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学之道】成功的人生是“无以复减”,你信吗?

(2018-05-17 16:42:41)

原文:“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

字词解释:君子这里指国君,大道指前面说的絜矩之道。

 

这段话的意思是:所以一国之君要有絜矩之道,一定是内心真诚才能得到,内心骄奢必然失去。

 

传统文化是极其高深的,它之所以如此高深,因为它是修炼之学,自然之学。一个人通过修炼,他在不断地给人生做减法,不停地去除各种内外因素对人生的影响,最终达到了一种“无以复减”的程度,此时,人就达到了极致的自然,只有这样的人才能体会到传统文化的精髓。如果没有达到这样一种状态,你是体会不到传统文化所蕴涵的内涵。

 

曾子说:只有内心真诚的人才能得到絜矩之道。絜矩之道是一个人发现“大我”之后的自然表现,因为他是真实的自我,他自然就会“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我不喜欢上面人的做法,我自然就不会用上级对我的方式对待部下;我不喜欢下属的行为,我自然就不会用下属的模式来对待上级。没有修心的人是做不到的,往往是上级怎么对我,一旦自己上位之后,自己就会变本加厉地用原上级对自己的方式来对待下属。

不仅絜矩之道如此,武术、中医、人际关系、子女教育都是这样。

 

一般人认为练武之人不过是一介武夫,是头脑简单人干的事情,这可是大错特错。学好武术可不简单,除了需要健壮的体魄,学习武术还需要顶尖的智慧,而这个智慧的来源就是内心的真诚。

大家可能疑窦丛生,武术还需要真诚和智慧,这是从何谈起呢?

 

一般而言,通过习武提高健康水平和搏击防身的能力,几乎所有人都能做到这点。但是一个人如果不修心,他想继续提高自己的武艺,或者他想把武术练就到炉火纯青的地步,这断然不可能。

 

武术是在觉悟中不断地做减法,武术为什么要做减法呢?人没有修心,总是习惯于用拙力,这样就会耗费体力;同时,内心不自然,就会出现各种杂念,就会分散自己的注意力,就会影响自己对对手的判断,在高手对决中就会败下阵来。

 

练武的过程是一面练习一面做减法,也可以说是一面练习一面觉悟。觉悟是查看自己的身体有没有惯性用力,看自己习拳的过程有没有心静一处,只有这样的习练才是真正的练武。

 

通过反复的训练和觉悟,最后去掉身心所有的用力惯性,让身心和自然融为一体,最终他不仅练就极高的武艺,他还拥有极高的智慧,或者说这两者就是一体的。什么是身心和自然融为一体、或者说什么是天人合一呢?人与自然融合的实质是让身心都退掉了所有的用力惯性,让身心达到一种自然的状态。

 

懂了上面的原理,大家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天下武术出少林,少林寺是汉传佛教的禅宗祖庭,一面习武,一面修心,两者相得益彰,武艺在修心中得到升华,智慧在习练中得到增长,这就是为什么少林寺培养了众多武林高手的原因,众多的武僧也因此成就了少林的美誉。

 

当然也不是说,学习武术前就一定要达到悟道的水准,因为武术本身也是身心兼修的一项运动,只是说一个人如果少了修心觉悟的意识,他是学不好武术的。

 

武术是这样,其他方面也是如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