区上开车,如果碰到校车接送学生,这时stop红色停车牌会自动打开,二边行驶的车辆会也会停在原地等孩子们先上下车,几乎没有闯牌子的情况出现。

 

还有孩子在玩的时候, 街区上的车速都是很慢的,生怕哪个小孩子跑到路中心来。我家的情况就是,女儿每次和邻家的小孩一起练滑轮或玩滑板车时,一般我都要求她在门口的街区范围活动,这时街区上谁家有空,谁家就会出动出来帮着看一眼,留意街上孩子在外玩的情况,防止意外情况的发生。

 

社区的人际互动

社区内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也反映了社区居民的一种最基本的素质教养,平日里人与人之间礼貌相待,走在社区的路上, 不管认识不认识, 大家见面一定微笑或主动打招呼, 是司空见惯的事情, 一下子陌生感就没有了.即便是需要帮助, 大家也很乐意与人为善, 守望相助, 这一点从一些小的生活细节上也能体现到

 

一年春天下了一场很大的暴风雪,可偏偏我家买的铲雪机不知何故,不能进入正常的工作状态,一启动就会自动熄火。面对一尺多深的雪,我和先生只铲出四分一之的车道, 对门的邻居帮我们, 用自家的铲雪机,花了将近1个多小时的时间,把厚厚的积雪彻底搞定,在我家的车道上驻起了一道高高的“雪墙”,他还让孩子从自家塑胶桶里,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沙子和盐的混合物,撒在每家屋前的人行道上,防止走过打滑摔倒。当时的那份感动真是不言而喻, 事后邀他进屋一起享受热气腾腾的咖啡和小点以示感谢。

 

大家在生活琐事上彼此关照,  尽自己的一份心。好几次临近傍晚我家的车库门还开着,被好心的邻居看到,打电话过来,这才意识到。邻居短期去外州工作,有时会托我家帮着照看房子和她家的宠物,照看的同时, 为了安全起见,美好爸会故意把垃圾箱推出来再推回去, 这样就不会让外人觉得这里没人住。每次他割完自家的草坪,会顺带着用割草机帮邻居家的草坪也修剪了, 哈哈, 还美其名曰, 是在锻炼身体。这样的小事还很多, 邻居家在后院整了一片有机菜园, 每次收成后, 都会把一些蔬菜分送给左邻右舍,以此来联络感情。这样大家你来我往,关系变得更融洽了。

 

社区的参与意识

 

营造一个和谐和友好的社区,需要全体社区居民的参与,很多社区的活动都留下志愿者的身影。例如我们社区每年独立日前,社区业主委员会的几个志愿者妈妈,会发起小朋友们在独立日游行的活动,具体工作围绕着策划小区骑车的路线,还有发传单,拉赞助等各种组织工作。虽然事先不需要任何形式的排练,但小区的居民都积极配合,在游行前帮助孩子把家里的车子装饰一番,全家一起在现场为孩子们助阵。

 

到了那一天,来帮忙的妈妈们登记下孩子的名字,派号和分配路线。现场还有游戏和画脸的活动, 都是附近的商家免费赞助的。社区委员会资助一些免费的食品,有的家庭还把家里的烧烤炉带来,为社区的居民烧拷。

 

美国的社区图书馆的也很好体现了居民的参与性,儿童图书室里看到最多的是社区的志愿者,好多是忙里偷闲的家庭主妇,街区上的一位印度全职妈妈基本上是每周去一次,她做的最多的是帮助整理借阅书籍,提供童书查询的服务。看似都是些琐碎的小事,但为社区服务的义工精神正传递着一种正能量,在参与的过程中,培养居民的社区意识。

 

不仅大人在社区中传递爱心和温暖,还会带着自己的小孩为需要帮助的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例如周末到所在小区的教会或 “食品银行”给无家可归的穷人发放食物。家长与社区的共同教育,让孩子从小学会参与,让他们懂得个人要多做贡献,社区才能建设的更好,无形中建立起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和必备的公民意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