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路直路自己的路
(2013-12-15 12:59:29)分类: 成长琐记 |
2013 12 15 晴
在《国内中学第二周》
周一那天豆豆拿着参赛证回来说:“我不参加。我觉得那就是浪费时间。”
那语气完全没有和家长商量的意思,就是通知一下而已。
豆妈说这是很好的锻炼机会,而且豆豆在这方面也有优势,还是力劝她去参加。
豆豆说,听同学说了,排两小时队,就给一分钟发言时间,而且还要交50元钱。不去!
后来豆爸也劝豆豆还是去比较好,并说周日可以开车送豆豆去赛场。豆豆还是说不去。
周三晚上豆豆跟Nancy远程上课,还把那张参赛证给Nancy展示了一下,Nancy也鼓励她去,并说可以带本书或什么打发等待时间,然后用好那一分钟。至于钱嘛,既然父母鼓励你去,那肯定不成问题的。豆豆貌似同意了。
昨天,也就是是周六,豆妈又一次问豆豆是否去参赛,以便大家安排周日的时间。豆豆还是很坚决地说:“我不去。我看不出去参加那个比赛有什么意义。而且,周末我的作业很多,我还得写作业呢!”
比赛时间是今天13:30分,现在是13:20分,豆妈在写博客,豆豆则在客厅看《今日说法》,这是她近来很喜欢的电视节目。
豆妈和豆爸聊天说,豆豆这个孩子最大的特点就是特别淡定。你别想用对许多孩子都管用的“激将法”激励她。豆爸说,他和豆豆一点都不一样,从小就特别有上进心,争强好胜努力拼搏,现在头发都快拼没了。豆豆这儿吧,就看不出什么好胜心。淡定,有时候是好事,有时候好像也挺让人着急的。
我们学校是北京市属市管院校,北京生源占一半以上。老师们总体感觉是,和外地生源相比,北京孩子眼界广办事灵活,但同时又有些懒惰比较缺乏上进心。我们自己的孩子慢慢长大了,似乎具有类似的特质。这和衣食无忧的成长环境恐怕不无关系。我们学校外地学生多来自全国各地的农村,他们不论学习还是做事都更勤奋一些。我想其原动力还是想通过自身的努力,改变自己和家庭的命运。
从本质上讲,这两种情况其实是一致的——都是由外在环境来决定行为方式。
我想,更高一层的境界应该是被内在的兴趣和梦想驱动,去体验、认识和创造自己的人生。随着大家经济状况的不断好转,这一点会越来越重要。
今天看到一篇文章《孩子,走弯路是幸福的》,http://baby.nlp.cn/art/child/74231.html
《孩子,走弯路是幸福的》中有我特别感触的一个例子,与大家分享:
弯路也好,直路也好,自己走才最重要
我在加拿大McGill大学进修的时候,我的导师Friedmen邀请我参加他女儿的婚礼,我惊讶地发现他的女儿才19岁,大学还没毕业,而且她念的是印地语系,完全没有继承Friedmen的应用心理学衣钵。
后来在一次集体讨论过后,我问他:“为什么不指导女儿走一条更好的路?”Friedmen用蓝色的眼睛慈爱地看着我:“什么是更好的路?”我边想边说:“让她选择一个好的专业……”Friedmen打断我:“那什么是好的专业呢?”我说:“应用心理学啊、金融啊、国际关系啊……”Friedmen:“然后呢?”“然后她就可以进很好的机构成为专业人士,然后找一位很般配的郎君,过上幸福的生活。”
Friedmen笑了:“可是我现在就非常明确地知道,我女儿目前很幸福。”他说:“如果当时我粗暴地阻止她和Joe来往,而且逼迫她去学自己不喜欢的金融,对,她可能会顺从我,进很好的机构,找个比Joe有钱有地位的男人,但是,然后呢?然后她会在某个普通的夜晚醒来,觉得自己的人生完全没有意义。她做着自己不喜欢的工作,嫁给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人,也许,她会用一些心理暗示来帮自己渡过这个难关,但更大的可能性是,她最终不得不来找我,因为她得了抑郁症。”
“现在,她早婚,可能会经历为人妻为人母的种种艰辛,甚至耽误她的学业。她学了一个很偏的专业,可能会失业,或者被派往万里以外某个贫民窟做社会工作,缺吃少穿,还要担心感染疾病。这一切在我眼前清晰可辨,我当然会心痛,但是我知道,她不会抱怨,她会在每一点艰辛后面积极寻找幸福的踪迹,因此,她的人生是完整的。如果她感到这样的生活很幸福,那么这条路对她来说就是正确的。如果她觉得不幸福,她自然会走回来,我又何必多此一举?”
“让孩子直面自己选择的路,就算选错了、走错了,她也会收获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哪怕有一天把她放到森林里,她也有可能自己找对路出来。反之,一直给孩子安排阳光大道的家长,却斩断了孩子选择的能力和直面弯路的勇气。其实,弯路也好,直路也好,自己走才最重要。
本周值得记录的几件事:
1. 政治课上进行了情商测试,满分好像是170+,豆豆得了114分,处于中等水平。豆豆说这个政治课其实有点像心理课。和我们小时候相比,这政治课还真是有意思多了。
2. 12月24日要进行历史、生物和地理考试,这些内容豆豆回国前落下不少。回国后主要关注数学了,这一说考试,豆豆同学才意识到这几门课也有问题,貌似有些着急,但似乎还没有落实到行动上。
3. 不知道什么课上,豆豆们还观看了没手没脚的力克胡哲的演讲。我在加拿大的时候看过,豆豆也看过几眼。她回来说:“你上次看是不是看字幕才明白的?我听他讲英语就可以轻松明白,比你厉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