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省政协提案(池惠中)

(2008-10-20 16:18:03)
标签:

传统医学

医术

福建省卫生厅

民族传统

池惠中

内伤

中医诊断学

经穴

健康

省政协提案

2001年2.3

省政协提案(池惠中)

(委员建议承办单位:省卫生厅、省中医研究所)

内容:

    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有很强的互补性,这在当今世界已被中外医学界所认可。解放后,党和人民政府对保护民族医学十分重视,对医学界提出了“努力发掘、整理、总结、提高”民族传统医药、医术的要求。

由于明末北少林武医南迁我省,并与我省的医术现结合,在我省逐渐形成独具一格的南少林武医。特别是对内伤的目诊和外治、内治各法,经过三百余年十几代武医的继承和发扬,繁衍出多种流派。但由于西医的普及,以及现代国人对中医的漠视,致使这些传统医术后继乏人,有的已经失传,这是民族传统医学的重大损失。目前,在我省无论是中医院还是民间,对内伤的目诊以及伤瘀变病的治疗都存在极不规范的混乱的局面。包括省中医学院这样的高等学府,都还没有对“伤瘀辨病辨治体系”作出系统的归纳、验证和总结,致使长期宿瘀造成的继发性病变得不到正确的诊断和治疗,严重危害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而刚太和海外医学界都十分重视包括“伤瘀变病”在内的东方整体医学的开发研究。鉴于我省传统民间医术的特殊历史渊源,以及我省中医学院张安祯教授为代表的内伤传统疗法研究业已具备相当的基础。为此,本人建议省卫生厅尽快将“伤瘀变病辨病体系”的研究列入传统医学的开发项目。具体提出如下三点意见:

 

   1. 建议省卫生厅批准成立“民族民间医学研究室”,广泛收集、发掘整理民间传统医术、单验方,挽救众多濒于流失的民族民间医学遗产;

   2. 建议我省中医院校增设“伤瘀变病”专科教学。同时对这种民间传统医术,从理论上进行科学系统的验证总结,以适应临床和教学的需求;

   3. 建议省卫生厅行政部门尽快出台保护和扶持传统医学医术的法规,鼓励有志于继承和发扬传统医学医术的民间人士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开发工作。

 

福建省卫生厅(闽卫【2001】函106号(B)

福建省卫生厅关于政协八届四次会议第2188号提案的答复

池惠中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抢救发掘民族传统医学和在中医院校增设‘伤瘀变病’专科教学研究的建议”很好,现答复如下:

   民族民间传统医药是祖国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厅历来十分重视民族医药的发掘、研究、整理、推广工作。1989年成立了福建省青草药开发服务中心,挂靠在省中医药研究院,其职能包括民族民间医术、秘验方的手机、整理、研究、开发应用等。持有秘验方者,可以和省中草药开发服务中心联系,申请共同研究开发。我厅在最近草拟的《福建省发展中医条例》中明确提出“县级以上地方各级政府应当加强对中医文献的收集、整理、保存、出版,在资金等方面予以支持。鼓励社会各界人士捐献具有独特疗效的民间中医诊疗方法和有价值的中医药文献、秘方、验方。并就职务技术成果转让或许可实施,提出了鼓励措施:应当从其转让费或者使用费中提取不低于20%的金额,作为报酬支付给职务技术成果的完成人、目前《条例》草案正在征求各方面的意见。今后,我厅将继续加强民族传统医药工作,促进民族医药学的更快发展。

 

领导署名:阮诗玮

2001年四月二十九日

福建省卫生厅(印鉴)

联系单位电话:省卫生厅中医药管理处   7851001

 

福建省教育厅

闽教【2001】办案函36号

池惠中、徐子晖、蔡炳瑞、詹思禄委员:

   你们“关于抢救发掘民族传统医学和在中医院校增设‘伤瘀变病’专科教学研究的建议”的提案收悉,感谢你们对我国传统医学教育事业的关心与支持。现就你们的提案答复如下:

保护、挖掘和发展我国传统医学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尤其面临加入WTO,更应努力让我国的传统医学走向世界,发扬光大。目前我省中医学院的骨伤系、中医系开设有“伤瘀变病”的相关课程,并与最近成立了瘀血研究所,对“伤瘀变病”的研究有一定的基础。我厅将在今后课程设置中与中医学院商讨,加强伤瘀变病教学课程的设置,进一步从理论上加以分析与研究。促进“伤瘀变病”这一学科的发展。

 

福建省教育厅(印鉴)

2001年四月二十八日

领导署名:薛卫民

联系单位及电话:省教育厅高教处 709131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