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分数不重要

(2010-04-19 07:52:14)
标签:

教育

分类: 豆妈视点

2010 4 19 阴雨

这两天在读周国平的《宝贝宝贝》,常常被他对孩子的深爱,对人生的深刻理解所打动。

周国平是研究哲学的,他写的东西通常会给人以灵魂上的启迪享受,但似乎谈不上什么具体的用处。不过,当读到他这篇《分数不重要》时,感觉则有不同,好像他每一句话都说在我的心坎上,也许是由于观点相同,在教育中所实行的方法也如出一辙。看到别人与自己有强烈共鸣,总是一件令人欣慰的事情。

近几年读了不少名人教育子女的故事,比如薛涌的《一岁就上常春藤》,池莉的《来吧孩子》,尹建莉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以及周国平的《宝贝宝贝》,这几位的孩子都是女孩,性格都比较内敛,他们的教育观点和实践也非常接近,比如给孩子无尽的爱,尊重孩子的人格,鼓励孩子独立思考,绝不要求孩子“听话”,孩子从小就置身于书海之中......再观察他们教育出来的孩子,也会发现孩子们的相似之处,比如都非常懂事、决不霸道,能体谅别人需要,而这几个孩子也都是独生子女。我想,这是因为她们从小获得尊重和爱,自然也学会了用爱和尊重的态度对待他人,她们从小得到关注和理解,所以不需要用负面的手段去获得他人的关注。虽然是名人之后,但孩子们无一例外地拥有平和谦逊低调的风格。所以,在爱和自由中长大的孩子不仅不会由于过于张扬的个性而不能融入社会,相反,他们往往会给社会增加和谐的音符。这些孩子的另一特点是,都极少追捧社会上的各种陪优班,然而素质和成绩却都十分优秀,显然,这得益于他们博览群书以及常被鼓励的批判性思维的发展。能孤独地坚持自己的观点而不因所谓的“现实”产生恐慌心理,则体现了这些家长深刻的理性和自信。

我就不多做评论了,我要说的话,都已经被周的这篇文章概括了。

 

分数不重要  (周国平)

 

啾啾上小学后,作为家长,我面临一个难题,就是在现行教育体制的框架内,如何尽量减少其弊端之害,保护她的健康生长。有的家长采取决绝的态度,把孩子留在家里,自己教孩子,我认为这种方式弊大于利,使孩子既失去了与同龄人交往的机会,又不能受系统的基础教育,而这两点对于孩子的心智生长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从未予以考虑。但是,我也不会像许多家长那样,让自己和孩子完全被这个体制牵着走。有限度地顺应这个应试教育的体制,同时在其中最大限度地坚持素质教育的方向,戴着镣铐争取把舞跳得最好,也许是无奈中的最佳选择。

面对应试教育有两种方略。一种是完全把赌注押在应试教育上,竭尽全力让孩子成为优胜者,如果赢了,不过是升学占了便宜而已,如果输了,就输得尽光。另一种是把重点放在素质教育上,适当兼顾应试,即使最后在升学上遭遇了一点挫折,素质上的收获却是无人能剥夺的,必将在孩子的一生中长久发生作用。

其实,根据我的体会,只要真正注重素质的培养,孩子有了好的智力素质,应试会是相当轻松的事。智力是一种综合素质,其效果也一定会体现在需要运用智力的一切事情上,包括功课和考试。所以,以素质的优秀为目标,把应试的成功当作副产品,是最合理的定位。啾啾做功课一直比较省力,考试成绩在班上也始终名类前茅,无疑是得益于综合素质。比如语文,她的成绩总是前一二名,这当然和她喜欢读书直接有关。

我坚持一个原则:不给啾啾报任何课外补习班、辅导班、特长班、提高班。现在她小学六年级了,六年里,她真的是一个这样的班也没有上过。这在她的班上是绝无仅有的,一个孩子在周末上好几个班是普遍现象。有一回,班上推荐若干同学上区里的奥数班,她被选上了,回家来征求我的意见。我举出她班上一个一直在上奥数的同学,问她,和这个同学比,两人谁的数学成绩好。她说是她,我说这不就行了,事情就这样决定了,而她也很高兴。她妈妈曾经表现出一点儿动摇,觉得人家都上,惟独我们不上,好像不放心,我一个责备的眼色,她就不再提了。

我之所以如此坚决,理由有三。其一,孩子的课余时间已经非常有限,决不能再给她增加负担,我要捍卫她的休息、玩耍和课外阅读的时间,这也就是捍卫她的健康、快乐和真正的优秀。其二,我看透了这类班,料定它们没有多大价值,即使在应试上也基本如此,在多数情况下,只是把课内的教学内容提前讲授,反而打乱了知识的内在秩序,不利于理解和吸收。其三,我甚至对这类班深恶痛疾,因为我清楚,它们是当今寄生在应试教育上的整个产业链的重要一环,对于加剧教育不公平和教育腐败起着恶劣的作用。当然,我说的是总体情况,不排除有例外,但是,多么幸运的例外也改变不了总体情况的可悲。

不让孩子上课外班,并不等于对孩子的学业放任不管。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家长还是应该给孩子以必要的辅导。至少孩子上小学时,多数家长是有这个能力的。

我是在她上三年级时才开始做一点辅导的。起因很偶然,三年级上学期,我们全家去外地,她缺了三周的课,正值期末考试前夕,我必须帮助她复习。我的辅导方法是这样的:先看一下她平时的测试卷子,找出她的薄弱环节;然后,列出她曾经做错的习题,再选择一些同类型的习题,让她做;最后,检查答案,仍然错的就是理解的问题了,便和她讨论,启发她想,务必真正弄懂。整个过程非常轻松,同学们在学校里是整天复习,而每天她也就复习两三个小时,但效果很好。回到北京,她胸有成竹地进考场,考了个全班第一。考完试的那几天,她心情好极了,对我说:“我就是觉得高兴,不知道是因为什么。”想了一想,说:“可能是因为考得不错吧。”老师布置的寒假作业是,把考试错了的地方复习一下。她说:“这样我就没有什么作业了。”

在这之后,她的学习成绩显著上升。接上去的一次考试,三年级下学期中考,又是全班第一。红去学校接她,班主任陈老师见了就夸,说:“你们是怎么教的,你们的孩子在全年级都出名了,她的卷子成了标准答案。”因为她成绩出色,陈老师特意奖给她一个可爱的绒毛玩具,一头狮子守着一个笔筒,她喜滋滋地捧回了家。

我以前从未想到要辅导她学习,觉得她不需要,现在我看到,方法得当的辅导会给孩子带来多么大的帮助和快乐。我读中学时酷爱数学,有一点儿理解力,现在在辅导孩子时用上了,我也挺高兴。一道她眼中的难题,我几句话就使她明白了,她佩服地叹道:“真厉害!”通过我的辅导,她的思路似乎打开了。我说:“辅导你复习的时候,我发现你概念很清楚,就知道你考试不会有问题。”她说:“我是很清楚,考卷发上去,我一目了然。”我从来不把考试看得太重要,但是,一个学生在考场上能有这样的感觉,是多么愉快啊。

一个学习成绩优秀的孩子,优秀的成绩给她带来了荣誉感、成就感和自信心,以及与之相伴随的喜悦,正因为如此,她也就容易太看重分数,一旦出现波动,她会有比成绩一般的孩子更强烈的受挫感。这是我要在啾啾身上防止的。何况我一直认为,分数真的不重要,至少比真才实学次要得多。事实上,课堂上的好学生日后碌碌无为,课堂上的平凡学生日后大有作为,这样的事例举不胜举。我要让啾啾保持清醒,始终记住主要的努力方向。所以,无论她得到了好分数还是她认为的差分数,我都会向她强调:分数不重要。

......

(只转载了部分,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在网上查该篇全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小逃学
后一篇:豆豆的作文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