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教育 |
曾有海外留学人员戏称:“在国外写文章,写完后署名是自己的,但仔细看很多内容又是别人的。”许许多多的留学生对此都有同感。其实,这可以说是国外学术写作的一大特点。在自己的文章中引用别人的观点、摘抄别人作品中的一段文字,在西方学术写作中是常见现象,人们对此早已司空见惯,并认为是顺理成章、理所当然之事。
引用别人作品中的内容无可厚非,但关键的一点是,一定要标注出来,列明引文来源,否则就有剽窃之嫌(plagiarism)了。时常听闻中国留学生的作业被废掉,起因为剽窃占相当大的比例。有些留学生写作时为保证文章字数要求,因而铤而走险整段拷贝他人文章的内容,或摘抄小段文字拼凑字数,纯数有心而为。而有些留学生的剽窃纯属无心之过,或忘记标注引文出处,或标注方法出现错误,或其他什么原因。笔者本人也曾有过一次“剽窃”被罚的经历,所幸的是“剽窃”的内容不是他人的,而是自己以前完成的一份作业的少许内容。本想自己以前所写的作业,从中摘抄一些语句有何不可,但结果还是被授课教师查验出来,虽然没有将这个作业废掉(fail),但只给了我一个及格成绩,已然算是万幸了。
学术剽窃在西方国家被视为是一种学术欺诈、学术偷盗行为,是一种非常恶劣的行径。国外的大学不仅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独立的调查研究和分析能力,更要求学生以科学、严谨、诚信、求真的态度对待学术写作。大学对剽窃他人作品的处罚是极为严厉的。一旦发现学生在一门课程的作业中有剽窃现象,如是初犯,作业会被判为零分;如是重犯,会取消学生此门课程的考试资格,甚至遭勒令退学处罚。如果在毕业论文中有剽窃现象,那么会取消该生的论文写作资格,也就是说该生失去了取得学位、顺利毕业的可能性。
目前,各大学为防止学生学术文章写作时出现剽窃,一般都相应地采取了监督、审核措施。例如在新西兰,有的大学除了要求学生递交打印好的作业外,还会要求递交存放作业的软盘,或者将作业Email给授课教师以接受防剽窃软件(Web screening software)的核查;有的大学则通过国际互联网将学生的作业通过互联网传送到美国学术资料中心进行剽窃检测。因此,在需要引用他人的智力成果时,必须格外谨慎,务必明确无误地注明引文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