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学——学前教育和儿童身心发展的关系
(2009-11-03 20:16:12)
标签:
孤独症自闭症学前教育学教育 |
分类: 学前教育学 |
第三章 学前教育和儿童身心发展的关系
教学要点:
通过本章学习,应使学生明确学前教育既是促进婴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学前教育的任务、内容、方法又由儿童身心发展水平所制约。
教学时数:
以讲授为主,结合录像、去幼儿园实地见习、观察幼儿为辅的方法进行教学。建议教学时数6学时。
本章重点内容:
什么是儿童发展?儿童发展的特点。
本章考核要点: 识记:儿童发展。
理解领会:学前教育在儿童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儿童发展对学前教育的制约作用有哪些?
第一节
一、儿童发展的含义
儿童的发展就是指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生理和心理方面有规律地进行的量变与质变的过程。
二、与儿童发展有关的因素
(一)天性――教养之争
1、遗传决定论(遗传因素具有统帅性和决定性的作用)
(1)柏拉图的先天理念说
(2)格塞尔的成熟势力说
(3)笛卡尔
2、环境决定论(后天的环境和教育对儿童发展的作用大)
(1)孔子"性相近,习相远"(意思是:人的先天禀赋是差不多的,人的成就和不同则是后天学习的结果。)
(2)洛克的白板说
(3)华生的教育万能论
3、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1)儿童心理发展的四个基本要素:
① 成熟
②练习和习得的经验
③社会性经验
④具有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过程
(2)四个要素不断相互作用,使幼儿不断地由不平衡走向新的平衡,螺旋式向前发展。
评价: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与辩证性。
4、 辩证客观地对待影响儿童发展的因素
(1)先天因素与后天因素
①先天因素主要是指个体生物因素,其中包括遗传、生长、发育与成熟等。其中具有最重要意义的是遗传,即亲代性状传给后代的现象。
②后天因素主要是指个体所处的社会环境与教育。
③先天因素是个体发展的物质基础,而后天因素则是个体发展的条件。幼儿正是在先天因素与后天因素的相互作用下逐渐发展起来的。
(2)遗传素质
①儿童通过遗传获得人的生理解剖结构及特点,如五官、皮肤、体型,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结构和机能的特点等。
②遗传素质为儿童身心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儿童发展要以从遗传获得的生理结构为其基本前提。
③遗传素质的差异性是导致儿童身心发展差异性的物质性基础。儿童在智力、才能、个性等都是有个别差异的,这些差异在一定程度上来自遗传素质的影响。
④但是遗传素质并不能单一决定儿童的发展,儿童具有的遗传素质只有经与社会环境和教育相互作用才能实现其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3)后天环境和教育
①人所处的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经过人改造的自然环境。
②儿童是在与周围各层生态系统发生直接或间接的交互作用过程中得到发展的。
(注:"社会生态系统"是指与儿童发展有着直接密切关系的家庭、学校(托儿所、幼儿园)和社区。)
③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和品质也是在与人们的交往以及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发展和形成的。
④通过教育可以发扬优良的遗传素质,使遗传所提供的某种可能性变为现实性,并影响和改造不良的遗传素质。
⑤学前期是神经系统迅速发展时期,这一时期的教育对人的智力启蒙有重大使用,也是发展智力潜力的必要条件。
三、发展的特征
1、个体发展是有规律地进行的
(1)个体发展从简单到复杂
(2)个体发展都要经过由一般到特殊的过程
(3)个体发展是由头到脚,由中间向四周进行的
2、发展具有个别差异
3、发展具有阶段性
(1)婴儿期这一年龄阶段主要在于身体的生长发育
(2)幼儿期则是智力发展与个性形成的启蒙时期
四、学前教育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
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是一个复杂、动态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过程。从根本上讲,我们认为学前教育在儿童发展过程中起诱导作用,是儿童发展的必要条件。
1、环境(教育)促进胎儿的发展
2、环境(教育)促进新生儿的发展
3、环境和教育诱导学前儿童的发展
第二节 儿童发展的内容
一、儿童生理的发展
1、儿童身高体重的生长
2、儿童骨骼与肌肉的生长
3、儿童牙齿的生长
4、儿童神经系统的发育
5、儿童感觉器官的发育
(1)视觉的发育
(2)听觉的发育
(3)味觉和嗅觉的发育
(4)触摸觉的发育
(5)动作及运动能力的发展
二、 儿童心理的发展
1、智力的发展
2、语言的发展
(1)词汇的发展
(2)语法的发展
(3)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的发展
第三节 儿童发展观
一、儿童观
儿童观是人们对于儿童的根本看法和态度。主要涉及到儿童的地位和权利,儿童期的意义,儿童的特点和能力,儿童生长发展的特点和原因等问题。
1、社会本位的儿童观
2、人本位的儿童观
3、正确的儿童观
二、 儿童教育观
1、教育观
教育观是人们对于教育在儿童发展中作用的根本看法。
(1)"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学说
(2)"维持――促进――诱导"模式
2、我国的现代教育观:
(1)儿童是学前教育的主体;
(2)因人而异地对儿童实施体、智、德、美、劳等全面发展的教育;
(3)学前教育的内容和方法要符合"发展适宜性"要求;
(4)游戏是幼儿期的主导活动和教育活动中的主导形式;
(5)家园配合,协同发展。
[案例]:一位幼教专家眼中的中国幼儿园。(艾博士呼吁教育工作者尽快给中国的儿童松绑)
第四节
一、学前教育对儿童发展起十分重要的作用
儿童发展:
(一)近三、四十年,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新的研究成果为幼儿教育的重要性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
(二)关键期的学说也说明了幼儿教育的重要性
(三)环境在早期教育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早期教育对儿童发展起促进作用
(一)对儿童进行早期训练的介绍
1、儿童行走训练的实验
2、抓握训练的实验
3、幼儿个性品质的形成,也是在婴幼儿期奠定基础的。
(二)从幼教成功的经验,看早期教育的重要性
(三)对早期教育的错误观点
第五节 儿童发展制约幼儿教育
一、教育必须考虑儿童身心发展的水平
1、儿童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顺序性和阶段性
2、儿童身心发展具有稳定性和可变性
二、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征,为学前教育提供科学基础
1、学前期儿童身体发育极为迅速
2、动作发展
3、智力发展
4、儿童的活动
5、自我意识的发展
附:写给家长的20条忠告(潍坊市关于社会最为关注的30个问题调查)
1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2 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可以收获命运。
3 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
4 您教育孩子,您也在教育您自己,在检验自己的人格。
5 走进孩子的心灵,不是靠怀疑、监视,而是靠沟通。
6 优点不说不得了,缺点少说逐渐少。
7 面对孩子的不合理要求,要态度平静,但坚持原则不让步。
8 把施爱变受爱,学会在乎孩子的爱。
9 学会用发现的眼光,金子就在你身边。
10 让孩子尝成功的甜头,而不是吃失败的苦头。
11培养孩子应顺其自然,不可拔苗助长。
12不要和别的孩子比,和自己孩子的过去比。
13如果有可能给孩子点挫折。
14不要寄予过高的期望,至少不要把你的期望传染给您的孩子。
15防患于未然.家长要对孩子做好先期的教育工作,要把法制、德育和心理教育贯穿于日常生活中,通过生活和学习上的小事循循善诱,切忌亡羊补牢,等出了问题才想到教育。
16、人的一生都是发展机会,不必偏重早期发展。
17、奖励应该是可以得到的,而不能总是可望而不可及。惩罚应该是可以预见的,这样的惩罚才是最有效的。
18、不要总是考虑给孩子物质奖励,实际上,感情和精神上的奖励,如父母的拥抱和祝贺等,往往是最合适的和有效的。
19、智力超常的孩子只是少数。
20、保持独立的空间,不要什么事情都围绕着孩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