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nengdouma
nengdouma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0,093
  • 关注人气:14,37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假期重于学期

(2008-01-14 13:29:39)
标签:

教育

分类: 豆妈推荐

2008 1 14 阴

假期重于学期

寒假快到了,大人孩子们纷纷做起假期计划。我随手翻出两年前买的一本书——冯德全的《假期重于学期》。虽然我对冯老的零岁方案不完全赞同,可在这本书中,还是发现一些闪光的东西。

首先,有一组数据,我觉得家长们都有必要知道一下。

“从孩子生活的时间来看,或许家长也没有想到,表面上孩子进了学校由老师教育,其实孩子的极大部分时间却生活在家里。这里我算一笔细帐,您仔细一想可能会大吃一惊的。

每学年小学生有两个月的暑假生活,记60天,有近一个月的寒假生活,计20多天;每个星期有两个休息日,一学年就有80天;此外,一年中还有三八节(女教师放假半天,小学生一般也放假)、五一节、六一节、国庆节、元旦等节日,孩子自然也放假,这样,小学生一年中节假日总计180天以上,已占孩子一年中全部生活日的一半。另外,孩子的课后生活和晚上活动也都在家中。所以仅从时间计算来看,已足见家庭教育的重要。确实,家庭要承担小学生教育的另一半”。

我们经常提及学校教育的一些弊端,讨论如何在家庭教育中抵消那些消极影响,有的家长的态度以无奈和适应为主,看了这组数据,我不得不感慨,家长的用武之地还是相当大的。放假了,学校一般只会留不多的假期作用,其它就都是家长和孩子的广阔空间了。我们谴责学校最多的,就是其整齐划一的应试制最容易扼杀孩子的创造性,看看冯老的下面一段文字,或许会在下一次抱怨的时候,想想家长是否也有一定的责任。

“小学生的假期生活有如下特点,这也正是培养创造性人才幼苗不可缺少的条件:

1.  假期生活极富自由性,不受课堂形式和集体纪律的束缚。这正好可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主动性、自制力和进取精神;也可以让他玩自己爱玩的有趣有益的内容,这样他就能在极其快乐的精神状态下,充分发挥出自己的创造性来;假日也非常有利于孩子自然而然地成长,显现潜在的素质,形成一个人的个性特色和个性特长。全国小学生数以亿计,各有各的遗传素质、成长环境和教育优势,也各有各的学习基础、兴趣、爱好和性格特点,假期正好因势利导,养育出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各式各样的创造型人才幼苗来。

2.   假期生活极富广阔性,不受教材和系统教学的限制,又能把课本内外的知识结合起来,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这样就既能巩固校内所学,又丰富知识,扩大视野,培养技能,增长能力,缓解孩子平日的紧张情绪,准备好下一个学期的学校生活。

3.  节假期还具有交际性,是与同学、亲戚、朋友、邻居、伙伴自由来往的好机会。其间既能协作活动,一起学习,集体游戏,发展交往能力;又能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评价人和事,培养道德情感,提高道德意识。”

在这本书中,冯老建议假期生活可以考虑下面几个方面:

1.  引导孩子去读大自然这本“巨著”;

2.  引导孩子进入社会这所大学;

3.  培养孩子动手创造的能力;

4.  培养孩子阅读兴趣和自学能力;

5.  培养孩子的独立精神;

6.  培养孩子积极乐观的性格;

7.  确保孩子身心健康地发展。

 

假期旅行,这是目前许多家庭正在热情实施的行为;胡萍写过一篇文章,说她给儿子布置的假期作业就是做完一本书上的实验,孩子也是乐此不疲;高燕定在《人生设计在童年》中提到,她让女儿利用假期自学两门外语的故事……

孩子的假期怎么安排,还真是需要好好考虑一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