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鑫有色甘肃省岷县章(哈寨)-包(家沟)金矿地质勘查报告

标签:
摘帽行情st亚太涉矿百亿工业园股票 |
- 甘肃省岷县章(哈寨)-包(家沟)金矿地质勘查报告
一、任务来源、主要工作目的及任务
受甘肃岷县金鑫有色金属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委托,四川省地矿局四O五地质工程队负责甘肃省岷县章(哈寨)-包(家沟)金矿的地质勘查工作。总体目标任务:通过地质填图、探矿工程揭露、采样、试验分析等工作手段和方法,大致查明矿区构造、矿体形态、产状及矿石质量、矿床规模,并估算资源量。项目工作时间及预期成果:2008年7—11月完成野外地质工作,2009年3月完成项目地质勘查报告的提交;探求金金属资源量(332+333+334)20吨。
二、完成的实物工作量
表1
工作项目
1:2000地形测量
1
1:500
三、主要成果
(1)章(哈寨)-包(家沟)金矿西临鹿儿坝大型金矿床,其东西部有多纳、簸箕沟等金矿点,这些金矿床(点)都受发育于中三叠统古浪堤组近东西向压扭性-韧脆性断裂破碎带的控制,其地球化学异常元素组合为Au(Ag)-As-Sb-Hg,Au土壤地球化学异常与矿体对应较好,金矿体在地表有红化(褐铁矿化)特征,找矿标志较明显。区内成矿带的分布特征与鹿儿坝-簸箕沟金矿金矿带相对应,基本连接上鹿儿坝-簸箕沟金矿各矿带,经对比研究认为章(哈寨)-包(家沟)金矿为鹿儿坝金矿的东延部分。
(2)断裂构造是本区矿体最主要的控矿因素,它不仅是矿液运移的通道,而且为容矿提供了有利空间,矿区内已发现的矿体均赋存于断裂破碎带中,并受近东西向或北西向压性、压扭性断裂构造破碎带及其派生的羽状张性裂隙的控制;在近东西向断裂与其次级断裂的交汇部位出现膨大和富集,矿体具有局部膨大、尖灭、复合、再现等特征。
(3)根据章(哈寨)-包(家沟)金矿的成因类型、成矿地质特征和控矿规律,矿区共划分五条金矿带,共圈定金矿体12个,其中Ⅰ号金矿带4个,Ⅱ号金矿带1个,Ⅲ号金矿带4个,Ⅳ号金矿带2个,Ⅴ号金矿带1个;为进一步勘查提供了方向和目标。
(4)求获矿区(332+333+334)金金属资源量10063.87千克(其中332金资源量2329.65千克,占总资源量的23.15%;333+334金资源量7734.22千克;占总资源量的76.85%)。
(5)根据项目工作设计开展了各项工作,并实施了槽探、钻孔等工程揭露,采用地表追索、深部初步控制的方法,结合系统编录采样,证实了矿区的工作价值,为进一步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6)报告按相关规范要求编写,内容齐全,简明扼要,文图清晰美观,所附资料齐全。
四、存在问题及建议
(一)
(二)
五、结论
通过2008年的工作,项目在分析研究本区地质、物探、化探和矿产勘查成果的基础上,对成矿地质背景和矿床特征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总结了矿区金矿床成矿控矿规律及找矿标志,并利用地质测量、地表探槽和深部钻孔揭露控制,初步了解了矿体质量和厚度变化。工作部署基本合理,方法选择恰当,各项地质工作按工作设计和有关技术标准执行,质量合格。报告在野外资料收集及综合分析整理基础上编制,较客观地反映了矿区地质矿产特征和取得的勘查成果,并进行了资源量估算,求获矿区(332+333+334)金金属资源量10063.87千克(其中332金资源量2329.65千克,占总资源量的23.15%;333+334金资源量7734.22千克;占总资源量的76.85%)。证实了矿区的工作价值,为进一步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建议加强矿区基础地质工作研究,提高工作程度,进一步提高各类资源量级别,为矿区下步工作奠定更为可靠的地质基础。
详情见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