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个民族,56处世界遗产
标签:
世界遗产文化遗产高句丽王城遗址良渚古城遗址杂谈 |
分类: 游来游去 |
2021年7月25日,在福州举行的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56处。
一年多了,我为啥现在才写呢?主要是因为2019年7月第43届世界遗产大会闭幕的时候,咱们是和意大利并列第一的,总数都是55处,结果去年意大利新增了三处,咱们只新增了一处,总数就变成世界第二了,咱们这泱泱大国,第二就没啥意思了哈,再者说了,两年前,我就已经写过“55处世界遗产在中国”了,而且这新增的第56处也不是我目前特别想去的,所以就只是在那篇后边用一句话简单地补记了一下,告诉大家现在不是55处了,已经是56处了。
现在想想,当时也是我狭隘了,因为你也不可能啥啥都是世界第一吧?第二咋啦,第二也已经很不容易了!目前,全世界范围内,世界遗产总数超过50处的,也就三个国家而已啊,第一意大利58处,第二咱们56处,第三德国50处。而且,咱们和第一差距也不大,再过个三两年,说不定又赶超了呢,而第三想赶超咱们,好像还没那么容易吧?退一万步说,就算被赶超了,那也是世界第三啊!这么一想,就觉得还是应该再说一次“厉害了,我的国”!只是一时没找到合适的时机,于是就先放下了。
后来,某天,因为要做上课的课件,当我的脑海中再次浮现出56这个数字的时候,我就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咱们国家的民族总数也是56啊,歌里面不是都唱了嘛“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现在刚好是“56个民族,56处世界遗产”,多么完美的一个组合啊!咱要是也像意大利似的,一下子变58了,就没有这么完美了!今年如果不记上一笔,明年就算变57了也不完美啊!
当然,让我决定再写上一笔的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自从“系统维护”以来,很多以前的博文都看不到了,逼得很多朋友都在重发旧文,我不想重发,那就接着写吧!
先给大家看看目前是哪56个哈。
上课的时候,学生就曾经问我,这56处是不是都去过了,我说,这也算是一个有生之年系列吧,咱们不是总讲得给自己定个小目标嘛,我的目标就是在我的有生之年走遍这56处吧,至少要走遍所有的文化遗产!目前,文化遗产是38处,在我的有生之年,应该还会增加的吧???
上次我就说过,当文化遗产是37处的时候,我就已经去过了其中差不多三分之一的地方。如今几年过去了,文化遗产总数增加了一处,而我个人,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去过的地方在数字上没有任何变化!
我最想去的地方也没有变化,还是集安和杭州。我估计去集安看离我最近的世界级文化遗产“高句丽王城遗址”这个计划,明年暑期应该就可以实施了,等我从集安回来再向大家汇报啊!为什么我敢这么说呢,因为今年暑假的时候,省内出行就已经不怎么受限制了,只要在出发前向单位报备就好。尤其是对自驾出行的人,限制就更少了!
去杭州看“良渚古城遗址”这个恐怕还得再等一等,首先,目前看,单位对因私出省还是有很严格的限制的,其次,我个人对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也是有顾虑的,如果单位派我出差,那是没办法,因私出行,我也还想再等一等。
所以,未来一两年,可能会选择一些更适合自驾出行的地方,比如说,可能会先去承德看看避暑山庄,或者先去草原,看看内蒙古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元上都遗址”,也可能会自驾山东、山西,当然,这两个地方文化遗产太多,需要的时间也比较长,可能还得好好考虑考虑行程安排的问题。
反正不管去哪儿吧,明年暑期自驾出行这件事儿,如果没有级特殊情况肯定是要安排上了!你想啊,随着“20条”的出台,全员核酸都停了,很多地方也不要求48小时核酸了,这不就是方便大家出行的一个信号吗?
本来还想问问大家对此有什么想法,可是又一想,问了你们也没法回答,现在的博客已经不能交流了,想要继续交流的来我微博吧,我微博名叫“花间听雨”,头像就是上边这个,很可爱吧?
其实,我已经很多年没换过头像了,反正我也习惯了,大家也习惯了。
说起来也挺有意思的,上周末,也就是俺们这儿降下今冬第一场雪的那天,我在网上闲逛的时候就刚好发现了这个头像,当时就觉得吧,这个头像跟下雪天好配啊!于是就把我的微信、微博、博客头像都换了,以我对我自己的了解,我估计这个头像应该又能用很多年吧?虽说我本人已经年过半百了,我的头像还是可以继续年轻滴!!!
前一篇:趁着这凉爽时节,霜降早
后一篇:刘派京韵大鼓《华容道》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