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客家情歌鉴赏(续完)
 
http://www.cctcct.com/admin/Editor/UploadFile/20081017162924512.jpg
热恋歌
   
八月十五看月光,看见鲤鱼泅水上。
   
鲤鱼唔怕漂江水,恋妹唔怕路头长。
 
   
八月十五月华华,郎端月饼妹端茶。
   
吃郎月饼甜到肚,饮妹细茶开心花。
 
   
八月十五月团圆,米粉炒面缠对缠
   
哥今有情妹有义,交个人情万万年。
 
   
这是热恋男女所唱的客家情歌。八月十五,月圆人圆,三首情歌都以八月十五的月亮作起兴,即景抒情。第一首以鲤鱼逆水而上的勇敢,表明男子执着追求爱情的决心。第二首描绘了赏月时的恩爱场景,道出了爱情的甜蜜。第三首山歌以米粉炒面相互缠绕,借喻两人相亲相爱到永远。
  
   
宝安行过几十里,日头当顶晒死哩。
   
有心连妹唔怕远,唔怕行到脚脱皮。
 
   
郎有心来妹有心,唔怕山高水又深。
   
山高自有人开路,水深自有撑船人。
 
   
两首情歌表明了有心连妹,不惧艰难的决心。前一首写实,显得朴实可爱;后一首务虚,充满乐观自信,两首情歌各有特色。
 
 
   
哥系绿叶妹系花,哥系绫罗妹系纱。
   
哥系高山山泉水,妹系山中嫩细茶。
 
   
哥系春白妹系黄,哥系糯米妹系糖。
   
年三十晡蒸甜粄,阿哥阿妹共一床。
 
   
春白:客家人把蛋称作春,春白即蛋清;黄:蛋黄;年三十晡:大年三十晚上;床:客家人称一盆板为一床板,此为一语双关,明指一盆板,暗指结为同床共枕的夫妻。两首情歌表达了热恋男女水乳交融的关系。艺术特色是山歌采用了博喻的修辞手法,博喻就是对同一个事物进行一连串的打比方,目的是加深印象,深化主题。
 
   
坐下来,嬲下来,嬲到两人心花开。
   
嬲到鸡毛沉水底,嬲到石头浮起来。
 
   
同妹嬲到二三更,听到鸡啼就着惊。
   
打开窗门看星子,样有润月无润更。
 
   
嬲:粤方言读音“liao”,座谈闲聊的意思;着惊:吓一跳;星子:星星;样有:怎么有,表反问。两首情歌道出了热恋男女的共同心理:总觉得相聚的时间太短,恨不能永远在一起。第一首运用了排比和夸张的修辞手法,“嬲到鸡毛沉水底”、“嬲到石头浮起来”,用违反自然规律的现象,表明了希望永远“嬲”下去的热切心理。第二首情歌直接铺陈,歌眼是“样有润月无润更”,妙在委宛反问,把热恋男女分手时恋恋不舍、怅然若失的心理,刻画得入木三分,让人回味无穷。
 
   
有一首吴歌《五更头》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
 
   
姐同情哥郎在床头,忽听鸡叫咦是五更头。
   
世上官员钦天监第一无见识,你做闰年闰月弗闰子介五更头。
 
   
高山点火唔怕风,大海航行唔怕龙。
   
阿哥连妹唔怕暗,妹子连郎唔怕穷。
 
   
甘愿嫁郎唔怕穷,阿哥讨食妹挽筒。
   
总爱两人情意好,做来做去天会红。
 
   
感情好、吃水甜。两首情歌表现了客家男女重感情、不怕穷的择偶观。前一首用排比和起兴的修辞手法,四个“唔怕”,一气呵成,表明了“妹子连郎吾怕穷”的态度。后一首情歌直叙手法,表明了两人同甘共苦和决心。“阿哥讨食妹背筒”,意思是“阿哥做乞丐,阿妹跟你拿竹筒”;“做来做去天会红”,则表现出积极乐观的精神,相信能过辛勤劳动,未来的生活一定会越来越红火。
 
   
哥有情来妹有情,两人有情怕曼人。
   
郎若有事妹担待,妹若有事郎出身。
 
   
敢拆庵堂唔怕神,敢连阿妹唔怕人。
   
阿哥好比诸葛亮,唔怕曹操百万兵。
 
   
曼人,谁人。这两首情歌表明了热恋中的男女冲破阻力大胆相爱的决心。两首山歌在表现手法上各有不同,第一首是直接铺陈,表明哥有情妹有意,互相支持共同面对困难和阻力的决心。第二首情歌运用起兴和比喻的修辞手法,阿哥自比诸葛亮,豪气冲天又不失可爱。
 
   
两人相好出哩名,别人破坏唔使惊。
   
总爱两人情意好,唔使媒人也会成。
 
   
岭岗顶上种布惊,唔使淋水也会生。
   
总爱两人情意好,唔使媒人也会成。
 
   
出哩名:出了名;唔使:不需要;总爱:只要;成:成功;布惊:一种野生灌木;生:生长。山歌表现热恋男女乐观自信的精神,他们相信只要两人相爱,即使有人破坏,没人做媒,一样能收获爱情。前一首山歌用直接铺叙,通俗易懂;后一首起兴手法,先谈植物再谈爱情,引入自然。
 
   
任打任骂唔使惊,无头挂颈也爱行。
   
口渴专吃炒豆子,肚饥偏吃萝卜生。
 
   
讲哩爱连就爱连,唔怕事情闹上天。
   
杀头好比风吹帽,坐监当作嬲花园。
 
   
两人相好出了名,天大事情唔使惊。
   
吊颈就爱同棵树,生埋就爱共条坑。
 
   
三首山歌表明热恋男女宁死都要相爱的决心。前一首“口渴专吃炒豆子,肚饥偏吃萝卜生”为对偶句,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味道。后一首用了夸张手法,把“坐监掉脑袋”的事情,看作是“逛花园和风吹帽子”一样轻松,显示了热恋中的男女乐观无畏的精神。第三首歌表明,即使是死两人都要死在一块的决心。这正应了一句老话,“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表明了客家男女对爱情的忠诚与坚贞。
  
   
入山看见藤缠树,出山又见树缠藤。
   
树死藤生缠到死,藤死树生死也缠。
 
   
这是客家山歌中的一首经典情歌,在客家地区广为流传,可以说是客家情歌中的绝唱。这首情歌运用了借喻手法。“藤缠树”、“树缠藤”喻热恋男女缠缠绵绵、生死不渝的爱情,山歌通篇不见“哥”“妹”“情”“爱”等字句,但情感之浓烈令人震憾;另外,这首情歌还运用了重叠的修辞手法,叠字、叠词、叠句,不仅增加了语意和语气的强势,也使山歌唱起来琅琅上口,产生回环往复的音乐效果。
   
相似的客家情歌有:
 
   
郎系葛藤妹系花,葛藤种在花树下。
   
葛藤缠花花缠树,缠生缠死恩两侪(咱两人)。
 
盟誓歌 
   
俩人相好讲过来,要学山伯祝英台。
   
在生两人共枕睡,死哩两人共棺材。
 
   
生爱连来死爱连,生死都在哥面前。
   
阿哥死哩变大树,妹变葛藤又来缠。
 
   
生爱连来死爱连,两人相好一百年。
   
曼人九十七岁死,奈何桥上等三年。
 
   
奈何桥:民间传说的连接阴阳两地的桥。这是表盟誓的客家情歌,感情炽烈。第一首以梁山伯竹英台作比,道出了“生同枕、死同穴”的誓言。第二首表达了“今生不足够,来世还相伴”的心愿。第三首借用数字,表达新颖,表明对时间的珍惜,对爱情的执著,“奈何桥上等三年”,两人结伴到阴间,生生死死在一起,感情之浓烈,让人为之动容。 
 
恩爱歌
   
郎有心来妹有心,铁棒磨成绣花针。
   
郎系针来妹系线,针行三步线来寻。
 
   
俗语:公不离婆、秤不离砣,这是表夫妻恩爱的客家情歌。情歌的特点是运用暗喻和借喻的修辞手法,“郎”喻“针”、“妹”喻“线”,“针行线走”借喻“夫妻恩爱、如影随形”,比喻形象,让人过目难忘。
   
贵州布依族有一首相似的情歌:
 
   
妹有心啊!好比花线配花针,
   
郎是花针朝前走,妹是花线后头跟。
 
   
冯梦龙的《山歌集》中也有了一首相似的诗歌:
 
   
郎有心来妹有心,二人恰似线和针,
   
针儿何曾离了线,线儿何曾离了针。
 
   
民间山歌和冯梦龙的歌诗,到底谁先产生呢?这已经无法考证了。因为民间山歌与文人的诗歌的关系是互相影响的,有的是“文人创作源于生活”,诗歌吸取了山歌的精华;有的是文人的诗歌影响了生活,山歌对诗歌进行了通俗化的传播。
 
   
竹排落水浮对浮,阿妹有子哥就愁。
   
又爱雄鸡并老酒,又爱糯米并姜头。
 
   
新打茶壶肚国国,阿妹有子九个月。
   
阿哥有钱唔敢使,留来阿妹做满月。
 
   
这是表现婚姻生活的山歌,两首山歌都是将为人父的男子的内心咏叹:妻子怀上孩子了,做月子要花钱,真是让人欢喜让人愁。前一首山歌的特点是真实展现了客家产妇坐月子的风俗习惯,糯米、老酒、雄鸡、姜头都是产妇补身子需要的物品。后一首“有钱唔敢使”,表明男子具有责任心。两首山歌都用了起兴手法,都是内心独白式的表达,歌句明白如话。
 
   
日头落山暗摸摸,老鼠出来游竹篙。
   
猫公出来打老鼠,阿妹出来等阿哥。
 
   
这是表现夫妻恩爱的情歌,傍晚时分妻子等候丈夫回家,即景所唱的情歌。这首情歌的特点是运用白描的手法,勾画了一幅平静温馨恬淡的生活图画,朴素的山歌,朴素的婚姻,朴素的爱情,或许平平淡淡才是真。
 
怨情歌 
   
有了笠麻莫打遮
   
连了一侪就一侪
   
一壶难装两样酒
   
一树难开两样花
 
   
阿哥出门要顾家
   
唔好心向别人家
   
要学鸳鸯成双对
   
莫学黄蜂乱采花
 
   
笠麻:斗笠;莫打遮:不要打伞;一侪:一人;唔好:不好。这两首客家山歌是怨情山歌,婚姻总有不和谐音,山歌规劝人们对待感情要专一。山歌的特点是运用借喻手法,前一首用“一壶难装两样酒”、“一树难开两样花”,借喻“滥情没有好结果”,规劝人们用情要专。后一首“凤凰成双对”喻“对爱情专一”,“黄蜂乱采花”喻“用情不专”,客家山歌用形象的事物来表述抽象的爱情,既有艺术性,又充满哲理,具有说服力。
  
   
门前桐树开白花
   
抹去正心留横丫
   
哥个姻缘妹有份
   
唔好风流唔顾家
 
   
桐树开花朵朵连
   
水车车水引旱田
   
好田唔使多车水
   
好妹唔使郎多言
 
   
正心:主干;横丫:旁枝;哥个:哥的;唔好:不应该;唔使:不需要。这是表怨情的客家情歌。两首山歌都用了“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的起兴手法,。前一首先谈桐树,再谈感情,用“抹去正心留横丫”,形象地批评男子是非不分行为荒唐,“只顾风流不顾家”。后一首先谈桐树、再谈水车,循序渐进,最后用“好田不用多车水”、“好妹不用郎多言”,对用情不专的女子委宛规劝,真可谓用心良苦。
   
客家人类似的俗语还有:“好神不用多烧香”、“好人不用多啰说”、“好子不用爷田地”、“好女不用娘嫁衣”等等。
  
   
先日想 嘴就乖
嘴就乖
   
龙肝凤胆都会买
   
草纸唔曾见三寸
   
肨谷喽鸡戏弄
 
   
乌鸦落地学鸡啼
   
先日讲过单爱
   
今日又同第二个
   
哪有面目来见
 
   
先日:以前; :我;唔曾:未曾;肨谷:肨音pang,指秕谷;喽鸡;发出声音把鸡引近。这两首是怨情山歌。前一首山歌通过婚前婚后的对比,说明对方言行上的差别,责怨对方心口不一。“肨谷喽鸡戏弄
”,形象地表达了遭受欺骗后委曲、无奈、心酸的内心感受。后一首山歌,怨恨对方出轨变心。艺术特色也是通过前后对比,责骂对方口是心非,见异思迁。山歌以“乌鸦落地学鸡啼”作起兴,含有学舌、伪装的意思。
:我;唔曾:未曾;肨谷:肨音pang,指秕谷;喽鸡;发出声音把鸡引近。这两首是怨情山歌。前一首山歌通过婚前婚后的对比,说明对方言行上的差别,责怨对方心口不一。“肨谷喽鸡戏弄
”,形象地表达了遭受欺骗后委曲、无奈、心酸的内心感受。后一首山歌,怨恨对方出轨变心。艺术特色也是通过前后对比,责骂对方口是心非,见异思迁。山歌以“乌鸦落地学鸡啼”作起兴,含有学舌、伪装的意思。
  
   
米筛筛米簸箕裁
   
声声句句唔要
   
你系有钱去娶过
   
心肝未必好过
 
   
米筛:用竹编织成的有漏眼的筛米工具,能筛去米中细小的糠头;簸箕:与米筛相似没漏眼的筛米工具,能筛除米中的谷粒;裁:筛米时来回摇动的动作;: 我;系:是;心肝:心地。这首怨情山歌,女方怨恨男方无情变心。特点是用起兴手法,触景生情,从筛米去掉谷糠谷粒,想到对方要抛弃自己。
我;系:是;心肝:心地。这首怨情山歌,女方怨恨男方无情变心。特点是用起兴手法,触景生情,从筛米去掉谷糠谷粒,想到对方要抛弃自己。
  
   
新打镰刀嘴勾勾
   
嫁畀死鬼冇贪头
   
又无银钱松用使
   
又无好话开心头
 
   
嘴勾勾:嘴弯弯;死鬼:客家妇女对自己男人的别称,带不敬之意;畀:音bi,给;冇贪头:没什么可贪恋的;松用便:用钱手头宽松。这首怨情山歌,是女方怪怨男方家无钱财,不懂甜言蜜语。艺术特点是用运了起兴的手法,俚语入歌,明白如话。 
 
离情歌 
   
十年交情一朝断
   
利刀落肚割心肝
   
石狮听到流目汁
   
佛祖听到心也寒
 
   
目汁:眼泪。这是一首断情反目而致分离的客家山歌。山歌运用夸张的手法,“石狮听到流目汁”、“佛祖听到心也寒”,无情感的事物都因此受影响,肝肠寸断,悲恸十年情断,把分离的悲愤和痛苦渲泻到了极致。
  
   
叔婆伯姆莫留
   
再好田庄都系泥
   
百万家财借手过
   
唔当床下两双鞋
 
   
田庄:田地山庄;都系泥:都是泥土,表轻视;唔当:不如、比不上。这是一首守寡孤苦要求改嫁的离情山歌,分离是为了追求幸福。山歌以申诉的形式,表明拥有家产不如拥有美满姻缘,歌眼是“百万家财借手过,唔当床下两双鞋”,“床下两双鞋”借喻“夫妻恩爱”,表明女子决心改嫁,追求幸福婚姻。  
 
偷情歌
   
一朵红花在河心
   
想去贪花水又深
   
贪花跌落河中水
   
风流浸死也甘心
 
   
竹塘行过凤岗墟
   
三更半夜来见你
   
老鼠偷吃猫公饭
   
几多惊险妹唔知
 
   
河心:河中央;竹塘、凤岗:地名;行过:走过去;唔知:不知道。这是两首偷情山歌。艺术特色是两首山歌都运用借喻的手法,前一首“红花”借喻“女子”,“探花”喻“贪花偷情”;后一首山歌“老鼠偷吃猫公饭”,借喻“偷情”。两首山歌巧用借喻,使山歌充满“暗语”,增加了“偷”的神秘与惊险,使山歌富于情趣。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