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协提案(池惠中)
(2008-10-20 16:18:03)
标签:
传统医学医术福建省卫生厅民族传统池惠中内伤中医诊断学经穴健康 |
省政协提案
2001年2.3
省政协提案(池惠中)
(委员建议承办单位:省卫生厅、省中医研究所)
内容:
由于明末北少林武医南迁我省,并与我省的医术现结合,在我省逐渐形成独具一格的南少林武医。特别是对内伤的目诊和外治、内治各法,经过三百余年十几代武医的继承和发扬,繁衍出多种流派。但由于西医的普及,以及现代国人对中医的漠视,致使这些传统医术后继乏人,有的已经失传,这是民族传统医学的重大损失。目前,在我省无论是中医院还是民间,对内伤的目诊以及伤瘀变病的治疗都存在极不规范的混乱的局面。包括省中医学院这样的高等学府,都还没有对“伤瘀辨病辨治体系”作出系统的归纳、验证和总结,致使长期宿瘀造成的继发性病变得不到正确的诊断和治疗,严重危害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而刚太和海外医学界都十分重视包括“伤瘀变病”在内的东方整体医学的开发研究。鉴于我省传统民间医术的特殊历史渊源,以及我省中医学院张安祯教授为代表的内伤传统疗法研究业已具备相当的基础。为此,本人建议省卫生厅尽快将“伤瘀变病辨病体系”的研究列入传统医学的开发项目。具体提出如下三点意见:
福建省卫生厅(闽卫【2001】函106号(B)
福建省卫生厅关于政协八届四次会议第2188号提案的答复
池惠中委员:
领导署名:阮诗玮
2001年四月二十九日
福建省卫生厅(印鉴)
联系单位电话:省卫生厅中医药管理处
福建省教育厅
闽教【2001】办案函36号
池惠中、徐子晖、蔡炳瑞、詹思禄委员:
保护、挖掘和发展我国传统医学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尤其面临加入WTO,更应努力让我国的传统医学走向世界,发扬光大。目前我省中医学院的骨伤系、中医系开设有“伤瘀变病”的相关课程,并与最近成立了瘀血研究所,对“伤瘀变病”的研究有一定的基础。我厅将在今后课程设置中与中医学院商讨,加强伤瘀变病教学课程的设置,进一步从理论上加以分析与研究。促进“伤瘀变病”这一学科的发展。
福建省教育厅(印鉴)
2001年四月二十八日
领导署名:薛卫民
联系单位及电话:省教育厅高教处 709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