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桥头荷花美——全国知名作家东莞采风美文展示之二

(2012-07-11 08:50:46)
标签:

赵主明

东莞

荷花仙子

中国散文学会

王散木

文化

分类: 散文随笔

桥头荷花美

——全国知名作家东莞采风美文展示之二

 

等你,在桥头鈥︹︹斺斺溔骷叶感锈澏盖磐凡煞缁疃粲

著名散文家王剑冰(右)、赵主明(左,本文作者)在第九届中国(桥头)荷花节开幕式上 

 

    广东省东莞市,有一个过去名不见经传的地方,有人给它起了个名字,叫桥头镇。

    镇名听起来很俗,土里土气,但也有个好处,不费猜想,便知那里有河,河上有桥,镇子在桥的一头,风水肯定不错。

    我们的祖先逐草而牧,临水而居。后来生产发展了,社会进步了,出现了城市,城市建设开始注重风水。

    风水不是迷信,风水并不神秘,风水说到底就是环境。地球上不是所有地方都适宜人居。风清水畅,居住安稳,便是风水宝地的主旨。

    中国的城镇,多选在有河的地方,为什么?很显然,便于生产和生活。人们群居,没有充足的水源是不行的。择地而居,是人的智慧。

    然而,这个偏处一隅,过去不被人知晓的地方,近几年颇有几分牛气。如今,竟然名在外了。

    一个小镇,竟然也办起节来。什么节?荷花节!朋友邀我去看荷花节,我暗笑,到长江两岸,江淮之间看看,那里才是“接天荷叶无穷碧”呢!

    然而,看过之后,还真觉得不凡。他们取胜的不是以荷花规模和莲藕效益,而是荷花文化。

    一片荷塘,就在镇子中央,面积多大?三百亩!一塘青荷三百亩,算是不小了。叶绿花红,蔚为壮观。

    仅凭气势,仍显单调。荷塘中间修有绿岛,塘中还有数株伞状大树,绕塘一周,全被绿化美化,塘边点缀曲桥亭榭,相互映忖,相得益彰。

 

   

    荷塘里辟出一条水道,曲回环绕。几只木划子,可供游客租用。还有身着民族靓装,头戴箬笠,摇动双桨的景船,或行或驻,供摄影爱好者拍摄。

    荷塘旁边,还有专门展示和彰显荷花文化的展区。展区内排放着各种各样的荷花盆景组合,每个组合都有主题或特色,不同品种,不同叶形,不同花色,艳丽缤纷。

    草坪、绿地、游泳池都被巧妙地利用起来。这些空间一时间成为清碧的天地,梦幻的世界。荷叶的清香与荷花的清香随风飘逸,令人心旷神怡。

    来自四面八方的摄影爱好者,无论是专业还是业余,都显得情绪高昂,男的,女的,年轻的,年老的,尽管相机不同,但拍的都很认真,都很勤奋。

    他们是应邀参加荷花节暨摄影大赛而来。酷日,湿热,汗水,都不在话下。布展者煞费心思,在荷花丛中安排了一组组荷花仙子,摆出各种造型,让人拍照或者合影。

    摄影者和游客,对于荷花仙子都特有兴致。不少摄影者帮助那些身着美丽古装的荷花仙子设计造型。一个有趣的造型摆好,马上就有一阵咔嚓咔擦的照相机快门声。

    荷花,是荷花节的外在形体。而荷文化,才是荷花节的灵魂。观荷花的兴趣是有限的,而品味荷花文化的潜力是无限的。不做荷花文化,只能看到五颜六色的外壳。

    看来,桥头镇的人们深谙这一点,在荷花文化上想了不少点子,下了不少功夫,取得的效果也是明显的。

 

    (本文作者:赵主明,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河南省信阳市政协常务副主席、信阳市作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散文学会东莞创作基地特约顾问。本文已经发表在《信阳晚报》副刊《南湖》头版头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