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刚需、改善、投资三大需求集体爆发,楼市迎来红五月

(2012-05-07 10:46:01)
标签:

房产

刚需、改善、投资,三大需求集体爆发
有楼盘连续“日光” 楼市迎来红五月
(2012月5月6日金陵晚报头版头条)金陵晚报记者 李子墨
    金三银四,南京一批刚需盘和改善型楼盘,凭借积极推房、促销,吸引买房人出手,开发商也回笼了大笔资金。
    五月份怎么样?从五一小长假到这个周末来看,在首套房贷款利率打8.5折-9折等利好的带动下,刚性需求持续释放,带动了改善性需求和投资性需求也跟着升温。
    昨天南京就有5家楼盘扎堆开盘,多数楼盘的销售率在50%以上,个别楼盘销售率高达92%,几乎日光。一位专家称,金三银四之后,楼市正在迎来“红五月”。

刚需、改善、投资三大需求集体爆发,楼市迎来红五月

【刚性需求爆发】
城东一楼盘连续“日光”
    低总价的刚需盘,继续热销。昨天上午,位于城东麒麟门板块的东郊小镇,开盘推出48套多层房源,有80平米、90平米两种刚需户型。
    记者注意到,东郊小镇均价仅7500元/平米,最高优惠400元/平米,算下来比江北一些楼盘的房价还便宜。一套80平米房子总价仅50多万元,这使得昨天上午东郊小镇48套房很快就卖掉了44套,销售率达92%。
    据悉,东郊小镇已经连续多次开盘“日光”,业内人士分析原因是它的单价比江北还要低,又全都是中小户型,比较符合目前楼市需求。
    位于城北迈皋桥板块的大盘中电颐和家园,昨天开盘,推出190多套新房源,户型面积63-135平米,均价16800元/平米,有较大幅度优惠,截至昨天中午已卖了42套。其中,63平米的房子由于总价在100万元以内,被一抢而空。

 

【投资需求释放】
500套小户型7成卖给炒房客
    位于江宁将军路板块的托乐嘉iHome,凭借低总价,近4个月以来已卖了500多套房,本周末继续保持较好的销售势头,除了吸引刚需,还吸引了许多投资客。
    一位销售负责人告诉记者:“据我们统计,今年卖掉的500多套小户型里,有30%是投资客买下来的。主要是单价和总价都比较低,又是精装修,未来好出手,出租收益也比较高。”
    据悉,托乐嘉iHome41平米的精装修房总价仅43万元左右,77平米的精装修房总价约92万元,算是江宁性价比较高的小户型。一个30岁的单身女孩,是南京大学MBA学员,她已有房子住,但因为手上有闲钱,只是听朋友介绍,又来托乐嘉买套小户型投资,“反正钱闲着也是闲着,通货膨胀又那么厉害,还不如买套房投资,我想2年后房价应该会再涨起来”。

 

【改善需求升温】
奥体大户型一小时卖了32套
    在刚需盘的带动下,一些具有改善型需求的人群,也陆续出手。
    昨天早上,奥体板块的仁恒江湾城开盘,推出9号楼的58套精装修房,全都是178平米的平层四房,均价2.4万-2.5万元/平米,一套房总价高达400多万元。令人惊讶的是,开盘仅一小时,仁恒江湾城就卖掉了32套这样的高总价大户型,销售率达58%,销售金额超过1.4亿元。改善性需求的购买力,让很多来看热闹的业内人士也惊叹。
    记者采访获悉,来买房的大多是经济实力比较雄厚的中产以上家庭,年龄大多为35岁到40多岁,很多人的小孩在上小学,买房的主要目的是自住,几乎没有人是纯投资。一位售楼员表示:“35-40多岁这个年龄层的人,往往购买力最强。他们有经济积累,也愿意花钱买好房子,改善全家人的居住条件。因此,江湾城价格比较坚挺,仍然不断有人前来买房。”
    同时也就是在昨天,位于南京西的碧桂园·欧洲城,卖掉了1套“钻石墅”,总价高达1000多万元,同时卖掉了一批双拼美墅,总销售金额高达5000万元。许多多数购买者是南京人。

 

专家观点:
南京楼市正在迎来红五月
  记者注意到,从三月到五月,南京许多楼盘持续热销,包括万科金域蓝湾、中海万锦熙岸、中海凤凰熙岸、天正滨江花园、天正天御溪岸、高科荣域、威尼斯水城、荣盛·龙湖半岛、托乐嘉等,既有刚需盘,又有改善盘,还有投资性楼盘。
  网博地产机构孙海认为,在首套房利率优惠等利好的刺激下,买房人持续出手,继金三银四之后,南京楼市正在迎来红五月。
    南京大学不动产中心主任高波教授也认为,今年三月份以来楼市持续回暖,未来整体房价可能趋稳,当然,一些价格虚高的楼盘仍有可能降价促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