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梅知
梅知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0,156
  • 关注人气:45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育学基础——教育的社会功能

(2009-10-22 19:07:57)
标签:

孤独症

自闭症

教育学基础

教育功能

社会功能

教育

分类: 教育学原理

    最早提出教育功能概念并对教育的社会功能进行专门系统的研究的学者是法国的涂尔干(Durkheim,E.)和美国的帕森斯(Parsons,T.)。前者从社会本位论观点出发,认为教育的全部作用就在于使受教育的青年一代社会化,首提教育的根本功能就在于使“个体我”转化为“社会我”,从而开辟了教育功能的研究领域;后者通过对社会结构功能的深入研究,构架出一系列功能理论分析框架,揭示了功能的一般原理,创设了具体的功能作用模式,从而为教育功能研究进行了理论填补。二次大战之后,有关教育功能的研究得到广泛发展。

  教育的社会功能这一概念中的教育是狭义的,即学校教育;而这种学校教育并非抽象的、理想化了的,而是具体的、实际存在的。所谓功能指的是客观结果,而不管这种结果是否能为特定的社会阶层、群体或个人所接受。所谓社会功能则包括除基本纯个体意义上的功能之外的所有功能。
   
在此基础上,我们似可确立区分教育的社会功能的两种基本角度:由对社会功能的规定而确立层面的角度。

    (一)方向区分 
    
由于功能属于客观结果范畴,而客观结果未必总与特定价值取向相符,而是可能与之相悖,因此教育的社 会功能便具有一个重要特性:双向性。据此,教育的社会功能便可依其作用方向区分为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 从理论上来说,这一区分也有其直接的社会学依据,这一依据便是默顿(Merton,R.K.)关于社会事项的正负双 向功能论。在默顿看来,正向功能有助于系统的适应或顺应,而负向功能则削弱这种适应或顺应。与此同时 ,默顿还提出了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这一对概念,所谓显性功能是指为系统的参与者所筹划并觉察的客观结果 ,所谓隐性功能是指既非事先筹划、亦未被觉察到的客观结果[3]。日本学者柴野昌山将默顿的这两对概念同时 导入教育功能研究,从而将学校教育的功能区分为如表1所示的4个类别[4]。笔者赞同这一分类,认为可据此从 方向上来称谓教育的各种具体的社会功能,但前提是必须首先廓清由方向而引出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对初级社会功能衍生出次级社会功能起制约作用的社会因素是社会的人才环境。有的学者在论及教育功能 释放的制约机制时曾列举了3种社会因素,即人才能否流动到其所学的专业方向上,使其潜在才能有可能发挥出 来;人才能否流动到相应的岗位层次上,使其潜在才能有可能充分发挥出来;社会是否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和精 神条件,使人才愿意并可能将其潜在才能充分发挥出来[17]。笔者以为,这3种因素其实亦即对初级社会功能衍 生出次级社会功能起制约作用的社会因素,是社会的人才环境的具体内容。若从逻辑上来分析,社会的人才环 境主要包括3方面因素,一是人才制度,它影响着人才能否专业到位;二是人才待遇,这影响着人才能否思想稳 定;三是人才观念,它影响到人才能否发挥潜能。 
    
如此看来,教育的次级社会功能绝非教育的初级社会功能自然而然地直接转换的结果,而是初级社会功能 在教育系统自身调节机制与社会人才环境综合制约下曲折衍生的产物。作为初级功能结果的受教育者文化形 及其群层状况未必就能导致作为次级功能结果的社会系统的相应运转。换言之,若仍以统治阶层功能期待 来衡量,则教育的次级社会功能还是存有3种可能性,即体现教育之社会功能的社会系统运转状况符合统治阶层 的要求(正向的),或不符合这一要求(负向的),或未产生实际作用(初级社会功能并未衍生出一定的次级 社会功能)。 
    
教育的社会功能形成过程便是上述4个分段过程逐次联结、依序展开的过程。为便于观察,笔者将其全过程 加以串通,并简示如图9。由该图并结合以上分析,我们至少可得出以下两点基本结论。第一,教育的社会功能 的形成总的来说同时受到教育社会两方面因素的制约。由于受到教育自身因素的制约(当然也受外 部社会因素的制约),教育的社会功能未必总能满足统治阶层的功能期待;由于受外部社会因素的制约(当然 也受到教育自身因素的制约),教育的社会功能也未必总能实现教育者的理想。教育既不是无能的,也不是万 能的,这是中外教育实践反复展现的一个事实,这一事实可从以上关于教育的社会功能的形成过程的理论分析 中得到充分解释。第二,若以统治阶层功能期待为参照系,则教育的社会功能形成的任何一个分段过程本身的 结果都有3种可能性,即正向的负向的无结果。这实际上向教育工作者提示着两个易被忽 视的事实。其一是,教育产生负向功能的可能性存在于教育的社会功能形成的整个过程之中;其二是,就教育 的社会功能形成过程虽然总的来说是逐次联结、依序展开的,但就具体教育事项来说,其社会功能形成过程既 可能是完整的,也可能是残缺的,当任何一个分段过程出现无结果状态时,其社会功能形成过程也就到此 为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