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史记故事——秦晋崤之战

(2009-05-27 17:24:18)
标签:

史记故事

秦晋交战

教育

育儿

杂谈

分类: 文史知识

《史记 卷五 秦本纪第五》:

三十二年冬,晋文公卒。郑人有卖郑於秦曰:“我主其城门,郑可袭也。”缪公问蹇叔、百里傒,对曰:“径数国千里而袭人,希有得利者。且人卖郑,庸知我国人不有以我情告郑者乎?不可。”缪公曰:“子不知也,吾已决矣。”遂发兵,使百里傒子孟明视,蹇叔子西乞术及白乙丙将兵。行日,百里傒、蹇叔二人哭之。缪公闻,怒曰:“孤发兵而子沮哭吾军,何也?”二老曰:“臣非敢沮君军。军行,臣子与往;
臣老,迟还恐不相见,故哭耳。”二老退,谓其子曰:“汝军即败,必於殽阨矣。”三十三年春,秦兵遂东,更晋地,过周北门。周王孙满曰:“秦师无礼,不败何待!”兵至滑,郑贩卖贾人弦高,持十二牛将卖之周,见秦兵,恐死虏,因献其牛,曰:“闻大国将诛郑,郑君谨修守御备,使臣以牛十二劳军士。”秦
三将军相谓曰:“将袭郑,郑今已觉之,往无及已。”灭滑。滑,晋之边邑也。

当是时,晋文公丧尚未葬。太子襄公怒曰:“秦侮我孤,因丧破我滑。”遂墨衰绖,发兵遮秦兵於殽,击之,大破秦军,无一人得脱者。虏秦三将以归。文公夫人,秦女也,为秦三囚将请曰:“缪公之怨此三人入於骨髓,愿令此三人归,令我君得自快烹之。”晋君许之,归秦三将。三将至,缪公素服郊迎,向三人哭曰:“孤以不用百里傒、蹇叔言以辱三子,三子何罪乎?子其悉心雪耻,毋怠。”遂复三人官秩如故,愈益厚之。

三十四年,楚太子商臣弑其父成王代立。缪公於是复使孟明视等将兵伐晋,战于彭衙。秦不利,引兵归。

三十六年,缪公复益厚孟明等,使将兵伐晋,渡河焚船,大败晋人,取王官及鄗,以报殽之役。晋人皆城守不敢出。於是缪公乃自茅津渡河,封殽中尸,为发丧,哭之三日。乃誓於军曰:“嗟士卒!听无譁,余誓告汝。古之人谋黄发番番,则无所过。”

 

史记故事——秦晋崤之战

 

秦国是当时诸侯之争中的强国,自从得到了百里奚和蹇叔以后,国家的事业如日中天,秦穆公又是一个深谋远虑的国君,他治理国家讲信修义,与诸侯相交,也多为人所敬重。他向西成为西戎地区的霸主,向东收服了大大小小的诸侯。
    但是,秦穆公最大的心腹之患就是晋国,晋国在文公的手上迅速地发达,成为东方的霸主,晋国的朝廷谋士林立,战将如云。晋文公又十分会用人,所以晋国上下一气,固若金汤,秦穆公想撼动它谈何容易。
    公元前627年,正当晋国的事业蒸蒸日上之时,晋文公和几个重要大臣狐偃、狐毛先后去世。这就给秦国图谋战胜晋国提供了一次很好的机会。
    晋国知道周围的一些国家都想削弱晋国的力量,于是决定暂时在曲沃这个地将文公殡葬起来,等到合适的机会再重新大葬。
    这一年,郑文公电去世了。郑国曾迫于晋国的压力,加入了晋国为盟主的中原联盟。后来,郑国死心踏地跟随晋国,秦国对郑大为不满。郑国有一个叛臣叫缯贺想投靠秦国,就偷偷地跑到秦国,告诉了秦国一些秘密。秦穆公决定讨伐郑国,便就此事询问蹇权和百里奚,出乎他意料之外,两位德高望重的大臣一致认为害多利少。蹇叔说伐郑胜则利小,败则害大,再说乘人丧乱而攻之,是不讲仁义的。两人坚决进谏,恳求穆公放弃伐郑,千万不要出兵。
    秦穆公说:“我心已定,不论你们同意还是不同意,我一定要和他们决一雌雄。”于是发兵去攻打郑国。
    穆公派百里奚的儿子孟明视、蹇叔的儿子西乞术,还有白乙丙三人统帅大军,发兵那日,在东门举行誓师大会,蹇叔和百里奚俩却对着出兵的部队痛哭,蹇叔边哭边说:“孩子们,我看到你们今天出去也许盼不到你们回来。”
    秦穆公当时非常生气,他这时正坐在台上,叔正在台下,他大怒地说:“你们为什么哀哭寡人的军队?你们是要动摇军心吗?”蹇叔回答道:“臣子不是哭君主的军队,而是痛哭自己的儿子!”
    部队就这样出发了,蹇叔还赶上大路,哭着送自己的儿子西乞术,对他说:“晋国人一定会在崤这个地方陈兵等候你们,这个地方两面靠山,中间是个大峡谷,你们一定会死在那里,我等着到那里收你们尸骨。”
    第二年春天,秦军通过晋国的地方,走到周朝都城北门时,周朝的王孙满看到他们部队的情况说:“秦军必败,看他们那副傲慢的神气,这样的军队不失败才怪哩。”
    秦国的大军一路浩浩荡荡向前开去,来到了滑这个地方,这里已经离郑国的国都不远了,但是到这时,郑国还蒙在鼓里。恰好在这里遇到了郑国的一个商人弦高要到周去卖东西,他一看到秦国的大军黑压压地开过来,不禁抽了一股凉气,心想,我们郑国要遭大祸了。他是有爱国心的人,同时,他还有智慧,勇敢而又冷静,就是这位商人免除了郑国的一次灭顶之灾。
    弦高很冷静地走上前去,先送上四张熟牛皮作为先行礼物,又将自己准备赶到周朝国都去卖的十二头牛送上前去,以犒劳秦军,只见他不慌不忙地对秦军统帅说:“我们郑国国君听说你们秦军要从老远的地方到我们郑国来,特派我来给你们送上一些礼物,以慰劳贵军,我们郑国不是很富有,但我们还是能准备一些东西来侍候你们的。
    秦军的三位主帅听到后,面面相觑,郑国已经知道了,他们的一切计谋都被打破了,孟明视说:“郑国已有防备,我们不可轻易向前推进,他们有准备,我们要急攻是攻不下的,这样我们又怎么能胜呢,不如班师回朝。”其他几位大将觉得也只能如此。他们命令大军停止前进。后来秦军灭了滑国,就开始向后撤兵。
    这时,弦高派人骑快马到郑国国都报告,郑国的君臣才知道秦军来进犯。一个商人的爱国行动救了他们的国家。
    晋国风闻秦军这番行动,就认为这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先轸说:“秦军劳师远征,无功而返,士气一定很低沉,我们这个时候去攻打,一定会取胜。”但是大臣栾枝却不同意这样做,他说:“秦国有恩于我们先主,我们未报答他们,反而去攻打,恐怕不好吧?”
    先轸说:“话也不能这样说,我们国家有丧事,他们不但不来吊丧,反而来攻打我们,滑就被他们攻取了,这还说什么人情。我常听人说,敌人不可纵,一日纵之,将会后患无穷。”晋国内部意见一致后,就发兵迎击秦军。
  这时文公的儿子襄公还没有继位,他还在服丧,穿着一身的白衣服,戴着白帽子,大臣们觉得这样不吉利,就把他的白衣服全部染黑,将士们也同样做了,襄公亲自率领军队出征。
    晋军果然将部队驻扎在崤山,因为这是个战略要地。秦国部队回师正是从这里经过,当秦军走到这深深的峡谷时,晋军一起进发,彻底摧毁了秦军,这时西乞术和孟明视才想起了他们父亲所说的话。
    秦军的三位大将都被俘虏,部队得胜而归。于是,晋人才开始安葬他们所尊敬的文公,按平常,葬礼上,人们都要穿白色的衣服,但是,晋人这次葬礼,人们一律都穿着黑色的衣服,从此以后,晋人就以黑色为他们的丧服。
    今天,我们的民俗中,既有以白色为丧服,又有以黑色为丧服,可能就受到晋文公葬礼的影响。   
    晋文公的夫人文嬴是秦国的宗室,她看到秦国的三员猛将被俘虏,就去请求把他们放了,她说:“穆公对这三个人可以说恨入骨髓,我请求你们把他们放了,让穆公亲自把他们煮死。”晋国的国君襄公就听从文嬴的话,把他们放了。
    第二天,先轸上朝,问秦国的囚犯,襄公说:“夫人请求把他们放了,我觉得她说得有道理,就放了他们。”
    先轸大怒,道:“武士好不容易在战场上把他们捉住,而你凭妇人一句话就把他们放了。这种做法实在是灭我们的志气,长敌人的威风,像这样下去,国家不亡才怪呢?”说罢,头也不回,就愤愤地离开了。
    襄公也觉得自己做错了,就派阳处父去追他们,他们一直追到黄河边,这时,孟明视他们已经坐着船,行到水中央了。
    这时,阳处父在岸上叫道:“喂,秦国的将军们,我家国君送给你们几匹宝马,请你们回来取去。”说着,就解下左边的马。只见那孟明视在河当中双手一拱,道:“太感谢了,承蒙你家大王的好意,没有杀我们,放我们回去,如果穆公杀了我们,我们死而无憾,如果主上饶我们不死,几年后,我们一定当面来感谢你们。”言下之意,是说几年后,一定来报此大仇。
    孟明视三位将军回到秦国,秦穆公穿着白色的衣服,亲自到郊外去迎接他们,他见后,放声大哭道:“我没有采用蹇叔和百里奚的意见,使你们蒙此大辱,这全是我的过错。你们没有任何过错。”照样保留他们原来的官位。孟明视继续掌握兵权,这使他十分感动,他变卖家产、抚恤阵亡将士家属,亲自操练军队,与士兵同吃同住,同甘共苦。
    公元前624年,秦军经过孟明视的严格训练,已经是一支兵精将广的军队了。经过充分准备,由秦穆公亲自挂帅,孟明视任先锋率大军奔向晋国,一路上势如破竹,没几天就把过去被晋国抢去的城池收了回来,晋国都城一片慌乱。
    秦穆公见失地已收,也打下了晋国的威风,就率领大军到崤山,将上次阵亡将士的尸骨埋好,并亲自祭奠了一番。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