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乌拉盖,人文浸润的天边草原(三)

(2019-09-07 07:43:38)
标签:

孛儿帖·赤那

苍狼

白鹿

人文

王散木

分类: 散文随笔

可汗山上那群远去的苍狼

王散木

乌拉盖,人文浸润的天边草原(三)

大巴车奔驰在乌拉盖草原上,到处都是土肥水美的原野,牛马羊群遍布,满眼的绿色,无边的青葱,就好像行走在画卷中,让你真切地感觉并相信:诗和远方就在自己的身边。

每每路过有蒙古帐房的地方,都能看到有人在放牧,我一直在想,过了这个季节,如果草原的草不再茂盛,他们将迁移到哪里?草原上偶尔看到的小树,形状都很漂亮,拿到家乡的任何一个公园里,每一棵都是难得的景观。

导游小卢打开话筒,念了几句顺口溜:“中间一根棍儿,边上都是刺儿,两头一拧劲儿,就是蒙古字儿。”再仔细看看多处的路标指示牌上的蒙古语,瞬间觉得太形象啦!

来到可汗山,倍感震撼!远远望去,蓝天白云下山顶上的白色塑像巍峨壮观。最上面最大的那尊是成吉思汗,小一点的是忽必烈,再下面更小一些的是他们的子孙;山下有一片兵阵,是用来守卫首领的。山坡上依然是成片的草原,从下面望过去,山势起伏,绿色和天空的颜色无缝衔接,眼睛不够看,视野开阔到无边无界。

抵达山门,“苍狼之路”四个启功体蓝色大字辅以蒙文赫然醒目。

   从可汗山的山门至可汗山蒙元帝王群的这条“苍狼之路”,将近一公里由26根石人柱连接,石人柱上雕刻着成吉思汗上溯25代祖先的肖像。这里可谓蒙古族文化圣地的制高点!

乌拉盖,人文浸润的天边草原(三)

“苍狼之路”的第一根石人柱就是苍狼白鹿故事的主人公孛儿帖·赤那。《蒙古秘史》开篇第一段,说的就是“成吉思·合罕的祖先”:“孛儿帖·赤那奉上天之命而生。他的妻子是豁埃·马阑勒。渡过腾汲思水,来到斡难河源头的不峏罕山,驻扎下来。生下儿子,名叫巴塔赤·罕。”有学者考证,在古代蒙古语中,“孛儿帖·赤那”意即汉语中“苍色的狼”,“豁埃·马阑勒”意即汉语中“白色的鹿”。因此,就引起了文人墨客们的无限遐想。明朝人在翻译《蒙古秘史》时干脆说“天生的一个苍色的狼,与一个惨白色的鹿相配了”。明朝人的这种误译对后世影响很大,有人因此认为,“狼”就是蒙古民族的图腾,使人联想到一个狼图腾的氏族和一个鹿图腾氏族间联姻的故事,并由此派生出许多文学作品。狼与鹿相配岂能生出人来?这显然非常荒唐,也让蒙古族同胞很郁闷。因为《蒙古秘史》不是神话传说,它是一部如同《史记》那样的蒙古人自己口耳相传的严肃的历史,尽管它具有浓郁的文学色彩,但绝不可能是狼鹿相配生出人。著名的历史学家黎东方曾诙谐地称蒙古民族先人为“苍狼先生和他的太太白鹿女士”,这才道出了问题的实质——苍狼,白鹿,就是人的名字。试问,某女子名叫“牡丹”难道她就是一株植物吗?这样的争论、考究很拗口,还是来听一段在大草原上广为流传、很通俗、版本不同、细节不同,但大体意思一致的苍狼白鹿的故事。这才是蒙古人远古图腾观念和蒙古民族的起源故事。

把《蒙古秘史》开篇这段话翻译成现代汉语的意思是说:成吉思汗的根祖就是苍天降生的孛儿帖·赤那(苍色的狼),孛儿帖·赤那和他的妻子豁埃·马阑勒(白色的鹿)一起,渡过腾汲思水来到位于斡难河源头的不儿罕山,生有一个儿子叫巴塔赤·罕。

距成吉思汗出生前的400多年前(约公元9-10世纪),那时蒙兀室韦部落有一酋长,叫呼和莫日根,仍然居住在额尔古捏·昆。有一天,酋长的大儿子朝鲁莫日根、儿媳诺敏豁阿,背着未满周岁的儿子,带着猎手出去打猎。到了蒙果河边的树林里,把孩子安顿好,派几个猎手出去打猎,夫妇俩准备捡柴烧火做饭。诺敏豁阿在采野菜时,被一只猛虎咬死。听到妻子的惊叫声,不远处的朝鲁莫日根快步跑了过来,还没等与老虎搏斗也被老虎咬死了。

傍晚,放在树下的孩子饿得哇哇大哭,哭声引来了一只母狼。母狼走上前来,反复围着孩子看,四处嗅了嗅,就把他叼到附近半山腰的山洞里。这个山洞是母狼的窝,母狼下的崽刚刚被其他动物吃掉了,它的乳房涨得无法忍受。看到这个孩子,狼的母性被激发出来,于是就用涨满的乳汁喂养他。在母狼喂养下,这孩子渐渐长大,母狼和孩子也有了感情,彼此照料。

出来打猎的人回去告诉酋长,其长子、儿媳和孩子都不见了,只找到遗物。看到血迹斑斑的衣物和老虎脚印,情急之下,酋长马上带着部众到蒙果河边去找孩子,找了九天九夜,还是没找到,失望地返回驻地。

几年后的一个晚上,坐在仙人柱里的呼和莫日根心思很乱。这时,洛克磋萨满悄悄地进来对他说:“尊敬的酋长,我刚做完祈祷与占卜,眼前突闪一道金光,射进仙人柱内。我没遇见过这种奇异之象,感觉长生天要给你高贵的礼物了,定有神助,明天狩猎一定会有非常大的收获。”第二天,天还没亮,酋长就和次子呼尔查莫日根组织部众进山谷围猎。狩猎包围圈越来越小,獐狍野鹿,狼熊虎豹,应有尽有。突然,一只母狼飞一样逃出围猎圈,一边跑还一边回头张望。酋长惊诧之余,感到事有蹊跷。他带领部下快速追赶,追过了几座山后到了一个山脚下,母狼突然跑向半山腰山洞钻了进去。不一会儿,母狼从洞里出来了,身后还跟着一个头发很长,浓眉大眼,上身半曲,全身没有任何遮拦的男孩。母狼既不害怕,也不走开,紧紧地靠在孩子身边,不时地用舌头舔着男孩的脸颊。这孩子反倒非常惊恐地看着围拢而来的人群,紧紧地抱着母狼脖子,发出像狼一样的低沉嚎叫。

酋长慢慢靠近,发现这孩子的脸颊和他失散多年的长子朝鲁莫日根很像,那双眼睛又像他儿媳诺敏豁阿。酋长没有任何怀疑,走过去抱起了孩子,孩子居然没有反抗。酋长突然发现孩子的后腰部有一个拇指大的青痣,这是他早已熟悉而且深深烙在心中的印记。酋长紧紧搂着孙子,泪如泉涌,失声痛哭。在场的部众,无不泪流满面。一旁的母狼也仿佛懂得人意,靠在酋长的身旁,低声呻吟着。酋长不知该说什么好,他友好而感激地看着母狼,不时抚摸着母狼,命部下把打来的猎物堆放到洞口,感谢母狼对孙子的养育之恩。随后,他又命令把这个山洞叫作“蒙果勒阿贵”(蒙古山洞),宣布今后不许任何族人来此山谷狩猎,更不能打狼。他每次狩猎都特意绕到这里,把猎物放一些到山洞里。

酋长回去后,给他的孙子起名为孛儿帖·赤那(苍色的狼),教他说话走路,倾全力教给他狩猎技巧、天象识别、滑雪技巧、部族规矩等等。孛儿帖·赤那渐渐长大,体魄健壮,力大无穷,登山攀岩健步如飞,射箭百发百中。孛尔帖·赤那还有个习惯,每当晚上听到山谷的狼嚎声,就会飞快地跑出去,也跟着狼嚎,有时跑得很远很远,很长时间不回来,就是回来了也是泪流满面。他没有忘记狼妈妈,狼妈妈也经常来看他。

过了几十年,酋长感到自己老了,他提议孛儿帖·赤那接替他做部落新酋长,部落的长老和勇士们一致赞成。只有居住于涅尔尼斯涅河谷部落的一个名叫捏昆的年轻人说:我们不能打破规矩,随意让某个人为新酋长,应比试一下,我愿和他比,谁取胜谁就是新酋长。酋长表示同意,并站起来说:蒙果勒山中有一头白鹿,每次围猎,它都能顺利从围猎圈中飞跃逃脱。今天你们两个进山,限十天之内猎获白鹿,谁能猎获谁就是新酋长。孛儿帖·赤那和捏昆原本关系非常好,从小在一起玩耍,长大后经常一起出去狩猎,在部族中威信很高。第二天,他俩进入原始森林,各自分头寻找白鹿。到了第九天,谁也没有见到白鹿。

这天,俩人走到了一起。兄弟俩互相问候着,各自讲述着寻找白鹿的经历。正当此时,眼前的树林突然闪过一个白色影子,仔细一看就是白鹿。孛儿帖·赤那和捏昆来不及备马,登上野猪皮滑雪板顺山而下,朝着白鹿飞跑的方向追去。翻过了几道山,捏昆开始跑不动了。孛儿帖·赤那还是一往直前,穷追不舍,毫无疲惫之感。

孛儿帖·赤那沿着白鹿足迹紧追不放,当追到蒙果勒河中游一个转弯处,白鹿不见了。他继续沿着白鹿在雪地留下的足迹向前找。突然,眼前闪现出一个美丽少女。孛儿帖·赤那以为自己又累又饿出现了幻觉,赶忙定神再看,真是一位美丽少女。穿着雪白的皮袄,头戴雪白的圆帽,静静地蜷曲在一棵大树下,身体冻得发抖,表情流露出恐惧和求助,好像这个世界上只有他能救她。他脱下皮袄披在姑娘身上,把姑娘轻轻抱起对她说:“你是长生天赐给我的神鹿,以后就叫你豁埃·马阑勒(白色的鹿),请你做我的妻子吧。”姑娘点点头。

孛儿帖·赤那背上豁埃·马阑勒,足登滑雪板,在回去的路上接上捏昆,三人一起回到部落营地。人们把乞颜河边找到豁埃·马阑勒的地方称马阑勒·阿剌勒(意为白鹿岛)。

孛儿帖·赤那找到白鹿,娶回白鹿姑娘的消息瞬间传遍了周围的室韦部落。他隆重地接受了部族的推举,成为室韦部落新酋长。豁埃·马阑勒为孛尔帖·赤那酋长生了很多孩子。这对恩爱夫妻,在狩猎之余,也常到马阑勒·阿剌勒(白鹿岛)休闲玩乐,其乐融融。

有一天,孛儿帖·赤那带领部族来到蒙果勒山下,在乞颜河支流恩格仁河狩猎。恩格仁河口是翁吉剌部落的营地,他们生性善良平和,从不与周围部落发生争执和战争,他们是周边部落的好邻居。孛尔帖·赤那按传统方式围猎驱赶动物,晚上部族的猎手们围着篝火露营在恩格仁河边的树林里。这天半夜时分,后山有一狼嚎声,后来变成群狼嚎声,此起彼伏,令人心颤。孛尔帖·赤那听了一阵,知道狼嚎的地方是于力亚(狼嚎之意)山谷后,突然像脱缰的野马拼命往山谷跑,一边跑一边还学着狼嚎。部族猎手们也跟着他向山谷跑去,孛儿帖·赤那一口气跑到了山谷的尽头。惊吓的狼群四处逃窜,远处的山岗上站着一只狼,望着孛儿帖·赤那嚎叫,声音是那么的低沉。孛儿帖·赤那一眼就认出那是他的狼妈妈。原来,狼妈妈嗅到了孛儿帖·赤那的味道,思念孩子的心情,再也无法抑制。孛儿帖·赤那几个箭步飞奔到狼妈妈身边,山岗上只有孛儿帖·赤那和他的狼妈妈。

孛尔帖·赤那紧紧抱住狼妈妈,失声痛哭,泪如泉涌。好久不见,狼妈妈面目沧桑,老态龙钟,见到孛儿帖·赤那,把他从上到下使劲嗅个遍,不时地亲吻着儿子的脸颊,两行眼泪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孛儿帖·赤那抱着狼妈妈,一遍遍地抚摸着狼妈妈干瘪嶙峋的身躯,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猎手们全都簇拥过来,看着孛儿帖·赤那和他狼妈妈见面的情景,个个热泪盈眶。过了许久,孛儿帖·赤那突然感到狼妈妈没动静了,仔细一看,狼妈妈已经死在了自己的怀里。它的表情是那样的安详,好像了却了一桩平生大事。孛儿帖·赤那双膝跪地,抱着狼妈妈放声大哭,全体族人也一齐跪下,山谷里一片哀伤悲鸣。孛儿帖·赤那取了块肥肉放在狼妈妈的嘴里,剪下狼尾巴尖放在狼妈妈的头上,但愿来世能托生为人,再一次成为他的妈妈。孛儿帖·赤那厚葬了狼妈妈。

次日早晨,孛儿帖·赤那和几个头领坐在山坡下的石头上,没有一点儿喝茶和吃肉的心情,往事如梦如幻。随从发现了一块奇怪的石头,有一位长者说是铁石,把它化了能做箭镞、刀剑。大家马上堆上木柴使劲吹火,石头被烧红了,化了,变成了铁水。孛儿帖·赤那再一次跪拜在狼妈妈坟前,感谢狼妈妈在临死之前又给他这样厚重的礼物。从此,狼成为孛儿帖·赤那乞颜部族的图腾。

后来,蒙古族及其后裔们,力克群雄,平定草原和村落,用马蹄踏平欧亚大陆,建立了人类历史上最大版图的大蒙古帝国,对现今欧亚国家、民族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前所未有的重大贡献。

   听懂了这个故事,我们就不用再为狼鹿相配生出人、狼是否蒙古民族的图腾而纠结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