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说双语养育的事
(2009-04-02 11:28:57)
标签:
教育 |
分类: 双语养育 |
2009 4 2 晴
我博客的读者一般比较固定,基本都是和豆豆大小差不多的孩子的家长。可最近不知何故,我的博好像来了一批新网友,这些网友的孩子的年龄相对较小,所以他们往往会翻看我早日的博文。
2007年8月刚在新浪开博的时候,就有不少网友对豆豆的双语养育经历感兴趣,问了不少问题。所以我干脆将曾经写在摇篮网博客上的相关文章都搬了过来,并写了个《双语养育序》,这样有兴趣的人可以自己阅读相关文章,不需要我逐个答复就可以获得问题的答案。目前《双语养育》栏目中有115篇文章,是几个栏目中最多的一个。但这个栏目不会有新文章,原因是自豆豆上学之后,英语学习就进入有意识的学习阶段,和双语养育的概念有了很大不同。所以,即便写了有关英语学习的文章,也不再收入这个栏目了。
最近有网友要求我再总结一下豆豆的英语学习状况,我就再试着说说看。
网友之所以让我做总结,我想他们在很大程度上是想知道,所谓的双语养育究竟是否有效果,毕竟豆豆现在已经快8岁了,也该看出点眉目了。
豆豆两岁多时,豆妈邂逅一本好书《宝贝比我强》,这本书对豆妈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请看当时豆妈的一段读后感。
“作者是一对夫妇,从孩子出生就对孩子实施双语养育(bilingual parenting),孩子3岁就可以听懂1600个单词,并可以与母语者进行交流。这孩子并没有出国过,父母的英文也不是特别好,但孩子的父亲却坚持不懈地用英文和孩子交流,几年的实践证明,父母的外语可以成为孩子的母语。书中有许多新观点,让人觉得耳目一新。比如说父母英语不太好一样可以跟孩子用英语交流,想想看,谁会因为自己的汉语不标准就不跟孩子说话呢?又如在孩子幼年接触多种方言或语言对孩子的语言发展是十分有益的,以前许多人因为爷爷奶奶或着保姆的普通话不标准而产生的各种忧虑其实是完全不必要的;还有,孩子同时接触多种语言并不会使孩子学话推迟,也不会产生什么混淆等等。书中通过大量的双语家庭的实例和理论研究深入浅出的论述自己的论点,让人不得不信服。豆豆妈妈一直在尝试让豆豆从小接触一点英文,但主要是让她看VCD,有时也给她说说英文儿歌或简单的句子。自从豆豆从奶奶家回到北京后,就不愿意看原来极为着迷的GOGO学英语了,妈妈也不好勉强,因为怕她因此对学习外语产生反感。但本书中提出的双语养育的观点是,家庭中的某个人要直接用某种外语与孩子交流,让孩子在完全没有知觉的情况下轻松掌握两种甚至多种语言。语言学家的研究表明,孩子的语言并非一成不变,所以根本不必担心他们学去了父母的错误,只要父母可以使用某种语言与其母语者进行基本的交流,就有资格教自己的孩子外语。当然,父母并不应该是孩子外语的唯一来源,通过音像制品以及读书等方式,孩子就会自己归纳整理,使自己的外语最终标准化。所以,尽管父母的外语不怎么样,也一样可以带出讲更地道外语的孩子。最关键的事,父母必须持之以恒,并尽量跑在孩子前面。这样看来,豆豆妈妈是完全有资格跟豆豆讲英文的。”
后来,豆妈就开始实施这个计划了,《双语养育》栏目记录的就是尝试过程中的点点滴滴,内容大约从豆豆2岁半一直到6岁,有意尝试这种方式的家长可以做对比参考。
几年下来,豆豆在英语方面究竟有什么优势呢?人家后来跟着老师学的孩子不也一样可以学的很好吗?的确,我父母就不懂英语,我跟着老师学现在一样可以达到英语交流基本无障碍的程度。双语养育的优势仅仅在于,我们可以帮助孩子在没有意识和毫无压力的状况下习得一门外语(仅指听说)。
目前,豆豆在英语考试中的表现完全看不出什么优势,大家都是99、100分的,她说自己也就是个中等水平;老师推荐学生参加什么竞赛的时候通常也没她什么事。这个我一点不奇怪,因为豆豆不是那种有语言天赋的孩子。常看我博客的网友可能觉得豆豆时常会有惊人之语,其实从内容上讲她确实有这个特点,但从口齿的伶俐程度上来讲,豆豆应该不会高于平均线。比如学个绕口令什么的,她一般都比别人慢,说得还不怎么清晰流利。
那她的优势究竟体现在哪里?我想,应该是体现在所有和考核比赛无关的场合。
比如,在英语课尤其是外教课上,当有大家都听不明白的东西出现时,豆豆显身手的机会就来了。她说好几次外教都说:“Oh,my God! Only Nana!”这时候只要有别人举手老师就不会叫豆豆——“老师想多给其他小朋友一些机会”,豆豆这样解释老师的做法。
另外一个优势表现在听英语的轻松度上。在我家,听英语故事/看英语电视从来就不是学习内容,而是娱乐的一部分。豆豆在家玩耍休闲的时候,英语故事就像背景音乐一样在家里飘荡着。你看着豆豆在干别的,但她会突然摘出一个词来问妈妈是什么意思。这时,通常我的思绪往往在自己手头的事情上,根本就没听,只能要求豆豆复述一遍使用这个词的那个句子,她通常都能很轻松的复述出来。当播放新故事的时候,我就会比较用心去听,有时豆豆中间要跟我说句话,我就示意她安静。豆豆特别不理解我的状态:“你听就可以了,怎么嘴都不能说话了?”很明显,她是可以边听边说话的,这种状态类似于我们听母语。
下面再说说读的能力。我一直对学前识字之类的项目不大感兴趣,所以豆豆上学前,别说英文,汉字认识的都不多,但是我给她读的中英文书籍还是不少的。上学后,在中英文识读方面豆豆在班里顶多也就是中等水平,尤其是英语单词的认读,还有一定的困难,我在《似乎有点英语阅读障碍》一文中专门说过这个问题。豆豆也很想改变这种状况,和豆豆商量之后,决定通过阅读课外英语书籍来提高阅读能力——勤能补拙。
我们的做法是每周一本书,每天读两遍。书都很简单,读一遍3到5分钟,所以每天用在这件事上的时间不过10分钟。由于这件事是和豆豆商量决定的,她比较自觉;另外由于时间很短(读熟之后往往两遍只要6分钟),见缝插针就读了,一点不耽误她玩耍,所以不知不觉已经坚持了4,5个月了。最近豆豆常带小朋友到家里玩,她们有时也会试着读豆豆的这些书,但显然还是比较困难的。于是豆豆对自己的英语认读能力逐渐有了信心。
一般豆豆读个10次8次的时候就自然可以背诵了。想想看,坚持一年就意味着可以讲50个3分钟长的故事啊!我对孩子的这种记忆能力确实十分佩服。比如昨天晚上,豆豆说不想读想背,我说随便。接着豆豆就很流利地背完了《The little match girl》,我故作夸张的说:“Oh, I admire you so much!(我太崇拜你了)”。豆豆得意坏了,开始要求我背。我哪里背的出来啊?好在知道故事情节又听豆豆读过很多遍,就按自己的想法往下说,结果豆豆不断纠正妈妈和书上不一致的地方。有一次,我一不小心把“The little match girl lights another match.”说成了“The little match girl lights another girl.”这下可把豆豆给笑翻了,口口声声说我要点着另一个女孩;还有一次,她说我模仿奶奶说话的声音不像,没有那种颤巍巍的感觉,她就让我先学羊叫找感觉……俩人又是叫又是笑,开心得不得了,模糊了学习和玩的界限。
关于写,到目前为止我们在家里还没有接触过。不过,学校老师一直在训练他们,比如本周三孩子们还进行了百词测验,豆豆说她肯定得不了100分。我说那没有关系,我们去学校不是为了考试,只要整体水平在提高,一直在向前走就很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