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孩子们从值周生制度中学到什么?

(2009-05-10 11:49:33)
标签:

值周生

班干部

教育

分类: 豆妈视点

2009 5 10 晴

 

周五放学路上,豆豆兴奋地跟妈妈说起中午她和小朋友一起玩顶蘑菇“狂欢”的事情。

豆妈很不解地说:“你们中午不是睡午觉吗?”

豆豆嘿嘿笑着说:“这一两个星期我都没怎么睡午觉了。”

啊?!豆妈才明白为什么最近豆豆经常九点刚过就随便爬在床上或沙发上睡着了。

再仔细一问,原来这和值周生有关系。

五一前的一周,豆豆戴上了“值周生”的红袖章,很自豪很高兴的样子,好像说一个班只有一个,这次轮到她了。豆妈问她高兴的原因,豆说:“能给别人扣分呗!”

比如,课间在走廊打打闹闹要扣分,做广播体操不用力要扣分,不好好做眼保健操要扣分,睡午觉说话要扣分......当然也有加分的时候,豆豆说她看某班做操好就给加过分。不过,总的来说,扣分的时候远比加分的时候多。

给人家午睡扣分,怎么自己倒有了不午睡的特权呢?豆豆说,由于小朋友们躺下后,她们是要巡查的。“我们小孩都不爱睡午觉”,其他孩子睡了,老师也忙别的去了,他们这些值周生就约到某个教室“狂欢”去了。据说她们还有暗号,谁要是发现有“敌情”,就马上坐下做乖巧状。据豆豆说,除此之外的另一特权是,由于要检查别人做操的情况,所以自己可以不做操。

由于五一前那周只上了四天学,所以老师让她们五一后这周继续当值周生,当时豆豆高兴得直跳。豆妈现在理解她为什么那么高兴了——这“活”不但有表面上的荣耀,还有实际上的实惠啊!

 

正巧周末看到淘猫妈两年前写的一篇博文《值周生背后的虚假命题》,感觉挖掘出一些我们很少仔细思考的问题。转载在这里与大家分享。

 

小崽子又要当值周生了,这事一直让我也不爽。我对值周生及其在教育中所起的作用一直强烈怀疑着。为什么要让孩子从小就有这样一种学生参评活动呢?从表面上看,它有以下几个目的:一、培养孩子们的集体主义意识;让他们知道自己的行为会影响到集体的荣誉,从而使之建立集体主义荣誉感。二、培养孩子们的责任感;让孩子们能有一个帮助老师、帮助同学服务社会的机会。三、提高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自己要想管别人就得先管理好自己。

我可认为现在的学校值周生制度并不能达到以上三点,同时还教给孩子们一些不分健康的行为与思维方式。

首先为了培养孩子们的集体主义意识,学校要求值周生检查其他学生,看看其他学生在上学来时,是否按规定着装,否则扣这个孩子所在的班集分数;其次是看哪些同学在楼道里乱跑乱叫,扣分;哪些同学对老师没有礼貌该行礼时没行礼,扣分;扣分;扣分……  总而言之,发现问题就扣分。

从被管理的学生角度讲,这样被管的结果变成了,所有的学生都习惯于生活在别人的眼睛底下,不是老师的,就是值周生的,这哪里是增强自我管理能力,而是增强被管理的奴性!再有,有一引起调皮些的学生,就开始跟值周生玩起“酷”来,我斗不过老师,我还斗不过值周生吗!在值周生在场的某些场合下,当众趁人不备发出一阵怪声,来个猫逗狗的游戏玩个鼠戏猫。在同学中扬名立腕!而有的同学因为认识那位值周生,所以当自己发出了不应该发出的声响时,向自己所认识的特权朋友——值周生,扮个怪脸,也就过关而去了。都是中学生了,学生中最看不起的就是叛徒,最要紧的就是铁哥们儿,这个面值周生还真不会不给……

我们再从值周生的角度来谈谈。首先,见铁哥们儿出问题,管还是不管,不管就是放水,学会的是不负责任。管就是出卖朋友,在学生中人缘就没了。(我家小崽子,原来是不放水的,结果差点被那些不遵守校规的同学打,后来是那个学生还在别的方面出问题,被劝退了,这打才没挨上;后来小家伙就学会放水了。我所知道的许多学生都有这个过程。)其次就是当值周生的学生,学会的不是发现别人的优点,而是紧盯着别人的问题。并因此而使用权力——扣分。还有就是报复,一些孩子认为前一次自己被批评扣分不公平,结果当自己当值周生时,就开始专门盯着那个“死对头”:你让我过不好,我也不让你好过!

请问这到底在让孩子体会什么?除了奴性就是权力,其它所想要达到的目的,全都没有达到。所以我想说,好的教育不是想当然的教育,不能简单到一加一等于二的地步,教育是艺术,是智慧。我想问如果把值周生的工作从扣分,变为加分,让学生们不再因为自己的错误使班级失分而感到羞惭,而是因为自己为班级增光而感到荣耀。让值周的学生发现的不再是别人的问题,而是同学闪光的一面情况又会如何呢?

我不是说我所说的就可以避免前面所提到过的所有问题,而是在说,几十年来的值周生制度我们不是应该换一换,或是试着换一换。看看换一换后又会出现什么样的效果,比原来好也不一定呢!教育不是程式化的,而是创新、创意变化的!

 

记得以前看过一个调查,看什么在学生心目中最重要。结果,同学关系首当其冲,而学习成绩排在第四位。经常打小报告的同学肯定不会受别人欢迎,所以,当孩子们在履行这样的职责时,尤其是碰到“犯事”的是自己的朋友时,不可避免的要经受心灵的拷问。

豆妈问豆豆,如果是自己班的同学犯错误,会不会给自己班扣分,豆豆说会先提醒,实在不听就扣分;又问如果是外班的某个朋友犯错误会怎样,尤其是这个小朋友前两天才送给她一个小礼物,豆说这个同学是很乖的那种,不会犯那些错误的;豆妈只好强调这是假设的情况,豆豆想想说,那也还是要扣分的。豆豆是第一次当值周生,现在看来还是比较秉公执法的。但不知道随着年龄的增长,是否会经历淘猫妈所说的学会放水的过程。

在《人生的橡皮》一文中提到班长的英文说法是monitor,和监视器、监听器、监控器是同一个词,金山词霸上这样解释A pupil who assists a teacher in routine duties,班长:帮助老师处理日常事务的学生。这个日常事务主要指什么?大约也就是monitor的作用吧。曾经看过一些文章,描写的就是这类小班干部在老师、同学、原则几方面的徘徊和挣扎,通常最后的选择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生存。

豆豆班里的干部都是轮流当的,倒不容易出现跋扈的或者被人孤立的特权层以及被歧视层。但我知道,在不少学校中,这种情况并不陌生。从小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官本位”思想自然是深入人心的,“做最好的自己”怎么会有“升官发财”更有诱惑力?

有点“教育祥林嫂”的意思,好,就此打住,关键是要建设性意见。

给某些孩子特权的,强调人管人的职务能不能不设?

如果非设不可的话,能不能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当?

值周生的制度可以继续,但能不能削减一下他们的权利? 比如,他们打的分数不能立即生效,一周中每个班可以审核值周生给自己班的评分状况,被扣分和加分的孩子都有申辩的机会,其原则是校规校纪,同时,大家也要对值周生的公正度给予评分。我想,这种双向的监督应该能较好地避免特权思想和奴性问题。这种办法执行起来可能会比较麻烦、费时间,然而,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将学会民主、公正的内涵,他们将体会到法规的严肃性以及必要时的可变动性......我以为这才是孩子们迫切需要的一种教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