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 |
http://s14/mw690/4e137eccgda4c0474a8bd&690
http://s14/mw690/4e137eccgda5cb21ffcdd&690
美国幼儿教育对儿童各项发展的评估,因各州的标准不同而有差异,
在制订标准时,会基于各州的不同特点,考虑到幼儿的个体发展差异和身心发展的需要。具体到我所在的州,很多较规范的幼儿园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
有自己的儿童发展评估表,老师定期透过观察、记录, 对每一个幼儿的需求、能力、兴趣加以评估。不同的年龄,
评估表的内容也不一样。本年龄段的儿童发展状况,都会在评估表中得以体现。
翻开女儿以前在幼儿园3-4岁的评估表,不难发现它的个性化,主要反映在,定期分析孩子的成长与进步,评估表不是单纯从智力方面考量和评判幼儿的能力,更关注小朋友的社会化,也就是身心健康和人格完善是成长中重要的内容,希望孩子学会如何应对冲突,社交中如何与人相处,理解别人不同于自己等综合素质。评估表中孩子的发展状况,由老师负责评估,最后还附有观察资料,观察资料是写下所观察到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而不是对小朋友进行主观的评判。总的感觉很全面和具体,不仅感受到老师的用心,也让家长更好的明白孩子的需求。
以四岁儿童评估表中的内容为例,包括抽象和非抽象二大部分, 非抽象涵盖了语言、认知、科学/自然、艺术、音乐、算数、精细和大动作能力,而抽象的部分则包括:主动性、社交、创造力。每个方面又包含了若干达标的小项,比如语言方面:看孩子是否可以重复教过的歌曲,说故事,童谣和做手指游戏;精细动作:是否会捏橡皮泥、用儿童剪刀、串珠子和涂色;音乐:明白节奏和韵律,用音乐或动作的形式来试着自我表达;科学,观察和认知动物,学会提出问题,通过小实验得出结果并与小朋友分享。主动性细分为是否愿意主动的玩,是否可以主动解决问题,还有计划的能力,创造力表现为创造某种东西;社交指的是与大人的互动, 和其他小朋友的关系, 理解不同的思想表达方式等。
印象最深的是评估表中的"算数"这一项,这方面的要求还真不高,只要求从一数到十和对各种形状的认识。女儿曾上过的这所幼儿园,感觉老师纯灌输的比较少,平日里会让孩子从玩中体会数字的概念,即便是小朋友学不会,老师也不会太介意,更多的是引导和鼓励,老师更关心的是孩子是否有好的行为举止,是否能服从老师的指令。
评估表上每一项不是以 ABC 好中差来打分,而是以N.S.A 来评估的,简单的说,N 就是"没有表现出来-NOT EXHIBITING",S 就是"有时侯表现出来-SOMETIMES",A 就是"总是表现出来-ALWAYS"。这样的评估更是一种过程性的评价,比较有说服力。老师特别指出,孩子的成长,特别是语言发展和认知水平方面都会存在着个体差异,即便是N或S,也很正常,只是孩子在某方面的发展没有完全表现出来而已,家长不必太担心!
记得最开始送孩子入园时,老师就有这样的观点,孩子有自己的成长节奏,其他孩子准备好了, 并不代表自家的孩子就准备好了,她就看到有的小朋友在手部精细上的确很提前, 但是在大肌肉方面却不行, 例如不会双腿跳起,所以别强迫小孩子做他们不乐意做的事,比如不过早强迫孩子学写字,据说写字要用到七块骨头,在这些肌肉没有发育完全的情况下,反而有可能出现更大精细动作的问题。
还有一点就是不刻意纠正孩子的握笔姿势,我们是幼儿园就开始学写字,他们认为这样会妨碍小朋友的肌肉发展. 美国的一些幼教专家指出, 让幼儿早早学会用3指配合来握笔,伤害远大于益处,因为学会握笔要通过不同的阶段,才能达到最终的掌握,而每个阶段取决于TA肩膀和手臂肌肉的稳定性,老师的建议也是, 让孩子多参加一些诸如爬、攀登和有助于推拉的活动,让肩膀和手臂的肌肉变得强壮,到时握笔的姿势会自然而然改变,也会越来越趋向成熟,这样的建议我觉得也很人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