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教育 |
分类: 豆妈推荐 |
2008 3 15 晴
How 怎样朗读效果最好?
在《阅读手册》中提到三种朗读模式,大家看一下,你觉得哪种效果最好。
1.
2.
3.
事实上这是一项对25个幼儿园进行的阅读调查。一年后对学生所作的测试结果显示,第三种模式对学生的词汇发展是最有效的,而第二种模式则是最差的。研究人员发现,因为师生之间的对话的多寡和学习成效并不直接相关,所以老师不必强迫自己在读故事的过程中不时停下来与学生讨论。实际上最关键的是在故事之后的讨论。
我自己的经验是,孩子其实也很反感故事在中间被打断。记得一次我给豆豆读英文故事《小美人鱼》,其中有些词比较生僻,于是就停下来用汉语解释。不料她十分不耐烦地说:“你怎么那么多废话啊?!快往下讲吧!”有时他们虽然不大理解某些词的含义,但只要这些词不影响对情节的理解,他们就不想被打断。如果家长老师就像监工一样不断问问题,他们对故事的兴趣就会大大折扣了。
把故事的内容和自己的经历联系起来确实能让孩子受益不少。豆豆的动作协调性不是太好,别的孩子都可以连续跳绳几十次的时候,她却只能颠一下跳一下,所以速度比别人慢很多。后来经过练习,也能连续跳十几个了。但她还是挺郁闷的,问我为什么她的朋友一学就可以跳得很快,而她就非得颠一下才行。我解释说人各有所长,她听了没说什么,我感觉思想工作并没有做通。后来在《写给孩子的哲学启蒙书》中我们读到关于失败和成功的概念。书中举例子说,当环法自行车大赛的最后一名筋疲力尽地穿过终点线时,很多人都很同情这个运动员,心想他今天回去一定会大哭一场。而事实上,那天晚上这个运动员家里却大开Party庆祝他的梦想成真——他从小就希望有一天能亲自参加这个比赛,不在任何崎岖的道路前放弃从而最后坚持到终点。而这一天他终于做到了这一点,他和他的亲人都认为他成功了!他们并不在意他和第一名之间究竟有多大差距。读完这段之后,我有跟豆豆谈起她跳绳的事情。我说现在她已经能连续跳十几个,虽然别的同学跳得更多,但我依旧认为她进步了,这也是一种成功。这时豆豆显然接受了这种说法,心态平和了许多。
给学校的建议
既然为孩子朗读的好处这么多,我们老师和家长就应该联合起来,多一些实际行动。首先,我建议所有的家长每天为孩子朗读十分钟。其次,我建议老师每天也最好为孩子朗读10分钟,有无数的实践证明,这对增进孩子对书的热爱、对提升孩子的阅读能力都有着不可低估的价值。
老师孩子在学校的时间非常紧张,如何能挤出这段时间呢?我有两个想法。第一,老师可以事先录好一些内容,在孩子们中午上床后播放给他们听。事实上,孩子上床后不可能马上入睡,有引人入胜的故事在耳边环绕,可能还会起到平息情绪,尽早入睡的作用。第二,家长可以组织一个朗读队伍,在孩子吃晚饭时轮流为孩子阅读。虽然家长们都很忙,但如果只要求在一个月中抽出一天,下午早半小时到校为孩子朗读,我想绝大多数人都是可以做到的。
假如这些建议都能加以长期实施,我敢说,等我们的孩子小学毕业时,必定给老师和家长一个极大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