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讲坛:百首经典古诗词解析(一)

(2009-01-30 16:21:13)
标签:

关雎

参差荇菜

雎鸠

窈窕淑女

文化

分类: 说古论今

开篇语

 

    这里精选了我国古代近三千年间的百家经典诗歌共一百二十余篇,是我上世纪八十年代断断续续为学生开设讲座时的讲稿,后来结集名为《诗苑撷英》,出版后曾作为河南省中专语文辅助教材使用。入选作品篇篇皆有佳句、“诗眼”,脍炙人口、千古传唱,包括写景、抒怀、咏物、言理、叙情、叹时等多方面的内容。解析中为突出“助读”特色,每篇都是先引原诗,再介绍作者、注释疑难字词、译文、简析。语言尽量通俗易懂,文字力求简洁生动。本次发布前,本人又对个别内容作了相应修订调整。不当之处,敬请专家指正。

 

关雎(《诗经》)

 

王散木

大讲坛:百首经典古诗词解析(一)

 

【原文】

 

关关雎鸠①,在河之洲②。

窈窕淑女③,君子好逑④。

参差荇菜⑤,左右流之⑥。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⑦。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⑧。

悠哉悠哉⑨,辗转反侧⑩。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⑾。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⑿。

                      大讲坛:百首经典古诗词解析(一)

【《诗经》简介】

 

    《诗经》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编辑成书的时间大约在公元前六世纪左右。《诗》国诗歌总集,它收集西周初年至春秋代约五百年间305篇诗歌。它最初叫做《诗》、《诗三百》、《三百篇》等,到西汉被统治者尊为儒家经典之后,才有《诗经》之称。共305篇,分为《风》《雅》、《颂》三大类。它们从各个方面表现了西周到春秋中期500多年间的社会生活。句式以四言为主。根据不同内容的需要,分别采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语言朴素优美、韵律和谐。写景抒情都富于艺术感染力。对后代文学有很深远的影响。

                             大讲坛:百首经典古诗词解析(一)

【注释】

 

    ①关关,雌雄雎鸠相对和鸣上午声音。雎(jū)鸠(jīu):水鸟名,即鱼鹰。传说它们情意专一。关于雎鸠,古今说法不一,有的说是水鸟类,有说属于鹫类,还有的说属于鸠类。这些都不必要去刻意考证。据说雎鸠双栖双飞,当它们离散时,便不再与别的异性共栖。

    ②河,黄河。洲,水中央的陆地。一、二句是诗人借眼前所见的景物起兴(起兴,开头的意思,即用别的事物以引出诗人要说的事物)。

    ③窈窕(yǎotiǎo):美好的样子。淑女:品貌端庄的好姑娘。淑,美善,文静漂亮。

    ④君子,这里泛指未婚的男子。好(hào):男女相悦。逑(qiú):(雔)之借字,(雔),双鸟之意,这里的意思是配偶。好、逑,在这里都是动词,就是相互爱慕而希望成为配偶的意思。

    ⑤参差(cēncī):联绵词,长短、高低不一致,不整齐。荇(xìng)菜:多年生水草,茎细长,叶略呈圆形浮于水面。花黄色。根茎可吃,全草可供药用或作饲料或作肥料。

    ⑥流:同“摎”(jiū),就是求取或捋取。和下文的“采”、“芼”(mào)义相近。左右流之,时而向左、时而向右地采集荇菜。这里以彼女勉力采集荇菜,隐喻“君子”的努力追求“淑女”。正是她采荇菜时的美好姿态才使“君子”时刻不忘,梦寐以求。

    ⑦寤寐(wùmèi):寤,睡醒;寐,睡眠。这里是日日夜夜想念的意思。

    ⑧思服:思念。“服”古读如“愎”,与“思”同义。

    悠哉悠哉:就是“悠悠”,长的意思。这句是说思念绵绵不断并急切难耐。

    ⑩辗转:转动,此指翻身。反,覆身而卧。侧,侧身而卧。这句的意思是:想念啊想念,想得我翻来覆去睡不着。

    ⑾琴瑟:都是古代的乐器。友,亲爱。

    ⑿乐(lè):高兴;喜悦;愉悦。这句的意思是:敲钟打鼓来使她快乐。

              大讲坛:百首经典古诗词解析(一)

【译文】

 

雎鸠鸟关关和唱,在河心的小洲上。

好姑娘苗苗条条,哥儿想和她成双。

水荇菜长短不齐,采荇菜左右东西。

好姑娘苗苗条条,追求她直到梦里。   

追求她成了空想,睁眼想闭眼也想。

夜漫漫相思不断,尽翻身直到天亮。

长和短水边荇菜,采荇人左采右采。

好姑娘苗苗条条,弹琴瑟迎她过来。       

水荇菜长长短短,采荇菜左拣右拣。

好姑娘苗苗条条,娶她来钟鼓喧喧。

                                     大讲坛:百首经典古诗词解析(一)

【简析】

 

    《关雎》是《诗经·国风》的第一篇,也是全书的首篇。这是一首相思恋歌。它是反映一个青年对一位容貌美丽姑娘的爱慕和追求,写他求而不得的痛苦和想象求而得之的喜悦。它是我国爱情诗之祖。不仅反映的是令人喜闻乐见的爱情题材,还具有独到的艺术特色,即:诗人即景言情,借助气氛的烘托、幻想境界的描述,生动地抒发了强烈的相思之情,真切感人,言切而意婉。尤其是后面八句,男主人公对所思女子真是设想得体贴入微,关怀备至。开头两句以比兴开篇,三四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直往直来,连个小弯儿也不拐。但从第五句起,细节描写增多了,小伙子由于“寤寐思服”,彻夜翻来覆去,睡不踏实,这确是真情流露。越睡不安稳,越是心潮起伏;而人在恋爱时总是好往乐观处想,于是他想到将来结婚时场面多么热闹,婚后感情多么融洽和谐,生活多么美满幸福。这一切遐想,都是从“悠哉悠哉,展转反侧”的失眠中幻化出来的。虽说是主观的一厢情愿,却并非可望而不可即。后来的一些描写爱情作品的作家往往代作品中的主人公立言,说“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反嫌说得太露;而《关雎》的作者却以丰富而圆满的想象来填充眼前无可排遣的相思之苦,可谓“乐而不淫,哀而不伤”。难得的是这乃属于典型的东方式的、我国传统的正常恋爱观,即他所盼望的是同淑女成为夫妇(用“好逑”字样可证),而不仅仅是做为情侣(这同《郑风》里的作品就不同了!),这固然有封建统治阶级的烙印,却也体现了汉民族的传统特色。

    此外,这首诗还采用了一些双声叠韵的连绵字,以增强诗歌音调的和谐美和描写人物的生动性。如“窈窕”是叠韵;“参差”是双声;“辗转”既是双声又是叠韵。用这类词儿修饰动作,如“辗转反侧”;摹拟形象,如“窈窕淑女”;描写景物,如“参差荇菜”,无不活泼逼真,声情并茂。

  用韵方面,这诗采取偶句入韵的方式。这种偶韵式支配着两千多年来我国古典诗歌谐韵的形式。而且全篇三次换韵,又有虚字脚“之”字不入韵,而以虚字的前一字为韵。这种在用韵方面的参差变化,极大地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音乐美。

    从民俗学角度看,《关雎》堪称“民俗歌谣”,虽然所写的是男女爱情,但反映出来的却是古代的民俗。相传古人在仲春之月有会合男女的习俗。《周礼·地官·媒氏》云:“媒氏(即媒官)掌万民之判(配合)。……中春之月(农历二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私会)者不禁(不禁止私会野合);若无故而不用令者,罚之,司男女之无夫家者而会之。”《关雎》所咏未必就是这段史事的记实,但这段史实却有助于我们了解古代男女相会、互相爱慕并希望成婚的心理状态和风俗习尚。文学作品描写的对象是社会生活,对社会风俗习尚的描写能更真实地再现社会生活,使社会生活融汇于社会风习的画面中,从而就更有真实感。《关雎》就是把古代男女恋情作为社会风俗习尚描写出来的。

              大讲坛:百首经典古诗词解析(一)

(作者申明:本文为作者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讲稿,后来结集出版名为《诗苑撷英》,有使用者请署作者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