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1997年《中国医学非药物特色疗法》(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内伤疗法》简介
林
宏
何谓“内伤疗法”?即将传统武林治练功受内伤的方法,运用到内病疑难顽症的治疗,叫“内伤疗法”。其最突出的特色,就是将骨伤科认为的内伤瘀血,作为内科疑难顽恶症的最重要的原始的病因来认识并着重治疗之。
笔者因先父文革时被斗打咳血,幸得先师伯父边治边传授“内伤疗法”。对何经何穴令发何脏何腑病变,四十多年来临床观察验证,并在治内病常规疗法无效时加用“内伤疗法”每每能获效,认识到“内伤疗法”的可贵。
历代医籍,包括现代武林书籍、教科书等,对急性内伤救治都十分重视。而均没对慢性宿瘀造成的疑难顽恶症,以及许多一旦发病已是不可逆转的包括许多癌症在内的病变,作系统、详细的、深入的探讨。而仅将六淫、七情、劳逸等作为内科内伤病因范畴,且认为在六淫、七情等因致病后,由于其病久才有瘀血,即“久病伤络”。在此理论认识指导下,只与内服药中以次要地位兼以活血“臣辅”之。此乃泛泛茫然之治也。由于没将瘀血作为针对性的主治目标,仅靠汤散内服单一的治法,其功瘀之力,对于久年胶着腠理的顽瘀,无疑是强弩之末。
为区别同是“内伤”两字,骨伤科与其他病因造成的内伤,在实质意义上从
病源学方面给予区分,无疑是正确的,但从发病学及治疗角度来看,极易造成一种概念,即一种非常错误的认识------伤科内伤,不过仅仅是躯体体表某部位的跌磕碰撞而已,与内科疑难症的发病机理无关。导致临床将损伤宿瘀与内病变截然分开来考虑。
国外学者亦十分重视体内特别是血管内瘀血的病理特性。中医千年传统认为瘀血是“百病乃生”的基础。“内伤疗法”认为:
1.瘀血导致被破坏的内环境,是一切致病因子承受的载体;
2.瘀血本身也是一种恶质变的病源及病邪的培养基;
3.吸取民间武术界对经穴瘀血认为非其他经外瘀血在致病特性上的重要性所可比这个特点,予以充分注重。
笔者四十多年观察到,经上要穴有较重久年宿瘀者,其相对应脏腑病变,常会不易治、反复,不少内脏腑病变在其经上要穴顽宿之瘀未除之前,其病程常是不可逆转,甚至朝恶质方向病变而束手无策。及时将瘀血托出体表彻底驱散,对于恶顽疾的治疗起到擒龙擒首之效。
故笔者认为,内损宿瘀很多是临床治疗不当遗留下来的。现教科书及有关内伤书籍多仅停留在内伤急性期并发症处理,应将伤科之内伤瘀血归入内科内伤恶难症中作为重要的病因来对待。纠正至今为止内病变与经上要穴宿瘀无关的谬误。笔者觉得应指出的是,在这种错误认识的指导下,用治急性损伤的方法治疗久年宿瘀,几乎是隔靴搔痒。如何针对宿瘀的发病规律,筛选出正确彻底的治疗方法,有着重要的意义。
对恶性肿瘤,特别是内脏重要器官的癌症,无不发现其经上有要穴宿瘀,并从三十多年来全身经穴宿瘀均彻底治愈者追查,至今无一人得恶疾这点来分析,癌症与经上要穴,一定有必然性联系。谨值此际,虽无理论上客观论据,但仍尽早提出,让更多有志者共同研讨,让“内伤疗法”早日为全人类的健康作出贡献。
内伤疗法采取的经络点穴、按摩、药物外洗、外敷、内服中草药等均是传统的自然疗法,对于现今滥用抗生素以及滥补维生素、微量元素等造成的菌体紊乱、耐药性病,回归到象“内伤疗法”那样的振复人体内部调整能力为宗旨的自然疗法,从根本上恢复人体自然的平衡状态,其意义是非常重大的。
以“内伤疗法”为主导,充分发挥宏观调控的整场效应,针对各科疑难症,成立中国特色的“中医瘀血学”,为弘扬中医传统医学作出应尽的努力。
2008年10月30日整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