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八十天环游地球》赏析

(2010-12-10 13:26:16)
标签:

杂谈

看,人的力量多么强大

——《八十天环游地球》赏析

  

原书摘选

铁路目前正在修建中,这是无可置疑的事实。报纸上的新闻就像那些总是走得很快的钟表一样,竟然提前宣布铁路已经全线贯通。大部分旅客都知道这一段铁路还没有竣工,因此当他们一走下火车,便争先恐后地将小镇上的各种交通工具雇用一空,比如四轮马车、牛车、如同活动寺庙一般的旅行车、滑竿或者小马等等。福格先生和弗朗西斯·科洛马蒂先生走遍了全镇,竟然没有雇到任何东西,只好空手而回。

“我要步行到阿拉哈巴德。”菲利斯·福格先生宣布。

这时,万事通走过来,有些犹疑地对主人说:“先生,我想我已经找到了一种交通工具。”

“什么工具?”

“一头大象!离这儿一百步开外有一个印度人,他有一头大象。”

“让我们去看看大象。”福格先生说道。

五分钟后,菲利斯·福格、弗朗西斯·科洛马蒂先生和万事通来到一座小屋前。小屋旁边,有一个用高高的栅栏围起的圈。小屋里住着一个印度人,而栅栏中关着一头大象。在客人的要求下,印度人把福格先生和他的两位同伴带进了栅栏。他们在栅栏里看到一头已经被驯服了大半的动物。它的主人看来并不打算把它训练成一头普通的牲畜,而是要用它来战斗。为此,他首先开始训练大象改变温和的天性,使它逐渐变得异常凶猛,成为一头被印度人称为“玛赤”的猛兽,因而他已经用糖和黄油饲养了它三个月。这种办法看来丝毫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但是不少大象的主人用这种方法获得了成功。对于福格先生来说,这简直是太幸运了,因为这头大象刚刚开始用上述方法驯养,还没来得及变成一头凶猛的“玛赤”。

这头大象名叫肯乌尼,像其他大象一样善于长途跋涉,而且跑起来很快。既然找不到其他可以乘坐的工具,菲利斯·福格决定雇用这头大象。

可是,大象在印度算是珍奇动物,它们已经变得越来越稀有,尤其适于进行马戏表演等的公象更是不易觅得。这种动物一旦被驯化后,繁殖功能就开始退化,只有靠打猎来补充供给,于是它们便成为主人精心养护的珍宝。当福格询问印度人是否肯把大象出租给他时,印度人立刻拒绝了。

福格决心雇用这头大象,所以提出每小时10英镑的高价,但是主人一口回绝了。20英镑呢?再次被拒绝了。40英镑呢?还是不行。福格先生每次加价,都使万事通大吃一惊,但是那个印度人却丝毫不肯让步。

显然,40英镑是一个极高的价格,如果这头猛兽能够十五个小时到达阿拉哈巴德,它可以为主人赚600英镑。

菲利普斯·福格先生不急不躁,他开始向印度人提议买下他的大象,而且一开口就出了1000英镑。

印度人不肯卖掉他的大象!或许这个狡猾的家伙看出这是一桩可以大赚一笔的好机会。

弗朗西斯·科洛马蒂先生把福格先生拉到一旁,提醒他应该认真考虑一下再加价。

菲利斯·福格告诉他的旅伴,他从来没有做事不加考虑的习惯,况且这关系到20000英镑的赌注,因此他必须得到这头大象,即使不得不付出比正常价格高二十倍的代价,他也要买下这头猛兽。

福格先生再次来到印度人面前,看到这个人的一对小眼睛闪烁着贪婪的目光,立刻明白其中的关键只是价格问题。福格先生开始一连加价,从1200英镑,提高到1500英镑,然后是1800英镑,最后竟然出到2000英镑。万事通由于极度气愤,一向红润的脸变得如同一张白纸。

面对2000英镑的高价,这个印度人终于妥协了。

“我的天啊,”万事通大声说道,“这头大象的肉价钱太高了!”

谈好价格,现在面临的问题只是找一个向导了。这个问题比较容易解决,一个看起来很机灵的帕尔西小伙子愿意为他们带路。福格先生同意雇用他,为了让这个帕尔西人加倍勤恳地工作,他许诺给他很高的酬金。

大象被牵出栅栏,立刻准备整装出发。这个帕尔西人对驾驭大象和充当向导十分内行,他在大象脊背上铺了一种鞍垫,然后又在大象身体两侧挂上两个坐上去并不舒服的驮鞍。

菲利斯·福格先生从他的宝贝旅行袋里取出钱来,如数付给了那个印度人。这些钱简直像是从万事通的五脏六腑中掏出来一样,让他心痛不已。福格先生提出将弗朗西斯先生一同带到阿拉哈巴德车站。准将接受了他的邀请。对于那头庞然大物来说,增加一个人并不会给它添加任何负担。

他们在科尔比小镇买了一些食物。然后,弗朗西斯·科洛马蒂先生坐在大象一侧的驮鞍上,福格先生坐在另一侧。万事通坐在鞍垫上,位于主人和准将之间。那个帕尔西人则骑在大象的脖子上。九点钟的时候,这头动物开始动身。他们离开小镇,从一条最近的小路钻入了茂密的丛林。(摘自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9年10月第一版《八十天环游地球》,海狸翻译)

 

 

赏析

1872年的某一天,英国绅士菲利斯·福格与人打赌,声称可以用八十天环游地球一周。以当时的交通条件,八十天是理论上环游地球一周的最短时间,想要实现的话,“必须准确无误地一下火车就上轮船,一下轮船立刻又上火车”——光这一点就已很难做到,何况沿途还有可能遭到各种各样的意外,比如恶劣天气、轮船失事、火车出轨、道路故障……尽管如此,福格先生还是与人定下巨额赌注且立下字据。当晚,他就带着仆人万事通开始了这一看似不可能实现的壮举。

福格与万事通路经地中海、红海、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游历了印度、新加坡、中国香港、日本、美国等地。期间,福格先生以非凡的勇气、智慧以及身上携带的大量金钱排除了吃官司、海上风暴、印第安抢匪等带来的种种险情。在本书中,跟随福格先生的脚步,我们除了可以经历种种精彩纷呈、意外连连的冒险,还能领略到作者以生动细腻的笔触描述的各地风俗人情、地理状貌,令人赏心悦目。

福格先生提前一天到达了伦敦,但因为福格和万事通都忽略了时差问题,赌局的胜负直到最后一分钟才见分晓。最终,福格赢得了赌注。从某方面来说,这其实已经并不重要了,因为八十天环游地球的壮举已经实现,它标志着人类社会一个全新的时代已经来临——谁能想象在还没有火车、轮船的时代环游地球,甚至还只用八十天的时间?

从18世纪开始的工业革命为人类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革——蒸汽机作为动力机被广泛使用,极大地提高了人类的生产与行动效率。在本书诞生之际,工业革命在欧洲的影响方兴未艾,人类不断运用自己的智慧改变或者说主宰着这个世界,使其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此时,人类对于自身的力量无疑充满了自信与自豪。也许,正是在这种背景之下,19世纪末才诞生了尼采的超人哲学。

于是,我们再回过头来看《八十天环游地球》这部作品,便能感受到其中对于人的力量的肯定。福格先生不仅勇敢机智,处事冷静,而且知识广博,行动有如钟表般准确和规律,是人类力量的典型代表者。他的环游地球,首先是一场人与时间的赛跑。时间是人类的第一天敌,战胜它绝无可能,但福格先生用行动告诉我们,在某一个阶段内,人类还是可以成为骄傲的胜者。其次,这也是一场人与种种突如其来的厄运的较量。从古至今,厄运从来不离人的左右,但人的力量还是可以将它们一一击溃——福格先生不过是再次证明了这一点。最后,这还是一场人与自身弱点的较量。人类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人类最大的敌人便是人类自己。是人就难免就弱点,而这些弱点则是阻挡我们前进的最大阻力。在本书中,万事通的轻浮为福格先生带来了不少麻烦;而侦探费克斯的愚蠢(他误认为福格是银行窃贼)几乎将福格的所有努力毁于一旦。

尽管《八十天环游地球》只是一部小说,福格环游地球的经历纯属虚构,但我们还是应该从中看到人的力量——我们每个人自己的力量。(作者:江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