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发表在《福建中医学院报》的报导

(2008-10-24 09:12:01)
标签:

福建中医学院报

脏腑

经穴

合病

内伤

发表在《福建中医学院报》的报导:

   2001年6月16日第三版校园生活《他山之石》栏目----论《伤瘀变病》

   少林武医有经穴宿瘀的辨证论治法,临床有极大的普及与推广的价值。

 

   “伤瘀变病”的范畴相当广泛,而多数又是被临床认为不明原因的疑难症。如青少年发育不良;各年龄段的亚健康状态;心脑缺氧或供血不足症;各常规疗法久治却反复难愈的肩胸背腰痛痹症;抗病菌抗病毒久治难愈的慢性、反复性、迁延性脏腑病变,以及各脏腑的疑难病症;体弱多病早衰等等。清朝沈金鳌曰“诸变百出,其为病不可胜言,无从逆料;王清任曰:血化下行不作劳;《全体伤科》曰:轻言速效,未拔根株,终成痼疾。古人对伤瘀之变的复杂性难治性,与他因常规发病不同的特异性,都已有充分的认识。少林武医曰:治伤不难勘穴难。其实临床不但诊断瘀穴难,而且托治内伤宿瘀更难。以望诊及内外同步为特色的南少林武医,将宿瘀托出体表的治疗,有着治变治源、源变同治的辨治体系。

 

   “伤瘀变病“临床分躯体与脏腑两大类。两类各均有经气型与经穴型变病。两类病变常多部位、多性质、且多兼邪地同时发病,称为合病、并病。多由于跌扑挫之类的外伤引起。另外,由于临床上的失治、误治致使留下内伤宿瘀而产生继发性病变者非常普遍。

                

                                                    2008.10.24上传

        修正:  两类各均有经气型与经穴型变病。应该纠正为:两类各均有经气型与经血型变病。

                                              2020/12/1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