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人”
王散木

松柏长青红梅艳(作画:张静)
近读《说文解字》,翻至“人”部,释曰:天地之心谓之人。由此突发联想。
古人造字,可谓苦心。一个“人”字,一撇一捺呈两腿左右分立状,足踏大地,稳稳当当,头略上仰,显示出人的尊严。
“人”头稍俯,即成“入”字。入者,钻也。《说文》谓:自外而中也。钻进书本,钻进事业,入其门而得其道,众皆嘉许。然而,切不可钻错门径,钻进钱孔、钻进权眼、钻进石榴裙下而不能自拔,那就会失去人的尊严,永远把头低下。
人言为信,一言九鼎。圣人慎言,言必信,信必果,令千古景仰;小人谗言,隐善扬讹,让人人唾弃;为人言而无信,失信于人,失信于民,虽得志而未必久远,纵权重而不能服人。
人若是自鸣得意,自命不凡,自以为是,常把两手臂叉开,就成“大”字。自高自大,夜郎自大,老子天下第一,老虎屁股摸不得,就象儿童吹气球一样,大到极限,就会爆炸。
人若是喜欢吹吹拍拍,甜言蜜语,前呼后拥,听不得半点逆耳之言,有人提出半点不同意见,就把两眼鼓得溜圆,那“人”字就变成了“火”。动辄发火、冒火、光火、火冒三丈,就得警惕“走火入魔”,迷途难返。
人若是脱离群众,变成孤家寡人,就是“个”字,茕茕孑立,好不孤单。几人相聚便为“众”,为何不写为“人人人”或“从人”?这也是有讲究的。古人云:三人处,便有一人居上焉。上面的人务必小心,你是下面的人人抬着、扶着的,要是脱离了基层民众,就难免从上面掉下来。
由“人”字生发开去,可生出无限感慨,为“人”实在不易!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