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在《福建中医学院报》的报导:
2001年6月16日第三版校园生活《他山之石》栏目----论《伤瘀变病》
少林武医有经穴宿瘀的辨证论治法,临床有极大的普及与推广的价值。
“伤瘀变病”的范畴相当广泛,而多数又是被临床认为不明原因的疑难症。如青少年发育不良;各年龄段的亚健康状态;心脑缺氧或供血不足症;各常规疗法久治却反复难愈的肩胸背腰痛痹症;抗病菌抗病毒久治难愈的慢性、反复性、迁延性脏腑病变,以及各脏腑的疑难病症;体弱多病早衰等等。清朝沈金鳌曰“诸变百出,其为病不可胜言,无从逆料;王清任曰:血化下行不作劳;《全体伤科》曰:轻言速效,未拔根株,终成痼疾。古人对伤瘀之变的复杂性难治性,与他因常规发病不同的特异性,都已有充分的认识。少林武医曰:治伤不难勘穴难。其实临床不但诊断瘀穴难,而且托治内伤宿瘀更难。以望诊及内外同步为特色的南少林武医,将宿瘀托出体表的治疗,有着治变治源、源变同治的辨治体系。
“伤瘀变病“临床分躯体与脏腑两大类。两类各均有经气型与经穴型变病。两类病变常多部位、多性质、且多兼邪地同时发病,称为合病、并病。多由于跌扑挫之类的外伤引起。另外,由于临床上的失治、误治致使留下内伤宿瘀而产生继发性病变者非常普遍。
2008.10.24上传
修正: 两类各均有经气型与经穴型变病。应该纠正为:两类各均有经气型与经血型变病。
2020/12/13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