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这个世界会好吗

(2007-09-02 02:48:11)
标签:

随笔/感悟

感悟随笔

分类: 感悟随笔

这个世界会好吗这一段的生活忙碌的心里发慌,真的有些力不从心了。长时间的缺失睡眠,使得自己头脑一阵阵空白,好像思维停滞了,像个没脑子的人。在这种迷迷瞪瞪的状态下总会出现一些莫明其妙的幻觉,里面呈现的又好像更真实。感觉自己在清晰地分裂,莫非是戏排的入魔了?也不是这样,往昔的幕幕在倒转,像是让自己重新经历,不,应该重新本能地体验,因为已经经历过了。那么多影像在眼前行进,又有那么多的画面是惊人的相似。看到这些可怕的幻觉甚至有些晕眩,人会蠢成像我这样的也不多,晕眩中只能苦笑,好像有些不认识自己,但那毕竟就是自己,别在虚饰了,正视自己吧。自己原来就是这个样子,可怜又可悲,现在也好不到那里去。千万别忘了要“即物见心,心却不随物转”呀。

我们每个人都是在苦心经营,表面上公允、平淡,可在潜意识中却是如此险恶。毁灭!毁灭!毁灭!潜意识中在这般吟鸣。爱!创造!爱,创造!清醒的意识又是这样呼叫。而这个世界听到的只有“爱,创造”,拒绝倾听潜意识中毁灭的吟唱。总有一天这个世界非得听听毁灭二字不可。这是美国小说家霍桑的《红字》传递给我的,让我感到恐慌和羞耻。非得去毁灭不可吗?真的是命中注定吗?一个实实在在的人间故事,为何却内含着地狱般的意义?这是一种分裂,心里存在的一种分裂。表面上漂亮、伪善、多情的不行,而实际上是蛇,非得透过表面才能看到其象征意义之下的内在恶魔。

《红字》这只秘密的蝶蛹凶恶地在内部毁灭着旧的心理。“要善!善良!”“好好待着,别犯罪!做了坏事是会暴露的。”这话多么令人信服呀。那让我们来听听《红字》的恶魔含义吧。人吃了禁果,从而为自己感到羞耻。那在吃禁果之前的亚当和夏娃是否早就厮混在一起了呢?是的,亚当是个兽,同他的伴儿生活在一起。直到智慧的毒药泼进来,他们吃了那罪恶之果,这厮混之事方才成其为“罪恶”。我们自身分裂为二,互相斗争。这就是那个“红字”的意义。

起先,亚当对夏娃就如同一头野兽对他的伴侣那样,靠偶然的感知认识她,当然这感知靠的是生命与血液。这是一种血液的认知而不是智慧的认知。血液的知识似乎被全然忘却,其实不然,血液的知识是本能、直觉,是黑暗中知识的巨大洪波,先于头脑的知识而产生。随后有了那可咒的苹果,另一种知识将至。

亚当开始审视自己。他说:“啊呀!这是什么?我的天!见鬼了!夏娃!我想知道夏娃是怎么回事。”从此开始了了解,不久这了解就进入了理解。魔鬼得手了。

吃了禁果后,亚当再拥有夏娃时,从行为上说他跟以前做的没什么两样。可他这次想的可就完全是另一回事了。夏娃也是如此。他们都开始注意自己的所作所为,看着在自身发生的一切。他们要了解。这是罪恶的开端。不是行为,而是对行为的了解。吃禁果前,他们对此视而不见,头脑一片混沌。现在他们窥视着,想象着。他们在观看自己。随后他们感到不舒服。他们有了自我意识,所以他们会说:“这行为就是罪恶。咱们藏起来吧,咱们犯罪了。”难怪上帝把他们驱逐出了伊甸园,肮脏的伪君子。

这种罪恶来自人的自窥与自我意识。罪恶与灭亡。肮脏的理解。我们是二重性的人,自我分裂使得我们自我作对。我们的血液就仇恨被了解,所以我们才有巨大的隐私本能。

而在另一方面,人的头脑和精神又仇恨黑暗的血液力量:仇恨那全然黑暗的性高潮。的确,黑暗的性高潮会使头脑和精神变得一片混沌,把它们抛入令人窒息的暗流之中。我们无法逃避,血液意识使理智意识黯然失色,使之销声匿迹。理智意识使血液意识灭亡,它消耗血液。我们都是这两种意识。这两方面在我们体内势不两立。它们永远会这样。

这种对立太明显,影响太大,已经波及最微小的事情。现在有文化、意识极强的人大都轻视任何形式的“卑下”的体力工作如清洁工、建筑工等。认为这种卑下的工作是对精神的污染。可总有有文化的女人说:“我一看到有人负重、干粗活儿,我几乎要哭。”

父亲仇恨书籍,看到谁读书写字他就恨。而母亲则讨厌让儿子做体力活儿。她的儿子应该比干那体力活儿要高雅的多。母亲胜利了。可她先于父亲死去了。笑到最后的人笑的最久。

我们所有的人身上都存在着肉与灵、血液与精神之间的对立。人的头脑为自己的血液感到“羞耻”。血液被头脑所毁灭,从而出现了苍白的脸。

我们不能依照自己的血性做事了,而是要依照精神。我们的血液意识的自发冲动越来越衰弱了,自己叫着:“依照肉体的冲动生活。”可这叫声发自自己的头脑。已经乱了。

“让我们的某块肌肉松弛一下”这仍旧是在试图进一步使肉体和血液理智化。

每次让头脑战胜肉体,其实就会在某一处造成更为深刻、更为危险的情结或紧张。这可能是我要回归到戏剧舞台的一种血液意识的自发冲动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