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健康教育情感文化杂谈 |
分类: 心理咨询 |
在心理学上有一个这样规律:不是别人造成了我们内心的痛苦,而是我们对别人行为的认知造成了我们内心的痛苦。
什么是认知?
认知是人类个体反映客观世界的心理活动过程及结果。每个人的成长环境、成长经历不同,所形成的认知也各有差异。比如,同一个下雨天,有的人从中感觉到的是落寞,是上帝也在为自己落泪的凄凉;有的人却感觉到的是重生,是心灵被洗涤过后的焕然一新。
不同的认知形成了不同的思维逻辑,也就是说这些思维逻辑的基础是根据个人的经历和环境而形成的。比如,小时候父母打了我们,有的孩子转眼就忘了,又开开心心去玩去了。但是,有的人却耿耿于怀了一辈子,“我在他们心里一点都不重要”,甚至怨恨父母,觉得父母给自己造成了很大的伤害。
我们还会根据自己的信念来推理逻辑,有时甚至很荒谬,但是我们往往就认定这个所谓的逻辑是正确的。比如处女情结,有些人偏要找一个处女,结婚后发现自己的妻子不是处女,就产生了种种猜疑,觉得自己受到了欺骗,一个非常美满的婚姻就因为一个处女膜的破裂而变得支离破碎。
1+1=2这个等式在十进位制中是符合逻辑的,但在二进位制中,1+1=10才是逻辑。所以,逻辑的正确性是相对的。现实生活中,你可以选择A逻辑,你也可以选择B逻辑。比如,你可以把吃亏当成福气,也可以把吃亏当成伤害。当你的思维逻辑给你的人生造成了阻碍,带来了痛苦,影响了正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那么你就需要做出改变。
对于深陷痛苦的同学们,你要知道,你之所以痛苦,是因为你的思想,你的思维逻辑。当你不断沉浸在过去形成的思维逻辑之中时,你或许可以通过游戏,网络,暴饮暴食,疯狂购物或者自闭,表面上看似逃离了痛苦,但,这都是自欺欺人,痛苦从未离开你半分。
舒可曼教授指出: “我们不放弃过去的思想,我们就不可能接受新的思想。”韦恩指出:“你可以超越逻辑!”因此,真正的改变就要放弃过去的思维模式,替换成对自己和他人最有利的思想。只有这样的人生,才能拥有真正的幸福,也才更容易成功!
如何放弃过去的思维模式?这就需要用到净化练习。
如同一颗树,有的人喜欢这颗树,有的人讨厌这棵树!树本身没有好坏,是人们对它不同的认识,映射出了不同的情绪,并以此给自己造成了痛苦,进而伤害自己!
懂得了这个道理还不行,我们还需要大量的净化练习:我的思想并不代表什么意思,就如同我所看到的东西并不代表什么意思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