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商与房管局“打架”
开发商:我要开盘推1幢楼
房管局:建议你一次性推3幢楼
问题焦点:楼盘推多少套房究竟谁做主?
本报记者 李子墨
以往,南京各楼盘在开盘时,推多少套房,都是开发商自主决定。
然而,昨天,南京一家楼盘在申领预售许可证时,原本希望只推1幢楼,却被南京市房管局的相关部门“建议”最好一次性推3幢楼。
这一件小事,却在业界引发了极大争议:楼盘开盘推多少套房,到底是谁做主?是开发商,还是主管部门?
本报记者采访了南京市房管局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同时采访到开发商,了解到事情的背后原因。
事情起因:
“3000人抢144套房”引发恐慌
事情的起因,缘于近日南京各媒体的一则报道:板桥一家楼盘“3000人抢144套房,算下来平均20个人抢一套房”。该消息震惊了南京楼市,让许多买房人感到“又一家楼盘将要成为日光盘”的恐慌,也受到了南京市房管局主管部门的密切关注。
这家被曝出“平均20个人抢一套房”的楼盘,就是位于板桥的石林大公园。刚好该楼盘的工作人员,近日到华侨路的南京市房管局产权市场处,申领预售许可证。开发商希望申领工程编号为06幢、公安门牌为07幢这一幢楼的预售许可证,计划在7月上旬开盘推出这144套房。
南京市产权市场处商品房管理科的负责人,在询问了石林大公园相关工程进展后,发现该楼盘有3幢楼都已封顶,符合申领预售许可证的条件,但是开发商只申领一幢楼共计144套房的预售许可证,涉嫌“人为营造房源紧张”,又考虑到媒体关于该楼盘“3000人抢144套房”给市场造成“人多房少”的恐慌,就建议石林大公园一次性领齐3幢楼的预售许可证,多推数百套房源,满足买房人的购房需求。
这样,无形之间,开发商就跟房管局“打起了架”:开发商计划只推1幢楼,房管局却建议开发商一次性推3幢楼。那么,到底应该听谁的?
房管部门:
建议开发商推3幢楼缓解房荒
开发商只希望推一幢楼,房管部门却“建议”楼盘一次性推3幢楼,有何原因?昨天下午3点,本报记者来到华侨路的南京市房管局产权市场处,采访到商品房管理科的科长胡高生。
胡高生表示:“首先,我们只是建议石林大公园,符合条件的房源,能上市就上市,以缓解目前房源该楼盘3000人抢144套房的紧张局面。因为按照南京多家媒体的报道,如果石林大公园只推1幢楼的144套房,很可能造成房源供不应求、出现当天房源‘日光’的火爆现象,届时不仅可能助涨房价,让更多的老百姓买不起房,而且违背目前政府对楼市的调控政策。”
“基于这样的考虑,我们建议石林大公园一次性领齐3幢楼的预售许可证,把更多的房源拿出来卖。”胡高生表示,在楼市调控政策下,房地产企业一方面当然是想出各种营销策略来卖房子赚钱,另一方面也应该要有社会责任感,血管里要流淌“道德的血液”,例如,要把更多的房子拿出来卖,增大市场供给,平抑房价,帮助市场回归理性。
争议结论:
最终推几幢楼仍由开发商决定
不过,胡高生也表示:“我们主管部门只是建议开发商一次性推3幢楼,至于开发商听不听,是他的事。最终,楼盘推多少套房,还是开发商做主。例如,石林大公园是领1幢楼的预售许可证,还是领3幢楼的预售许可证,还是由它自己决定,我们不会人为设置任何障碍。”
他介绍,只要楼盘具备土地、规划、施工、完成项目总投资额25%以上等方面的条件,就能申领预售许可证,商品房管理科将在接受申请后,10个工作日以内完成审批,“实际上我们一般一个星期就能发放预售许可证,最紧急的情况下,三四天也可以发放”。
开发商:
接受政府建议
决定加快推房步骤
昨天,石林大公园开发商方面的工作人员,正好来到南京市产权市场处商品房管理科,与胡高生科长进行了沟通。
石林大公园的一位负责人表示:“我们的蓄水时间比较长,累计吸引了约3000个买房人前来看房,但是这些人只是来看房,不一定会买房,所以媒体说的‘3000人抢144套房’并不准确。主管部门担心石林大公园144套房开盘当天会‘日光’,我觉得应该不会。目前物价局也已核准我们的价格,在1.4万元/平米左右,当然开盘会有较大优惠。我们预计首批房源开盘时,会有较大认购量,但不会‘日光’。”
他同时表示:“鉴于主管部门担心石林大公园一幢楼的房源会比较紧张,我们已经决定加快推房步骤。在首次推出1幢楼144套房源之后,我们将以最快的速度,推出另外2幢楼。目前这2幢楼的房价,已经向物价部门申报。”
最终,开发商与房管局在推房量这一问题上“打架”后,达成了共识,那就是开发商加快推房,既达到快速卖房、回笼资金的目的,又扩大市场上的房源供给,缓解房荒,平抑房价,承担起房企的社会责任。
新闻链接:
上海规定一次至少推3万平米房源
“我们建议开发商多推房源的一个重要目的,是防止楼盘捂盘惜售。”胡高生告诉记者,南京很多楼盘都是先看“蓄水”的客户有多少,然后再挤牙膏式地推出少量房源,人为营造销售火爆的假象,这种惜售的现象助涨了房价,不利于楼市调控的大局,“但我们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依据,来打击这种饥饿营销的手法和捂盘惜售的行为,所以只能建议开发商多推房源”。
胡高生告诉记者,在石林大公园之前,南京市房管局曾多次“建议”一些楼盘临时加推房源,以扩大市场供给,缓解房源紧张的状况,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南京在打击捂盘惜售方面,应该更严厉,可以学习上海的经验。”一位楼市专家介绍,上海规定一个楼盘,至少要一次性申领3万平米房源的预售许可证,并且严格制定分批上市计划。凡是达到预售标准却不申请预售、已取得预售许可证不开盘、已开盘拒绝对外销售等行为,都将被列为捂盘惜售、囤积房源的不良行为,记入该企业的信用档案,给予降级或取消资质的处理,并提高其拿地的准入门槛。
李子墨
加载中,请稍候......