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教育 |
分类: 参观游览 |
2008 1 1 晴
去地质博物馆看宝石
博物馆年票买到了,我们真是一天也不浪费,2008年的第一天就来到了位于北京西四的地质博物馆。自从听说这里有宝石,豆豆就对这里满怀向往。她甚至还问妈妈,是否有可能偷一个小的回来。妈妈笑着说:“You may have a try!(你可以试试看。)”
一进博物馆,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个硕大的地球仪——这就是地球厅的入口。这里介绍了地球在太阳系的位置,地球的形成,地球的构造以及各种地质现象的形成。对于这些小丫头而言,很多东西是难以理解的,但孩子总能找到自己的乐趣。
在介绍地震的区域,有一个积木台,孩子们可以搭建自己的房子。一按按钮,就开始地震,在一次次冲击中,看谁的房子最坚固。孩子们乐此不疲,搭了一遍又一遍。
这个展厅里还有一个火山爆发的模型,按动按钮,就能看到橘红色的岩浆从地壳通过火山嘴向外喷发。火山模型旁边摆放着各种火山岩和火山弹,大人孩子们都第一次认识到从火山喷发出来的并不都是液态的岩浆。
进入二楼的宝石厅后,大人孩子惊叹的叫声似乎就没有停止过。大家第一次知道什么叫做猫眼效应、星光效应和变色效应。印象最深的算是猫眼了,当它在你眼前旋转时,忽而看到一条亮线,忽而亮线的范围又逐渐扩大为一条亮带,宛如一只猫眼不断地开合,真是神奇极了!
宝石厅的门口有一张巨大的世界地图,点按按钮就可以看到各种宝石在世界各地的分布情况。妈妈叫豆豆来看,豆豆兴奋地朝朋友们喊:“快来看宝石分布图,改天咱们挖去!”妈妈禁不住大笑——看到保安不停地巡视,豆豆一定觉得偷一颗回去是不大可能的了,于是又要去挖宝石了!
在矿石厅里,我们看到了各种原生态的矿石。天然铜有四五种样式,有的像雕塑,有的薄薄一层犹如浮雕,让人十分惊叹;巨大的天然水晶鲜活地展现着极其规则的晶格结构,原本认为只有人类才可雕琢的规则却是浑然天成。孩子们在真假水晶球前驻足良久,她们要辨别出究竟哪一颗是真的。大人们读了说明文字才知道,水晶具有独特的双折射现象,所以水晶看到其后的文字看起来是与玻璃球后的完全不同的。孩子们唧唧喳喳地讨论着,观察着,心中感受着大自然的神奇。
国土资源厅的地板上,用玻璃蜿蜒出两条母亲河——黄河、长江,从其源头一直到入海口,正好贯穿整个大厅。孩子们兴奋地沿着两条大河爬来爬去,阿诺的妈妈还引导他们看江河穿过了哪些城市……
下午三点半,一行人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地质博物馆。也许孩子们会忘掉今天学到的一些知识,但那种对大自然的惊叹和崇敬一定会深深地埋进幼小的心灵。
遗憾的是,博物馆里不允许拍照。在西单换车时,豆豆兴奋地指着一个雕塑大叫:“快看!大提琴!”在王蒙的提议下,几个小姑娘终于留下两张可爱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