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将军故里览胜——清明故乡行之一

(2011-04-18 07:45:28)
标签:

陈元光

魏敬

陈政

将军祠

故里

王散木

旅游

分类: 其他

将军故里览胜

——清明故乡行之一

 

将军故里览胜——清明故乡行之一
开漳圣王故里牌坊

将军故里览胜——清明故乡行之一
与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信阳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李庆华在陈氏将军祠前留影

将军故里览胜——清明故乡行之一
陈氏将军祠

(联语:闽粤千秋歌圣哲,乡祠百代祀将军)

 

    4月2日上午,在固始两位同乡、作家李庆华和熊西平陪同下,专程到“开漳圣王”陈元光故里——固始县陈集乡,拜谒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陈将军祠和祭祀陈元光祖母魏敬的安山奶奶庙。中午与原来我在固始师范任教时的两届几位学生共进午餐,多年不见,他们都已事业有成,倍感欣慰。

    陈氏将军祠是为纪念唐代平抚“啸乱”,安定东南边陲,创建漳州的“开漳圣王”陈元光而建的祠堂。

    陈元光(657—711年),字廷炬,号龙湖,陈政之子。自幼聪颖好学,喜骑马、射箭。总章二年(669年),年仅13岁,领光州乡荐第一。次年,随伯父陈敏、陈敷入闽。仪观二年(677年),陈政病逝,陈元光袭左郎将之军职。永隆二年(683年),晋为正议大夫岭南行军总管事。经过大小百余次战斗,“蛮僚”啸乱被平定。以后20年无战事,陈元光领兵屯垦,兴办农业和文化事业。垂拱二年(686年),陈元光上《请建州县表》,建议在泉、潮设州立县,以便长治久安。武后准奏,命元光兼任刺史,建立漳州,并建漳浦、怀恩两县。陈元光治理漳州,开科选才,任用贤士;招抚流民,烧荒屯垦,兴修水利;办庠序、兴书院。同时在州内设36个保,于四境立行台,招抚山越人,以保闽南安定。主张民族间和亲通婚,并娶山越女为妻。对归顺者,划定地区居住,让其自己管理自己,称“唐化里”,又称“九龙里”。这些措施实施,促使闽南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睿宗景元二年(771年),陈元光轻骑御敌,腰受重伤而亡。百姓哀痛,肖其像以祀于绥安溪之大山寺。玄宗先天元年(712年),诏赠官赐谥忠毅。宋孝宗时,加封为灵著顺应昭烈广济王,命有司春秋祭祀。漳州等地感其功德,尊称其为“开漳圣王”,并设庙奉祀。

    陈元光著有《龙湖集》、《玉钤集》、《兵法射诀》等诗文集。

    陈氏将军祠由陈元光孙陈鄷建于唐天宝年间,占地5081平方米。原房近百间,现存房屋31间,建筑面积740平方米。将军祠面向浮光峰,门前一泓碧水,总体为四合大院,分前庭、后殿、耳室、配殿含廊,由石阶、石柱组成,石狮、石象立托。狮象背有浮雕花纹,石柱脚为方形,雕有人像名花,基石与楹柱浑然一体。正殿的建筑结构为通天摇铃双猴大梁四榀,大梁丈五,前后各跨三尺长度的挑梁,十六根丈四高石柱,承座在柱基石上,周围是青砖垒砌,石阶高于室外地平。檐口高丈四,木格花棱,薄木板满铺,仰上覆盖着青瓦,镶嵌着精巧玲珑的如意云勾子瓦头。正殿东西耳室,配殿均是斗子梁,方石立柱,承座在雕琢精美的柱基石上。朱漆木花格门窗。青砖灰瓦,背上排出双龟纹花板子,掩护着前后脊面。大殿正面陈元光将军塑像端坐正中,威风凛凛,大将风范,上书“开漳圣王”。正堂上方嵌“威震闽粤”、“尘净东南”匾额,楹联为“开闽数十年烽火无惊称乐土,建漳千百载香烟不绝祀将军”。整个建筑显示出军帐式的雄伟与威严。将军祠门前是1566平方米的月牙塘,右边是1150平方米的植物园。

将军故里览胜——清明故乡行之一
陈元光

将军故里览胜——清明故乡行之一
陈元光的父亲陈政
   陈政,字一民,光州固始(今属河南)人。青年时随父克耕攻克临汾等郡,功拜玉钤卫翼府左郎将归德将军。唐总章二年(669年),因泉州潮州间“蛮獠啸乱”,陈政奉旨以岭南行军总管率兵来闽“平乱”,屯垦云霄,置宅于火田村。仪凤二年(677年)四月病殁,葬于将军山
将军故里览胜——清明故乡行之一
陈元光的祖父陈克耕、祖母魏敬

陈克耕为唐朝“开国元勋”、左玉钤卫翊府中郎将、怀化大将军。

魏敬夫人因随丈夫征战大河两岸,功著太行恒岳,李渊特赐“元勋夫人”。
将军故里览胜——清明故乡行之一
陈氏将军祠后花园
将军故里览胜——清明故乡行之一
陈氏祖坟七星拱月牌坊
将军故里览胜——清明故乡行之一
陈氏祖坟牌坊前的陈政、陈元光父子
将军故里览胜——清明故乡行之一
祭祀陈元光祖母魏敬太夫人的安山奶奶庙

(联语:护土开漳功勋卓著,一门忠烈万古流芳)
将军故里览胜——清明故乡行之一
大殿正庭肃穆慈祥的魏敬塑像

魏敬,字玉珏,号云霄,是隋朝中书令魏潜的女儿,河南汝宁府人,世代望族,公元599年正月十一日出生。魏敬自幼习文学武,聪慧刚毅,文韬武略兼具。她18岁嫁王族后裔、世有“小王子”之称的陈可耕(字犊)。

魏敬夫人乃“巾帼英杰”,所到之处,都功勋昭彰。据《固始县志》记载,魏敬夫人回到故居后精心打造了几件“民心工程”。 一是剿灭山寇,为民除害。由于战乱连年,教化不及,当时安阳山上庙宇中聚和尚数百人,与盗匪勾结,不遵王法,施暴乡里。魏敬夫人查实后,表奏朝廷,征调府兵,分三路荡平巢穴,使地方安定下来。二是教文授武,培养爱孙。魏夫人对陈元光关爱有加,尽心培养。元光自幼聪颖过人,博览经书,贯通子史,少负盛名,13岁领光州乡荐第一,跟饱读经史的祖母悉心指教是分不开的。三是居安思危,积蓄军备。魏敬夫人奉旨建立安山养马场,培育良马,并就近采伐木料,制造战船,在山下的乌龙潭操练一支精兵。四是组织乡亲,发展生产。大力推广先进的农耕技术,使百姓衣食无忧。她的举措是一个亲民政治家的高韬,深得朝野人心,当地百姓称她菩萨临世,因而赢得广泛爱戴,为后世祭拜。(有关魏敬业绩,详见牛友博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