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12 22 晴
今天看到金蛇涛咪的《小伙子,你很皮实噢》一文,说到涛涛晚上有些头疼,尽管他很羡慕生病的同学,尽管他也很想休息一天,但仍旧坚持完成作业坚持上学的事情。
下面是我的留言和涛妈的回复,两人看问题的角度完全不同,因为结论和做法也不同。我觉得挺有意思的。
我的评论:
我倒觉得病了就该休息。也不一定影响学习。因为自己在家学习的效率比较高,看书一两个小时,其他时间都休息也不会落下的。
豆豆在家休了10天,就最后几天每天学习一两个小时,这周重新上学,没发现什么问题,单元考之类成绩也不错。老师为了所有学生都学会,少不了多布置重复性的作业。在家学,这块时间就节约出来了。所以在家学习的孩子进度普遍高于在校学习的。
要是豆豆没病,有时觉得上学没意思,我也会提议让她歇一两天在家看看自己喜欢的书,舒缓一下学习节奏,我认为这是保护学习兴趣的一种方法。但她通常不同意,要是有点小病,似乎就心安理得了。其实心眼里还是想在家休息,没有合适的原因时又觉得道义上过不去,呵呵,这就是小孩的心理。
-
2010-12-22
10:59:50
- 还真巧,昨天晚上涛涛喝了许多的凉饮料,早晨吐了一地,我看了特别生气,一直强调他自律点,别喝凉的东西,他不听话,这次喝病了,我问他:你是在家休息,还是去上学,如果休息自己请假,如果上学你现在就出门,他哭着出门上学去了。这件事如果搁以前我会很不忍心的,可现在,我很坦然,男孩子不能太娇气了,摔摔打打地,更能有点承受力~ 。太注重保护就没了抵抗力~
我小时候就是这样的,如果有点不舒服就在家休息了,长大了一有点小事儿就旷一天课,上班了一有点小病就停一天工,我现在觉得自己很不坚强,我家涛爸则与我正相反,所以我很不愿意涛涛也养成这样的毛病,还是向他爸爸学习吧。顺便也尝尝随性带来的后果~
涛妈的回复让我深思,其实豆爸也表达过类似的观点。下面这些概念和问题在我脑海中不断盘旋:
娇气究竟指什么?坚强的本质特征又是什么?
如果一个人能做到坚持带病上学、上班,是否能够说明他是坚强的?或者,至少说明他是不娇气的?
如果一个人从小就养成生病就休息的习惯,将来他形成坚强人格的概率就会降低吗?
我们小时候生病在家休息时的感受如何?带病坚持上学时的感受又如何?
成年的我们承受力如何?造成我们的承受力或强或弱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如果成年的我们生病了,决定我们是否停工休假的主要因素是什么?(收入差异?工作责任感?工作忙碌程度?老板和同事对休假的看法?自幼养成的习惯?......)
带病上学、带病工作是个人选择还是值得全社会推广和学习的做法?
......
孩子生病,要不要坚持上学?这看似一个小问题,却隐含着我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也许我们不曾意识到,对这种日常小问题的选择,正是我们向下一代传递价值观的主渠道。所谓身教,指的就是这些小事了。
据说,人总会不由自主地关注支持自己观点的论据,而忽略反面的论据。我想我也不例外。我收藏了两篇相关博文(孩子生病要不要坚持上学 ,老师,放开我的孩子(1)),他们的观点正好和我的一致。如果您有令人信服的反面论据,请一定分享,每次观点大碰撞之后我都觉得收获颇丰,相信这次也不例外。
我想做一个调查,看看大家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为了将价值观的导向在这个问题中凸显出来,让我们假设孩子的病并不是很严重,休息还是上学完全可以由你和孩子来选择;再假设家里有人照看孩子或者孩子有能力照顾自己,没有客观上不能选择休息的大障碍。目前给出了四个选项,最后一个是看情况,如果您选这项,请在评论中谈谈您的具体想法(比如根据孩子的学习是否会受影响来定,如果学习能力强的可以休假,本来就跟不上还是坚持上学好;或者根据孩子的抵抗能力强弱来定,抵抗力强的就上学弱的就休息;或者根据时期是否特殊来定,平时就休息,考前关键期就上学;或者根据孩子意愿的强烈来定,如果他特别不想上学就休息,否则就上学;根据孩子年龄而定,年龄小的就休息,大的就上学......)。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