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和人生感悟
(2011-05-13 18:58:14)
标签:
教育 |
分类: 豆妈推荐 |
2011 5 13 晴
M.斯科特.派克的《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是我非常喜欢的书之一。它就放在床头柜上,我经常会拿起来翻看。昨天又一次被它深深地吸引,对其中的某些段落颇有共鸣,特别摘录在这里与大家分享。蓝色文字为摘录。
人生苦难重重。
这是个伟大的真理,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真理之一。它的伟大,在于我们一旦想通了它,就能实现人生的超越。只要我们知道人生是艰难的——只要我们真正理解并接受这一点,那么我们就再也不会对人生的苦难耿耿于怀了。
在另外一些书中,这个观点的表达方式是:只有接纳了痛苦,我们才可能真正战胜痛苦。
心理学家们的异曲同工?
人生是一连串的难题,面对它,你是哭哭啼啼,还是勇敢奋起?你是束手无策地哀叹,还是地想方设法解决问题,并慷慨地将方法传给后人呢?
读到这一段就想起网上屡见不鲜的对现行教育体制的谩骂,似乎已经成为一种时髦。其实骂人是最简单的事情,建设性建议才更可贵。更多的家长则喜欢哀叹“大环境就是这样啊,我们也只好这样……”。其实,每个家长都可以做不少事情,让孩子的教育小环境有所不同。而对孩子人格形成影响最大的正是他们可以切身感受的小环境。习惯性地将板子打向没有具体受体的大环境,总让我嗅到一丝推卸责任的味道。
人生是一个面对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能启发我们的智慧,激发我们的勇气。问题是我们成功与失败的分水岭。
如果从内心认可这个观点,面对麻烦就能保持平和心态,甚至对其充满感恩。当身心舒展了,就会发现具体的问题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可怕。做不到这一点,我们往往会自己吓唬自己。
解决人生问题的首要方案,乃是自律。
“我是个有价值的人”,有了这样宝贵的认知,便构成了健全心理的基本前提,也是自律的根基。它直接来源于父母的爱。“天生我材必有用”,这种自信须从幼年培养,不然成年后再做补救,往往事倍功半。孩子幼年期就享受到父母的爱,成年后即便遭遇天大的挫折,幼年培养的强大自信,也会使其鼓足勇气,勇敢地战胜困难,而不至自暴自弃。
爱你的孩子,爱你身边的人!
爱的运算与数学法则格格不入——减数愈大,余数愈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