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王散木:读拾花女人散文集《梦里花开》

(2009-05-30 16:37:38)
标签:

叠字

一份

淡定

散木

梅朵

江南

杂谈

分类: 文艺评论

灵动 多情 淡定 明亮 唯美

——读拾花女人散文集《梦里花开》

 

王散木

 

 

    拾花女人说,拜托您读一读我的这些难能拿得出手的零零碎碎的文字,看看能否读得出些微值得琢磨的感觉。我说,先读读看,说不准。

    读拾花女人的《梦里花开》,开篇《百泉情韵》就把我给震住了,不仅读出了情、品出了韵,更从字里行间、意会言传中,感受到了一种情怀、一种意境、一种豁达、一种操守。那就是——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欧阳修的“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邵康节的“吃一杯杜康酒乐陶陶”、“松心老犹坚”,孙公和的“闲窗听雨摊诗卷,独树看云上啸台”……如此容量丰盈的宏篇统帅全书开篇、雄踞首章之首,堪孚大任、受之不惭!

    阅读拾花女人的《梦里花开》,给我最强烈的感受在五个方面,可以用十个字来概括,那就是:灵动、多情、淡定、明亮、唯美。

    灵动,主要体现在语言的灵动、构思的灵动、意蕴的灵动、感悟的灵动。

    《梦里花开》全书近150篇作品,可以说篇篇语言都透出一种鲜活、灵动。尤其是对词性的活用,是拾花女人语言的一大显著特色。“那高高低低、深深浅浅的山啊,就像怀春的妙龄女子,丰满而多情。她早已怦动的情怀,依次秀丽出梨花的白、杏花的红、桃花的粉,桐花的紫。绚烂缤纷交错相织,凸起在无垠如海的绿缎上,如诗如画,似梦似幻,整整鲜活了一个季节的生命。”(《追寻记忆中的山》)“为祖国的明天明媚出更加艳丽的光芒。”(《世界上最美的花朵,开在心里》)“在唐诗宋词的烟花中蔓延着窈窕。”(《在水一方》)“那故事的中心一直生动着我的笔尖。”(《守候月亮》)“将生命的色彩绚丽到极致。”(《梅,飘逸在雪笺上的情诗》)“潇洒着自己的风景,美丽着自己的生命。”(《梦醒梦犹在》)这些原本为形容词的“秀丽”、“鲜活”、“明媚”、“蔓延”、“生动”、“潇洒”、“美丽”……一经作者妙手巧翻(形作动),不仅使其本意更加绚丽多姿,而且让通篇乃至各个段落、语句都飘溢出性灵与动感。

    巧用叠字,也是拾花女人作品语言上的一大特色。诸如:“涨涨落落的情思”、“深深浅浅的落寞”、“寻寻觅觅的伊人”(《心舟如梦》);“我在凄凄迷迷中等待,我在殷殷切切中等待,我在惶惶恐恐中等待”(《在水一方》);还有“迷迷离离的情愫”、“清清淡淡的忧郁”、“郁郁葱葱的绿荫”、“袅袅娜娜的清香”、“平平仄仄的清词”、“隐隐约约的愁烟”;“铺开深深浅浅的思念”、“咀嚼凄凄惨惨的哀怨”、“弹拨悠悠远远的眷恋”等等,等等……这些叠字具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无论是用来刻画人物,描写事物,还是用来抒发情感,由于运用恰当,收到了多种多样的艺术效果。具体表现在:叠字能使语言具有生动性、形象性,从而增强语言的艺术表现力,具有绘画美;叠字能使韵律铿锵悦耳,富有音乐美;叠字可以组成整齐的句式,具有形式美;叠字能使意思强化,起到强调作用;叠字能使上下文联系紧密,一气呵成。

    《黄山松》没有按部就班的开列景点、去写黄山的雄奇,而是抓住峭岩上挺立的黄山松和山道上斜步如飞的挑夫,去进行立体的观察和细致的描述,然后,笔锋一转:“那绝壁苍松和老人的影子,似乎是一种磁力在吸引着我,使我不得不去思考关于人生价值的问题……回忆他们在山道上斜步如飞的身影,我似乎明白了黄山松何以能够在悬壁之上铸就挺拔的风姿,也明白了黄山之景能够卓绝千古的秘密。”可谓构思奇巧,独辟蹊径。

    在《芦苇芊芊》中,拾花女人说:“当秋天的阳光将大把大把的金黄洒在这一方连天接云的水域中,你可以听到阳光充满喜悦的声音,你可以掬起一捧金黄揣在怀里,尽情地享受那一方宣泄着生命内蕴的光彩。”秋阳洒下“大把大把的金黄”,而且有声音并能“揣在怀里”尽情地享受,这是具有多么深邃的意蕴并闪射出怎样的一种灵动啊!

    拾花女人描述《槐花开时》的情景是“漫步沁园,拥着一片诗意的心情,欣看每一叶绿色,欣闻每一瓣花香,感悟一树槐花的生命……花开花落两寂寞,而灿烂只是其间的一个情节,而恰好是这个情结孕育了一个季节的一片颜色、一段花香,谱写了一朵花儿粲然的青春。”这样的感怀不仅灵动,而且意味深长,不由你不去回味、不去畅想。

    多情,主要体现在浓浓的乡情、融融的亲情、淳朴的友情、温馨的爱情。

    “走过他乡的秋天”,始终怀想着故土《那方湛蓝色的秋天》,“从没发现有哪一片天空的蓝色,可以让我像故乡一样用一生的记忆去守望。故乡的秋天在我心中写满的,是老屋檐头那片纯净的瓦蓝,是山梁上那片宁静的湛蓝。”她“写满”我心中,高悬在“老屋檐头”和宁静的“山梁上”。拾花说:《孤独,是一壶乡思浸泡的老酒》,“如果春天的阳光一直煦暖,如果夏天的风儿一直爽快,故乡的颜色就永远不会凋谢,故乡的四季就会青春长在,故乡的情韵就会与天地并存,与日月同在。”“我是在大山里行走的孩子,我把一生的枝节盘错在大山强劲的筋骨里,与大山其他的儿女们一起在山的怀抱里奔跑,生不相离,死不相弃,在紧紧的相依相偎中让生命葳蕤生光。”“故乡呵,无论脚步走多远,无论目光走多远,无论影子走多远,我都永远走不出你一脉清流的牵牵绊绊的挂念。”(《夏日私语》)这里所灌注的是多么浓厚的乡思之情啊!

    “很想在麦子黄了的时候,沿着那条熟悉的小径,再一次去亲吻母校醇香的味道;很想再一次去坐在那棵老柳下,啃一个伙房蒸的金黄的窝窝头;很想在那张缺了一角的乒乓球案前,再打一次长球;很想再坐在操场上,看一次师生文艺联欢会;很想再坐在漏雨的教室,听一堂乡音浓浓的讲课;很想再坐在那张破桌子前,做一张用蜡笔刻写的试卷;很想再看看寝室里我们睡过的水泥地板,很想再摸摸门前陪伴我们长大的那株小白杨……”《母校,永远抹不掉的记忆》,怀想是那样的情深意长!

    从故乡的小溪、故乡的炊烟、故乡的月亮、故乡的校园,到“家乡高坡上那片长满阳光的土地”、“那一片怒放着爱慕、执著和坚强的向阳花”(《向阳花》)……淡淡的乡愁、浓浓的乡思全部凝聚到作者的笔端,表达出女性那特有的细腻。

    拾花女人的作品里,流淌着一条潺潺绵绵的亲情小河。尽管篇幅不多,读来入肺透腑。留在记忆深处的永远是父亲的背影,无论何时何地都想给母亲唱一首朴实的歌——《母亲,今天我为你写诗》:“我亲亲爱爱的母亲,我勤勤俭俭的母亲,我劳累一生的母亲啊!”“我亲亲一生的娘,我苦苦一生的娘”,您是“一条养育生命的河”、“一片沉默的黄土地”、“一把犁铧”、“一把镰刀”、“一头拉犁的牛”;您的“少年是一根扁担,是一把风箱”、“中年是一叶舟,一支桨”、“老年是一根迎风的残烛”;母亲啊,您又是“春天里的一株兰花”、“夏日里是一株碧荷”、“秋日里的一朵菊花”、“冬日里的一朵梅花”,更是田野里“一株飘香的麦花”……“您的目光为什么不能够少一点温暖?您的双手为什么不能少一点抚摸?您的白发为什么不能少一点霜花?您的面颊为什么不能少一点苍白?您的皱纹为什么不能少一些波浪?您的眼帘为什么不能少一些褐晕?您的步履为什么不能够少一点蹒跚?您的话语为什么不能少一点关怀?您的心头为什么不能够少一些牵挂?”千呼万唤,柔肠百转,亲情融融,母爱无边!

    拾花女人很幸福,她有一位话语如诗、慈爱无际的父亲。放假归来,“当我从车上走下来的时候,父亲跑上前去,一把把我揽在怀里,高兴得像个孩子。我又看到父亲眼里的那丝绿意了。……父亲一手提着我的行李,一手拉着我的小手,行走在柳枝枯涩的音乐里,我没有感到冬天的寒意。相反,在我的眼里,涌动的依然是春天那浓浓的绿色;在我的心里,翻滚的依然是绿意浓浓的亲情。……那无言的柳树,见证着一个父亲对儿女的情意。它告诉我,父亲的爱如柳色青青,在人生的四季里绵长而浓密。”(《柳青丝长》)“我和父亲坐在阳光灿烂的笑声中,看着一支支茎干擎着一朵朵花盘,簇拥着一个个金黄色的梦,走过丛生绿意的夏日,走过盛产金色的秋野,接着,一个个饱满的种子裹着黑白条纹的外衣被挂在篱笆围成的小院,于是就会有一个安适的冬天在香甜的毕剥声里,消磨阳光的味道。”(《向阳花》)温馨的一刻、温馨的一天、温馨的一年、温馨的一辈子、温馨的生生世世……父亲晚年的一幕,尤其刻骨铭心:“就在父亲一转身的刹那间,我看到他眼里浸出了几滴泪花,我心里一紧,急忙上前想去拉住父亲,可是父亲走得太快了,只留给我一个消失在风雪之中的苍凉的背影。而那背影啊,一直到现在也没有离开我的心中。”(《清明前夕,想起父亲》)不尽的思念,永远永远!

    拾花女人笔下的爱是大爱、是广博无私的。从亲人、朋友到陌生人、迷路的孩子,从早行者、夜行者到航海的人、饱受病魔折磨的人和正在受刑的犯人……爱,不仅撒遍了肥沃的黑土地、多情的黄土地,更惠及到充满贫困的土地、遭遇灾难的土地和每一个角落里,“让阳光的香气吻遍每一个阴冷的角落,让缺少芳香的人住在花开的村庄,享受人间花朵般灿烂的幸福和安详。”(《世界上最美的花朵,开在心里》)

    少年的友情往往可以让人记念一生、温馨一生。拾花女人在《西山游记》里回忆:“记得那个时候,也是这样的季节,每到星期天,我和小伙伴们就背上书包、挎上篮子,到离村庄二三里处的山上去采摘野果。那个时候,山上野林丛生,一到秋天,野果子到处都是,整个秋天仿佛就是为我们这些天生顽皮的孩子制造的乐园,或者说整个秋天就是我们这些孩子的。我们在山林里捉迷藏、捕小鸟、采草莓、摘野木耳,只要是可以玩的,可以入口的,我们都不会放过。”在淡定的叙事中,展现给我们的是童趣野趣,追怀的是永远难忘的美好的童年记忆。

    二十多年后的一个深秋,当年的小伙伴都已年近不惑,精心策划了一次聚会野餐。大家席地而坐,“全然忘掉了年龄,开怀畅饮,放声狂歌,追打着,翻滚着,释放着童年的情怀……”“快乐的时间总是显得很短”,不经意间,晚霞点燃了苍林,鸟雀盘旋着归巢,山寺晚钟悠扬。归途的半山腰上,“我一不小心踩到一块松动的岩石,倏忽之间便滑落下去,眼睛一闭,这下完了,便什么也不想了”。当睁开惊惧的眼睛时,居然发现自己悬落在参差错杂的野生酸枣树丛间,枝条上闪烁着圆溜溜、光滑滑、红得发紫的一颗颗小酸果。“我不顾伙伴们回荡在山峪的急呼高唤,欣喜地去摘那一颗颗晶莹浑圆的小东西,久违的野趣勾起了我已经遥远的儿时记忆。”“当伙伴们焦急地找到我时,他们已是气喘吁吁、汗流浃背了。他们看着我若无其事的样子,又好气又好笑,就好像我是一个受伤的小动物一样,在我身上乱看,把我掉过来转过去地给我检查着。我看着他们怜惜我的样子,我突然好感动好幸福,忙拿出摘好的酸枣塞进他们的嘴里……”(《西山游记》)感受着童年伙伴们的“急呼高唤”、“气喘吁吁”、“汗流浃背”、“掉过来转过去地”“乱看”,此时此刻,多么令人感动,好幸福、好惬意!

    《丁香花开》这篇作品讲述了一个曲折美丽的故事。上半部分不仅充满诗情画意,而且留有无尽的想象空间,很美,就是文学欣赏中的“空白美”;下半部分,充溢着淡淡哀愁,而且富有温馨的人间真情,凄美而不忧伤。美,实在是美!

    拾花女人笔下的爱情,没有干柴烈火、没有生死相许、没有海誓山盟。她独辟蹊径,提供给你的是一种让人终生享用不尽的美,浪漫而委婉、平和而温馨。《心花》写尽了情感世界的美好、写尽了作者对爱情崇高的憧憬。“心花”是什么?是一支歌、一杯香茗、一份关爱、一句暖语、一个微笑,是春天的“一份绿色”“一段花香”、是夏天“一塘清幽的月色”、是秋天“怒放出生命最高贵的金黄”、是冬天“开满了原野的雪花”……拾花女人笔下的爱情又不是虚无缥缈的,《云水禅心》中“一袭黑色斗篷”是精神寄托的意象、是魂牵梦萦的偶像,是月光下“伊人”守候的对象。不仅是对爱情的寄托,也含有对人生美好理想的追求。

    什么是爱情?拾花女人说:“爱情是两只鸟儿在风雨中相依相偎飞翔的弧线,是夕阳告别山林吻在天际的一抹深红色的回忆,是月亮与太阳永不相聚又永不相离的默默守望,是天与地一高一低的默默相依……”是“在那些贫困的岁月里,在那些风雨飘摇的日子里,一个男人用一双山削的肩为一个女人扛起了一方灿烂的天,一个女人用自己一双灵巧的手为一个男人缝补了一方厚实的地。”(《做一只为爱情唱歌的荆棘鸟》)

    拾花女人对爱情是这样解读阐释的:“我们的月亮应该是圆圆的,是满满的,应该贮存了四季丰盈的柔情,涵纳了天地完美的精华。虽然它有残缺的时候,而那残缺的空白正好可以填注我们的相思,正好可以让我们用爱的阳光,去悉心温暖那清寒如玉的蟾宫。”“守候月亮,我在天之一方,用一心的喜悦,去相迎你缠绕而来的思念;你在地之一隅,是否也在用一心的执著来回应我姗姗而去的深情?”“让我们用真心来守候月亮吧,因为,心约就是月亮,守候月亮就是守候我们的心约。”(《守候月亮》)

    拾花女人对爱的憧憬是高贵的:“我曾经仰望雪花中一朵旖旎的梅朵,对我的爱人说,今生你是一片雪笺,我是一枝滴血的梅朵,在你洁白的生命里书写我们的爱情,让殷红的情思洇湿高贵的梦。”(《梅,飘逸在雪笺上的情诗》)

    拾花女人笔下的爱是执著的:“仅仅是为了你一次虔诚的相约,我已经习惯了将沉默当成滋养,将孤独当成温床。即使雨打柯瘦,即使风零妆残,我也依然用洁白的灵魂恪守执著和坚强,在生命的边缘线上镌刻着爱的篇章。”(《睡莲》)

    拾花女人笔下的爱情是甜美的:“我不知道前世你我在哪一个世界里轮回,但是,我明白,今世,我会掬一捧清纯,在你向我驶来的目光里,为你洗尘;我会做一朵娇羞的睡莲,在你依依荡漾的情怀里沉醉,在你温柔丝丝的呵护里妩媚。”(《睡莲》)

    拾花女人笔下的爱情更是浪漫的:“想起我们相遇时的情景,那一方水草正青,那一池湖水正蓝。我们摇一桨霞辉,在深深浅浅的河里追溯。那寻寻觅觅的橹桨引领着我们的思想,在感情的波澜里写着神圣的诗行。”(《剪一枚月亮给你》)

    《梦里花开》以梅雪为寓体,展示了一段高尚圣洁爱情的全过程。从相逢、相识、相知、相慕、相拥到相思、相恋、相许、相依、相守,“在你的怀抱中红艳、美丽,直至春天来临,与你一起融进深深的土层,再孕育我们的来生。”这是一场超凡脱俗的爱、一场死而无憾的爱,爱得自然合理、爱到地老天荒、爱到永生永世……《一帕梅红》写的是一段缠绵凄美的爱情故事,从英俊少年庙会得诗帕、从军立战功到朝堂受封赏、弃官寻故人……情节是完整的,过程是曲折的,结局却是出人意料的。

    淡定,主要体现在叙事的淡定、议论的淡定、抒情的淡定、写意的淡定。

    阅读拾花女人的作品,你会有一种心平气和、从容不迫的淡定感觉。首先是她叙事的淡定:“一朵朵小小的生命,倩倩地依偎在荒郊野外的丛草林间,静静地开着。苍绿色的叶蔓,金黄色的花瓣,娇柔倩丽的花朵,擎着一丝丝淡淡的馨香,迎取我寻你的目光。”“我不知道,除了我,有没有人知道你来时的方向,有没有人读懂你绽放的情韵,但我知道,在我的心中,你永远都是那么清秀玲珑,永远都是那么恬淡安静。而你幽幽淡淡的情态呵,永远都缠绕在我清寂的心房。”(《淡淡菊花香》)“月之魅力,在于静美,任何时候都是轻轻地来,悄悄地去。不管是银空湛湛,还是云遮雾掩,她都从容于广天浩宇,在镇定中固守一份沉默的姿态,在静柔中保持一种超然的境界。”(《月·花·人》)

    其次是写意的淡定、抒情的淡定:“读你,在山径涧畔,携一瓣娇黄,一瓣灵性;读你,在林间草甸,依一瓣清新,一瓣恬淡;读你,在深庭小院,擎一瓣高雅,一瓣超然。菊朵是你灿烂的笑脸,菊香是你生动的语言。”“如果生命可以是舟,你就是引领我归航的桨帆;如果生命应该有岸,你就是我停泊疲惫的港湾;如果生命允许有梦,你就是滋生我希冀的摇篮。”(《淡淡菊花香》)“你层出不穷地更换着漂亮的衣裳,是不是为了愉悦我的双眸?你或淡或浓地飘逸着幽幽的清香,是不是欲来撩拨我的衷肠?你隐约含蓄地吐露着缠绵的心语,是不是想给我诉说一段深刻的情事?”(《那些花儿》)

    就是议论,拾花女人也是那样娓娓道来:“我不知道他们为什么不离开,也许是在守候什么,或者在准备向冬天诉说什么;也许在等候我,怕我来看他们的时候,而看不到秋天的颜色;或许他们正在完成生命中一场伟大而平凡的告别仪式。总之,其他的叶子都蝴蝶般纷纷离开了,而他们却伫立枝头,不肯离去,就一定有他不离开的理由。”(《两片叶子》)哪怕是追询、叩问,拾花女人照样都是疾缓适度、和和徐徐:“仔细品味,每一朵花瓣,都是一个美丽的世界,都有一个美丽的梦。只是不知道那梦有没有一个绽放的花期,不知道那梦里的蝴蝶是不是翩翩双飞翼,不知道那梦中赏花的人会是谁?”“明月在天,一份空旷、一份寥廓、一份宁怡,一份静美,可以让生命驻足吗?琼花在地,一份清丽、一份婉约、一份柔媚,一份淡雅,可以让灵魂休憩吗?”(《月·花·人》)

    明亮,主要体现在阳光的明亮、月光的明亮、湖光的明亮、花草的明亮。

    拾花女人的作品里处处呈现亮色,时时充满阳光,可以称作“阳光写作”。这种动因缘由是:“因为毕竟大多数人还没有到达一种很高的精神境界,我们的生活还没有完全普照高贵的阳光,还存在着一些阴暗卑琐的角落,还有一些阴影在影响着我们的行为甚至思想,生活还需要有一些光亮明媚的精神引领;我们,还有一些人找不到阳光的方向。”因此,“感念带给我们光亮和温暖的太阳,更感念并讴歌那些播种阳光的人。”“有没有一颗太阳浇注过的思想,有没有一颗可以照亮黑暗、温暖冰冷的心肠?”(《向阳花》)因此拾花女人的笔下,阳光是明亮的、月光是明亮的、湖光是明亮的、花草也是明亮的,因为拾花女人的心里始终有阳光。她坚信:心里有阳光的人,“再寒冷的冬天也是温暖的”、“再黑暗的夜色也是明亮的”、“再坚硬的冰山也可以融化成水”、“再冷酷的人生也能够开出爱的花朵”。(《在心里种植阳光》)

    拾花女人说,我想把生活中美好的一面展示给人们,让人们享受生活,而不是抱怨生活,即使是忧愁的、悲伤的,也要用美的事物去表达,给人以积极的生活态度,让读者获得心灵上的按摩,让心情变得平静而不浮躁。因为现在的社会中,人们的心情普遍比较浮躁,很少有人能够平静地去审视自己的生活、思想,每天为生活所累、为物质所累,人们潜在于内心的善良、真诚等有时被忙碌的繁杂事务所遮盖了,因此出现了精神上的困乏,或者意识里模糊了人生的方向。不管生活也好、工作也好、爱情也好……如果能够静下心来平静地思考,每个人都会获得一种心灵上的愉悦,一切都会向着美的善的真的方向发展。

    通过阅读拾花女人的作品,我们可以明显感知到:《心花》是一篇寓意很广的文章,不单指爱情,可以上升到人间所有的情感。《梦里花开》的部分篇目,看似主要阐述美好的爱情,但是,这些意象可以深化到人的某种美好的精神寄托。就像屈原在诗歌里经常用到美人、香草等一样,它们都是对美好理想境界的追求。在这个爱情也有些贬值的时代,一份高尚的专一的情感就显得异常珍贵。

    唯美,主要体现在景色的唯美、意境的唯美、摹状的唯美、铺排的唯美。

    首先是景色的唯美。《追寻记忆中的山》中,截取了山的四季:春风、夏雨、秋霜、冬雪,抓住了四季中极具特色的物象的美。

    《春到桃花岭》对桃花的描写,传达的是意境的唯美——“那花朵,一瓣瓣,一朵朵,一枝枝,一树树、一簇簇,游弋在四溢的芬芳中,散开了,是一首秀丽的诗;聚拢了,则是一幅绚烂的画。”“桃花抑扬的韵律在一岭火红里起伏着,仿佛是后生的笑声,又疑惑是村妹的歌声。那声音清脆而嘹亮,浸透了桃花的热烈和娇艳,在山谷间讲述着一个古老的与桃花有关的故事。”

    《遥想江南》通过一连串比譬,彰显出摹状的唯美——“江南是一枚裹满了相思的红豆,在春天的枝头唱着古老的歌;江南是一首可扬可抑的诗,婉约含蓄;是一幅亦淡亦浓的画,淡雅朦胧;江南是二胡弦里流出的音韵,那柔软的弦音里悠扬的是阿炳忧郁的目光,还有二泉月下清波溢散的琴香。遥想中,江南坐在一叶乌蓬扁舟上,摇一橹烟雨迷离的清韵,深深浅浅地咿呀着,走入了淡淡的水墨里,走入了我们的梦中。”

    读《在水一方》,我们又品味到了铺排的唯美——“吟一行春天,我在风妩媚了杨柳的渚岸,去捕捉你一汪水灵生动的清澈;唱一章夏天,我在雨润湿了菡萏的湖畔,去采撷你两颊清纯欲滴的鲜嫩;谱一曲秋天,我在霜染红了枫叶的芳林,去拣拾你遗失在青苔上的音符;舞一支冬天,我在雪洁白了腊梅的山谷,去寻觅你傲放在枝头间的冷韵。”

    品咂拾花女人的作品,你还能感知到景亦人、人亦景、物我相融、物我两忘的情致。诸如:“我喜欢将目光植入你柔软的波中,静静地看你,你是我眼中的风景;而你也会在静静地看我,我也是你眼中的风景。”“我曾经走进过你的心里,聆听过你的心弦;你也走进过我的心里,偷走了我的情怀。”(《百泉情韵》)

    拾花女人的作品里,还有不少是充满禅悟释理的。诸如:“当从想象中回来时,我还是我,叶子还是叶子;我回到了生活,叶子也没有离开枝头。我在生活里寻找我的情感,而叶子在干什么呢?她会在绿色中寻找属于它的归宿吗?”(《两片叶子》)“彼岸花,开一千年,落一千年,花叶永不相见,独自彼岸路。情不为因果,缘注定生死。”“花儿谢了还会有再开的日子,草儿枯了还会有再绿的季节,而我们的生命一旦消失了,便没有再来的时候。”(《夏日恋语》)“一砂一世界,一花一天堂。宿命里注定,有一个轮回会走过你我的世纪,让我们在水中相逢,让水成为你读我的天堂。”(《睡莲》)“我在天地的怀抱中呼吸,天地在我的灵魂里延展。何谓天,何谓地,何谓我,我于何处,何处是我,我无从分清。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便会在一瞬间抖落了一个真实的自我。”(《怀念山里的夜色》)“在世俗面前,我看见自己是一个可怜虫,不敢恨我所恨、爱我所爱,不敢真正地放浪于形骸之外。有时候,我感觉自己甚至不如扑火的飞蛾,不如冲出裹茧的蛹。这也许就是人性的悲哀之一,灵魂里不想做物质的奴隶,形骸上却做了精神上的阿Q。”大胆自我解剖,袒露出一个真我。

    总之,拾花女人的作品很美,“那种美与众多的美丽不一样,那是一种你只要瞅一眼就想把自己的全部灵魂托付给她的美丽,那种美冷而不寒、艳而不媚、柔韧暗济,如绝壁梅花。”(《一帕梅红》)我赞同有人曾经对拾花女人作品的评说:细读《杨柳青青情几许》首先感受的是作者对生活中的热情与善意,全文始终有一双慧眼,于凝眸处发现柳的故事,于柳中再植进一道道生活中的风景,并将其纷然诉诸笔端。而这些风景,呈现出的一个个情结是美好的,纯朴的,也是温暖和亲切感人的。在作者咏柳的情结中,肆意刻画着“杨柳含烟,灞岸春色”的画面。从孩提时候开始的吹柳叶、鸣柳笛、捉蝉蛹,到聚在外院老柳树底下的一日三餐,不时冒出来的声音穿透了柳树梢头取代了那个时代的悲悯。作者运用近似白描的语言,不惜词汇地赞柳誉柳,洋洋数万言,显示出作者对文字的整体把握和驾驭语言的功力。作者的情感像一树被春风吹荡的柳枝,随风波荡。也许你没在意,也许你正痴迷,倏忽之间,就把读者的心弦拨动了。自始至终,我都相信作者是在写自己,写记忆里那些纷繁摇曳思绪,写灵魂里那些感情结,写青涩岁月那场美丽却又忧郁的风花雪月的梦。

    我想,作者也许太过于追求唯美了,有时美得几乎让你来不及喘息。如果作品的语言稍微能够再质朴一些,或许更富有乡土气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