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张爱玲到底是个怎样的女人?

(2007-08-07 22:53:22)
标签:

文化

分类: 文化
    2007年7月16日晚上7:30,对我来说是个永恒的时刻。此刻的中央戏剧学院北区黑匣子给我的是“形象”、“想象”和“回味”。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以演员的身份登上了戏剧舞台,而且演的是张爱玲作品《霸王别姬》,虽演的是个"军曹",但我在舞台上真正的被彻头彻尾的震撼了,体验了纯粹的艺术是什么,领教了张爱玲的不可捉摸的魔力,是一种无法挣脱的力量,既兴奋又惧怕。演出结束我的泪水控制不住,只好拖着没有知觉的双腿躲到黑暗的角落里放纵自己的情感。这种体验只有感受无法言传。我酷爱戏剧艺术,但当我作为演员置身情境被慑服时才彻悟自己以往的幼稚和无知和对戏剧艺术理解的肤浅。舞台上自己在不知不觉中与张爱玲的魔力交了一次锋,我确是丢盔卸甲的败下阵来,折服由衷。张爱玲是伟大的,她是个能进入人心最隐秘地方的人,让读者和观众不得不臣服于她的人。她知道人的内心想要什么,可能她的读者她的观众自己都不知道,但她知道。我得重新理解张爱玲,我似乎真的懂了她一点点。
   张爱玲的小说、散文多注重人生安稳的一面。她说,人生安稳的一面是人生飞扬一面的底子;人生和谐的一面是人生斗争的追求。强调人生飞扬的一面,多少有点超人气质。超人是生活在一个时代里的。而人生安稳的一面则有永恒的意味,虽然这种安稳常是不完全的,而且每隔多少时候就要破坏一次,但仍然是永恒的。它存在于一切时代。它是人的神性,也可以说是妇人性。
    http://blog.cctv.com/js/editor/img/faces/004.gif张爱玲的作品是永恒的,因为她在写人生安稳的一面,强有力的作品只予人以兴奋,不能予人以启示。斗争是动人的,因为它是强大的,而同时是酸楚。张爱玲写的不是为斗争而斗争而是斗争者失去了人生的和谐,寻求者新的和谐。
    张爱玲对美的追求超过对力的追求。力是快乐的,美却是悲哀的,二者不能独立存在。她不喜欢壮烈。她喜欢悲壮,更喜欢苍凉。壮烈只有力,没有美,似乎缺少人性。她认为悲剧如大红大绿的配色,是一种强烈的对照。但悲剧的刺激性还是大于启发性。苍凉之所以有更深长的回味,就因为它像葱绿配桃红,是一种参差的对照。
    我们的社会多是些不彻底的人,大多不是英雄,而是这个时代的广大负荷者。我们虽然不彻底,但究竟是认真的。我们没有悲壮,只有苍凉。悲壮是一种完成,而苍凉则是一种启示。
   
张爱玲的早年生活并不快乐,母亲的出走,父亲的吸毒并囚禁爱玲等。亏得她毅力坚强,没有向环境屈服,我们现在能够读到她的作品,应该觉得幸运。一般青年女作家的作品,大多带些顾影自怜神经质的倾向,但在张爱玲的作品里却很少这种倾向。这因为她能享受人生,对于人生小小的乐趣都不肯放过;再则,她对于七情六欲,一开头就有早熟的兴趣,即使在她最痛苦的时候,她也注意研究它们的动态。她能和简奥斯丁一样地涉笔成趣,一样地笔中带刺;但是刮破她滑稽的表面,我们可以看出她的“大悲”——对于人生热情的荒谬与无聊的一种非个人的深刻悲哀。张爱玲有乔叟式享受人生乐趣的襟怀,可是在观察人生处境这方面,她的态度又是老练的、带有悲剧感的——这两种性质的混合,使得这位写《色戒》女作家成为中国当年文坛上独一无二的人物。
   
人的灵魂通常都是被虚荣心和欲望支撑着,把支撑拿走以后,人变成了什么样子——这是张爱玲的题材。霸王、虞姬谁是谁的支撑?是谁失去了谁?他们的逝去是悲壮还是苍凉?给我们留下了什么启示?张爱玲,你是好一个大气、敏感、睿智、坚韧、神秘传奇的女性。何时才能把你读完、读懂,恐怕是要一生一世要做的事情了。你那文本中透出的无形游丝牵系着读者的心经,无法摆脱,甘心情愿地随她去探索人类永恒的心灵迷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