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开除带手机进课堂的学生,有过错吗?

(2011-11-19 15:00:48)
标签:

时评

杂谈

近日,一则“广西平南师范高中因学生带手机进课堂开除20多人”的帖子引发了热议。有网友认为“学校的做法太过分”,并且呼吁教育部门尽快调查此事;而学校老师的观点认为此举是“按照学校的校规办事,合情、合法、合理、合乎大部分学生和家长的利益”。

对于带手机进课堂的学生给予开除的处罚是否“过于严厉,不近人情”,这个问题还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首先看这个学校是一所高中学校,高中教育面对的是已经成年或接近成年的学生,在理智上对得失已有了基本的判断。在明知校规中对带手机进课堂要给予开除处理的情况下,还一味地固执己见,非要尝试一下,得到这样的处罚,应该是没有什么委屈的。更何况,学校对相关规定也反反复复向学生和家长宣传,学生和家长也在入学时签订了“承诺书”,同意遵守校规。其次,作出这样的规定并不是针对某一个学生,而是一种共同遵守的规则。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此前学校已经开除了20多人,收缴了200多部手机,这已经给在校学生发出了一个强烈的信号,制度面前没有例外。可依然有学生我行我素,和制度叫板,那么,领到严厉处罚就应该愿赌服输了,没有啥好抱怨的。

但现在是开放的社会,如此的照章办事依然引来了不同的声音,甚至有教育方面的专家也在凑热闹。知名教育专家、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教授认为,平南实验中学的校规制定以及开除处罚有明显的不当之处,违反了《教育法》,如果被开除学生起诉学校的话,学校很有可能会败诉。更好的方法是通过老师的课堂建设和对学生课余生活的引导来解决,而不是简单开除了事。

这些观点看似很科学严谨,但对于正处在于青春期的学生来说,本身就很叛逆,能有效吗?如今,手机作为一种便捷的沟通工具,日益普及化,不做强制规定很难控制,这一点已经成为社会各界人士共识。再者,课堂建设怎么搞,课余生活怎么引导,并没有一个成型有效的办法。如果学校的校规不能坚持下去,那么接下来怎么办?估计没有人能承担责任。

发帖人只是对学校开除自己的妹妹张嘉欣的处理表示愤怒,那么对其妹妹违反校规的行为如何处理,也没有提出好的建议。试想,如果每个学生都挑战校规底线,每个网友都介入学校管理,那学校的教学秩序如何维护,学生如何管理,从这个学校毕业的学生将来会怎样?这一点很难想象。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所制定的一系列规定想必会根据实际情况,并不会是一个模子。既然到了学校,还是接受校方管理、遵守校规为好。没有哪个家长会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去一个纪律松散、教育质量低下的学校就读。学校为了全体学生的权益,处罚某些个别学生的违规行为,严格学校管理,应该没有过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