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成长琐记 |
2007 12 30
豆豆的保证书
昨天联欢会结束后,5个小女孩一商量,决定到我们家玩一下午。因为早上急着去参加联欢会,没有让豆豆洗碗,说好中午回来洗。豆豆和小朋友一商量,决定由她和王蒙去洗碗,其他三个帮她收拾房间,否则那里乱得也是没法玩。
孩子们收拾好后,一个个换上漂亮的裙子上楼玩去了。
几位妈妈则一边聊天一边准备包饺子,大小两队人马可谓各得其乐。一个多小时后,香喷喷的饺子出锅了,小的们要求自己在楼上开一桌,大人们在楼下吃得也颇为安生。饭后,妈妈让豆豆洗碗,豆豆推三阻四不愿意,不过在家从来没洗过碗的两个小朋友倒显得颇为积极,大家最后决定,让洗碗老手阿诺带着马魏思哲和魏佳睿洗碗,豆豆和王蒙收拾房间。
孩子们玩得非常尽兴,直到4点才分手。妈妈想让豆豆休息一会,就和她一起坐在床上讲故事,听音乐和聊天,感觉非常温馨愉快。突然,豆豆让妈妈打她的屁股,妈妈随便拍了一下。豆豆说得使劲打,妈妈说不玩这个游戏,容易把她搞哭的,但豆豆坚持让妈妈打,妈妈就狠狠打了一下。豆豆果然哭了,边哭边说:“妈妈打屁股了,豆豆犯错误了,豆豆犯错误了!”妈妈问犯什么错误了,答曰“豆豆今天不洗碗!”妈妈安慰她说,其实她能这样说妈妈挺高兴的,这说明她认为洗碗是自己的责任,不洗是不对的。豆豆很快破涕为笑。妈妈心想,以后她洗碗肯定会很积极主动的。
今天早上吃过早饭,又到了豆豆洗碗的时候。可豆豆坐在那里,动动这个碰碰那个,就是不去厨房。妈妈压着脾气说:“豆豆,我不想发脾气。可是该你干的事你不干怎么办?”豆豆很轻松地说:“那你就给我写个纸条吧。”前几天妈妈刚买了一些即时贴,告诉豆豆以后会经常给她写纸条,避免发脾气。妈妈想了一下就写了一张“快去洗碗!”还注上了拼音。豆豆看了一眼,马上给妈妈回复了一句:“我不干!”其中“我”字还是用汉语拼音写的。
妈妈一看就有点来气,站在那里瞪着豆豆,可豆豆似乎一点也不在乎,摇头晃脑,嬉皮笑脸。
妈妈大叫:“好吧,以后你们的事情我也不管了,今天我也不去奶奶家了,你们自己去吧。”说着就到楼上上网去了。
不一会,爸爸上楼来了:“别生气了,大过年的!我看豆豆就不错了,刚才我要帮人家洗碗人家都不让,已经洗去了,那煮玉米粥的锅多难洗啊….”妈妈没好气地说:“挂衣服拖地去!”爸爸叹口气说:“我看现在只能是多干点活了。”
过了十分钟左右,豆豆上来了,一边对妈妈做鬼脸,一边左拉拉右拽拽。
豆豆说:“妈妈,我已经把碗洗完了。求求你和我们一起去吧。”
妈妈气哼哼地说:“哼,那又怎么样?明天还不是得让我发脾气?”
豆豆说:“不会的!”
妈妈说:“除非你写个保证书。”
豆豆问了问怎么写,就去写了。可是,不会写的字比较多,写了两个半截文章后决定放弃。她问妈妈是否可以画一个保证书,妈妈同意了。不一会,作品完成了,就是下面这张(可点击放大):
妈妈一看,忍不住笑出了声。她故意把洗碗台画那么高,把小女孩画得很小,不知是否想表明洗碗的任务对她十分困难。妈妈让她解释一下那副画,她说那个笑眯眯的小女孩就表示她以后会高高兴兴地去洗碗。爸爸一看这张保证书就哈哈大笑,然后提醒说没有签名。于是豆豆写上了“小雨点”三个字(豆豆的很多朋友都叫她小雨点)。妈妈没想到她会写这个名字,一下子就想起赵丽蓉的那个小品,嘟囔了一句:“她怎么给我签了个‘麻辣鸡丝’啊?!”爸爸笑着说:“我也捉摸这事情呢!”不过,豆豆是不认识赵丽蓉的,想她也鬼不到那个地步,暂时就这样吧。妈妈把保证书贴在了墙上。然后,一家三口按原计划赶往奶奶家过年。
有了这两次反复,我也不敢完全相信保证书的作用,需要未雨绸缪,考虑下次对付她的办法了。另外,我也不理解为什么昨天晚上刚反省了自己,第二天早上就又不肯干了。晚上又翻了翻《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其中的一段话让我了解了豆豆的部分心理。
“打屁股也能让孩子学到一些东西,但这些东西恰恰不是父母想要孩子学的。孩子可能从中学到了如何摆脱内疚感,也许就此学会了如何干了坏事又不感到内疚。惩罚把‘罪行’抵消了。孩子会觉得既然他已经为他的行为付出了代价,那么他又可以随心所欲地干坏事了。如果一个孩子坏事做绝来激打人打他一顿屁股,那么在这个孩子内心的天平上,一定是暗藏着一种负罪感,孩子让父母打一顿屁股正是为了解脱这种负罪感。所以,打一顿屁股恰恰是孩子所不需要的。”
说得多精辟,我当时怎么就没想到呢?豆豆昨晚让妈妈打她屁股,不就是为了今天心安理得地不洗碗吗?下回我绝对不上她的当了。下次她要再次拒绝洗碗,我就拒绝做下一顿饭——锅碗都脏着没法做饭嘛!当然,我会记得事先把冰箱里能直接吃的东西都藏起来,嘿嘿,生命不息战斗不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