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之旅3——感受弘立书院
标签:
教育 |
分类: 参观游览 |
2010 2 4 晴
豆豆学校曾经的校长现在是香港弘立书院小学部的校长,在她的热情邀请下,我们在香港的最后一天,非常幸运地来到这所香港著名的学校。
弘立书院坐落在数码港旁的山坳里,环境非常静谧,与港岛其他地方的喧闹形成鲜明对比。我们比预定时间早了20分钟,于是先在校外转转。第一感触就是,香港真是个寸土寸金的地方,这么著名的学校竟然没有我们司空见惯的400米或200米跑道操场,取而代之的是屋顶上或某处山坳里的几个篮球场,他们利用空间的能力也确实很强。
看看这个走廊上的小运动场。
入校后,我们的5个孩子分别到2年级和3年级和这里的小朋友一起上课,家长们被安排首先与图书馆主任进行交流。单校长说,在咨讯利用方面,内地学校和香港学校有较大的差距,所以这次交流也许会对大家有所启发。
图书馆的叶主任首先向我们介绍了弘立书院的大概情况。据说这是香港唯一一所以普通话和英语为授课语言的学校,教师来自世界各地,教师的授课语言必定是自己的母语,这就保证了学生学到的两种语言都非常地道。学校非常重视中国文化,他们的中心理念是八德(即忠、孝、仁、爱、礼、仪、和、平)加一智(即智慧),他们力图提供的教育不仅要影响心智,更要陶冶心灵。以中国文化为背景,他们的课程又是国际上承认的IB课程,并采用西方许多教育方式,鼓励思考,重视过程,这些理念和做法受到中外各种文化背景的家长的认可,虽然才建校7年,就获得很高的声誉。
理念好是一方面,在教育实践上做的到位才是关键。
首先猜猜看,小学一个班多少孩子?
15个!!!
我们常说的因材施教、关注每个孩子的特殊性、采取多样化的评价标准等等,都首先要建立在小班教学的基础上。豆豆班有30人已经令许多网友羡慕不已了,如果一个班动辄四五十甚至七八十人,老师能把人认清楚、能保证课堂的基本秩序已属不易,谈因材施教,呵呵,奢望啊!该校的师生比是1:6,每个孩子都可以得到关注,当然,学费自然也比一般学校高得多。
客观条件上的差距是存在的,观念上的差别更是显而易见。看看他们的课堂照片就会有所感悟。
教室里还有小动物!这在这边是被禁止的。
课题气氛轻松,发言踊跃。
“这里的外国孩子普通话说得都很好,中国孩子英语说的也很好。”
“电脑课是用英语上的,感觉听不大懂。”
“那个小女孩特别好,让我坐在她身边帮我操作电脑。
“中文探索课太简单了,就是列出商场里会动的、发光的、发声的和有磁性的东西。”
“他们都写繁体字,老师说我们可以写简体字。”
“他们太随便了,根本不听老师的!”
参观这所学校后感悟颇多,一时不知如何描述清楚。有一位家长将自己的三个孩子都送到这所学校读书,她的心得非常有代表性。我们在图书馆正好还碰到了她,就来分享一下她的感受吧。
她大儿子开始是在香港本地的一所学校读书,入学不到一年,他们就发现那所学校的功课压力大的可怕,教学方式和内容也有不合理的地方,这让他们深感不安。
“或许很多家长跟我一样,曾经挣扎是否该让孩子在本地学校接受比较严格的训练,让孩子比较有竞争力。事实上,在不同教育理念下成长的孩子确实会有不同的结果,而所谓竞争力指的究竟是什么?这是值得我们家长思考的。如果竞争力是指能在本地学校制度下考取高分,那么弘立确实比不上本地学校。本地学校非常注重考试,教学方向完全以能否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为目标,小孩子不断重复练习各种习题,熟悉如何应付巧诈的考题、如何拼对每一个英文生字、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对最多的计算题。但当小孩将所有的时间精力都花在重复练习考题之上时,学习兴趣很自然就会被消磨掉了。除了学会以最快速度在每个考题空格填上正确答案、努力在每科考试中取得高分之外,学习就再也没有其他目的了。如果在准备考试之外,小孩还有剩余的时间做其他事情,那也罢了。问题是在考试挂帅的制度下,考题难度越来越高,除非你家小孩是天才,不用读书就能考的很好,不然一般中等资质的小孩不得不花去所有的课余时间准备考试,才可能应付得来,考取还可以的分数。就算小孩想读点课外书,学点别的才艺,就算我做母亲的想给孩子多讲点故事,都没有时间。时间完全被准备考试四个字占满了。一般小孩若不花极多时间准备考试,多半就考不好,考不好就会被老师罚、被同学笑、被父母骂,失去自信,所以大家赶鸭子似的,极不情愿的,还是得逼着小孩准备考试、准备考试、准备考试。小孩压力大、家长压力大、学校压力也大,这究竟是所为何来?”
读到这里,我感到这位家长描述的“本地学校”简直就是内地学校啊!也就是说香港大多数学校的状态和我们这边差不多。
“弘立的教学理念非常注重阅读,提供学生大量的中英文阅读材料,并让学生每日轮流用中英文写日记,写错字拼错字都不要紧,目的是训练学生习惯并勇于用中英文表达。学生的读写能力很快就培养起来了,在语言的运用上更为灵活,而不只限于知道如何应付考试。我认为学语言就应该如此活学活用,才能让孩子真正得益。更重要的是培养阅读的兴趣:阅读是一种习惯,是每个人都养成的习惯。小朋友有了阅读的习惯,才能籍由读课外书得到学校以外的知识,在离开学校之后仍然继续学习,追求兴趣,开拓视野,丰富人生。”
我们看到的图书馆里,根据内容混杂摆放着中文繁体、中文简体以及英文三种文字的书籍,小学图书馆以中文书为主(70%),中学则以英文为主。家长中有很多义工在图书馆帮忙,主要任务是为低年级的小朋友读书。这义工也不是随便当的,读中文书的母语必须是中文,读英文书的母语则须为英文。香港多元化的文化也为这种要求提供了实现的可能。
另外这位家长还特别比较了弘立书院和国际学校。
“我的孩子在弘立是快乐的,但这并不表示弘立不重视学识的学习程度。弘立的课业并不轻松,对学生的评估也十分严谨。与一般国际学校有别,弘立的功课挺多,一年级的功课就已经不少,每天都有阅读、日记、数学、抄写中文生字合默写等作业,每周还有英文生字、英文简报、中文阅读报告等等,我每晚仍得花许多时间陪小孩完成功课。但是其中最大的不同就是这些功课的内容比较活泼有趣,至少对我来说是有意义的,是合理的,因此愿意督促小孩去做,小孩也更有意愿去完成功课。弘立的课业压力比本地学校轻,而又比国际学校重,我感觉在这方面,弘立取得了不错的平衡。”
其实在教育孩子时很多时候考验的是度的把握,要做到这种平衡确实是非常困难的。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